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

每晚邹林关上台灯时都能听到熟睡的舍友均匀的呼吸声,这时他总喜欢瞥一眼透进帘隙的夜色,心想,在这偌大城市晚睡的一定不只自己一个人。

的确,焦虑的、麻木的、兴奋的、幸福的......在无数紧掩的窗帘后是无数在黑暗中睁着的眼睛。

据《2019年中国青年睡眠晚睡白皮书》显示

在15~35岁的被调查者中,“知晚而不睡”以及“不到深夜不想睡”的比例高达70.2%。在近日面向山西省各高校开展的关于熬夜的调查中,多达83.72%的被调查者经常熬夜,其中又有55.81%的被调查者是“主动选择熬夜”的。

邹林也是主动熬夜者中的一员,对他来说,凌晨2点以前入睡都不能算是晚睡。“时间不够用就熬夜了。”

#数字时代的快乐与迷惘

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1)

熬夜的原因多种多样,约1/3的被调查者因任务太重或身边人太吵等客观原因被迫熬夜;而在因主观原因熬夜的被调查者中,最多的是因拖延而熬夜的被调查者,占被调查者的55.56%。

许多因拖延而熬夜的受访者反馈,娱乐是致使他们拖延的重要因素。

这并不令人惊讶,在被称为“娱乐世代”的今天,为娱乐推迟学习、工作或牺牲睡眠已是常态,而手机、TIM等电子产品则被认为是导致青年人因娱乐而熬夜的最重要凶手。大数据精心计算的用户爱好、碎片化的娱乐信息、吸引眼球的噱头和标题等等,无不像巨大陷阱将使用者拉入熬夜深渊。

当代年轻人早睡实录

小朱:

每晚打开手机,视频软件推荐的短视频总是恰合我的兴趣,感觉只是刷了十几秒视频,时间却已是凌晨。

有时,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握着手机,坐在桌前,想到白天上课又会犯困,我下定决心一定早睡,但夜晚“无眠”不约而至.

严喃:

每晚,躺在床上,打开新更的电视剧,常感叹:“好无聊啊。”但没有睡意又不想做任何事,还是任电视剧一集集播放;有时,会将朋友圈、微博、小说软件依次打开,甚至打开某宝漫无目的地刷主页推荐。

可做完这些,“无聊”还是没有走开,只觉空闲时间连成一片,打发不尽。曾热爱的专业课、课外书籍,甚至影视、购物,都不再能唤醒我的热情。

她们都不是个例,据《2019年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熬夜党”睡前使用的APP中,通讯聊天类以62.7%的占比位列第一,其次,视频服务和综合资讯类APP比例也分别达到52.5%和48.9%。而据某宝的一组用户调查数据,每晚23:00到次日05:00平均有2283.2万人仍在购物消费。这些数据固然不完全代表着数字时代熬夜者的迷惘与无奈,却也为人们敲响警钟。

#彷徨与成长

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2)

临床心理学认为,“拖延”还与焦虑、不自信等情绪有较高相关性,而这一词语使用频率的飙升,背后是整个时代的焦躁不安。

沙艺:

我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常常也因喜欢夜晚独处而熬夜。从高中开始,每个独处的夜晚都让我“不舍入睡”。“很困,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但去睡觉感觉可惜。”

某天,偶然看到卡尔霍恩的老鼠乌托邦实验 ,忽然觉得自己也像一只因生存空间被挤压而麻木的老鼠,被忙碌的时代实验着。白天,和无数处境相同者一样,焦虑而行色匆匆;夜晚,贪婪又无所适从地享受独处的时间。

有段时间,她尝试在夜晚追回小时的音乐梦,但学业压力会在这时立刻扑上来,催她去学习功课。于是对功课的反感变得格外强烈,拖延因之产生;与此同时,对自身软弱的愤怒、爱而不得的失落也爆发出来,让难得的独处时间不再美妙。许多这样的夜晚,她瞪着双眼跟自己赌气,睡眠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宁:

因“想太多”失去了睡眠。大二以前,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每天至少需要10小时睡眠的小孩儿,但大二开始,找工作的压力、恋爱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好像忽然同时到来,让自命“佛系”的我也不得不熬夜:“只想过简单的小日子好像也很难。”

