很少人知道的古代古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有隐藏着的地名)

#你能用一句诗说明你是哪里人吗#

很少人知道的古代古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有隐藏着的地名)(1)

白居易之东林草堂

许多古诗词里,直接被嵌入地名。

一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自然是成都!

又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谁人不知?

再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谁人不晓?

而这篇自古以来就脍炙人口的古诗,却把地名隐藏在了诗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白居易16岁这年,北望俊秀离山,南望离离符草(苻草,当地人亦称即整株为蒲草,把花穗称为蒲棒),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名诗。

此处的离山,就是今天安徽宿州埇桥区符离的打鼓山。如今,离山依然在,苻草犹为胜。

很少人知道的古代古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有隐藏着的地名)(2)

苻草(故符离人称之为符草,即今天的蒲草)

符离始建于周,春秋时期始为诸侯重视,至战国时,属楚,沿旧制设为“苻离要塞”。始皇统一六国后,御驾各地,行至符离,发现此地,南有一望无垠的大片肥美苻草可以养马,北有从离山开始向北绵延的山区可以屯兵,遂设符离县。汉朝王莽乱政,将符离县改名“苻合”,再后来,“苻”改“符”。后魏武定六年改为雎州雎南郡,隋开皇三年,州郡之名废,复为县,属彭城郡。唐时属河南道徐州所辖,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划徐州的符离、蕲县、泗州的虹县初建宿州。

是为识。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