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关于太阳辐射的大题(高中地理试题解析第42题)

知识点
  •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

α = 90° - | β - γ |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高中地理关于太阳辐射的大题(高中地理试题解析第42题)(1)

图1 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例题

当太阳、卫星、地面天线三点共线时,会出现“日凌”现象,卫星信号收到大量的太阳电磁辐射,导致电视画面不清晰。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星6B)位于(0°,116°E),为央视提供信号传输服务。据此回答1~2题。

高中地理关于太阳辐射的大题(高中地理试题解析第42题)(2)

1、北京居民如果想接收中星6B的电视信号,需要将地面天线朝向( )

A.西方

B.东方

C.北方

D.南方

2、北京一年会出现两次日凌现象,第二次日凌现象出现在( )

A.春分前

B.夏至前

C.秋分后

D.冬至后

答案:D、C

精讲精析:(1)分析天线的朝向。北京的经纬度大致为(40°N,116°E),卫星的经纬度为(0°,116°E),因此卫星和北京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并且卫星位于北京的正南方的上空,选项D正确。

(2)分析日凌现象出现的日期。①由图中可知,日凌现象出现时,太阳、卫星、地面天线三点共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②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即43°=90°-|40°N-太阳直射点纬度|,即|40°N-太阳直射点纬度|=47°,因此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南半球,为7°S;③太阳直射7°S,即位于赤道以南,即可能为秋分后(太阳直射点:赤道——>南回归线)或春分前(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赤道),因此第二次日凌现象为秋分后,选项C正确。


思路梳理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通过比较北京、卫星的经纬度,分析卫星相对于北京的方位(正南方);②根据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经纬度,计算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进而分析两次日凌现象出现的日期(春分前、秋分后)。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