一个辗转无眠的夜晚,在凌晨起身,听着舍友平静的呼吸声,感慨道:“当一个小孩儿因为压力向熬夜低头的时候,她就已经长大了。”

#被放弃的身体健康

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3)

“夜”一直被认为是危害青年人身体健康的元凶之一,但很多青年人知其不善而犹为之。

一方面,一些青年人没有真正感受到熬夜带来的健康危害,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掩盖这些危害,如近年火爆的“朋克养生”一词所形容,他们不改变生活习惯而只热衷于以食物及化妆品补救;

另一方面,如热度疯狂增长的“996”、“斜杠青年”等话题所讨论,潜在的竞争压力让许多青年人不断压缩睡眠时间。

乐于“朋克养生”的小朱会在傍晚为自己削好一个用于熬夜时润肺的梨,她用“过度补偿”一词解释自己熬夜到恶心干呕却仍不愿入睡的原因,她说:“白天的时间都被安排满了,想在晚上把时间抢回来。”

刚上大一的惠惠已经习惯凌晨1点以后睡觉了,“文科类专业,不提前打算没有出路。”除了学习生活、证书奖项,本该安排在大二、大三的科研实践、考研保研等也被早早提上日程,既填满她的白天也侵蚀她的睡眠。最近,她能感受到身体变差,但她仍打算继续熬夜。“现在辛苦一点,以后轻松一点,权衡利弊后还是会熬夜的。”

#微妙的关系裂痕

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4)

熬夜换取更高质量的未来还是不熬夜更高质量地换取未来?这是极好的哲学辩题,但熬夜与不熬夜的两个群体真正相处时并没有那么浪漫。

在拒绝熬夜的被调查者中,有85.71%的人认为熬夜有损身体健康,57.14%认为熬夜影响第二天效率,对他们来说,不熬夜是对身体健康和次日效率的保障。同时,有71.43%拒绝熬夜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被熬夜者打扰,但只有16.67%常熬夜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熬夜打扰他人。

此外,78.57%不熬夜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人熬夜与自制力差、过度娱乐、拖延等不良习惯有关,而在熬夜原因中同样位居前列的“渴求独处的空间”“希望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压力缓冲”等原因却几乎被忽略。两个群体间的分歧导致他们的关系产生裂痕。

何晶的舍友是快高考时搬到她们宿舍的,每晚熄灯后,那个女孩都会坐在床上借着走廊的应急灯光看书,翻书声让同宿舍其它女孩难以入睡。后来,经一番协商,那个女孩搬出了宿舍。“当时想着,她一个人学习把其它人的学习都耽误了。”何晶说。这之后,她们和那个女孩再没什么交集,直到毕业聚餐时那个女孩拥抱了她们宿舍的每个人并向她们一一道歉。两年过去了,何晶对那个女孩的态度是仍不责怪也不原谅,“还是觉得她做得不对。”

其实,与其去想到底如何避免关系裂痕的产生,不如像何晶那样,双方进行合理的沟通去解决所造成的困扰。虽然有时解决方法不尽如人意,但从长远的角度去想,它未必是个错误的选择。

#孤独与前行

当你睡着(当一切入睡)(5)

莫敏是个美术生,已经大三的她还常怀念美术校考前熬夜时“疲惫而幸福”的日子。“忘掉功利目的,被自己所爱包围。”她说只有在深夜,她才能抛弃“赶考者”身份找回自己想要的“虔诚追梦者”状态,那不是努力,而是一场属于她自己的“爱与守护之战”。

“会继续走下去。”沙艺说。她回想过去从没勇气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人口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过一生的条条框框一直禁锢着她,某个与自己赌气的夜晚她决定做出改变:“从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发展爱好不再有负罪感开始。”

怀着幸福、开心的心情熬夜的邹林认为,熬夜不是自制力差或无意识的表现,而是冷静思考后做出的选择,是他不会放弃的东西。“有时偏激地认为,熬夜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他笑了笑,“每天只有那两个小时我是真正的自己。”夜深人静,收起旁人眼中爱笑男孩的笑容,聆听内心、拥抱自己,与白天的烦心事和解,重新找回面对纷扰世界的勇气。

他说,雨果的一首诗令他印象深刻:

当一切入睡,我常兴奋地独醒,仰望繁星密布的星空……我总相信……天空专为我一人张灯结彩!

来源:中青校媒(山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