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

在23年跨年晚会的前10天,罗振宇发出了个人平台动态。

“今天是我这个罗胖60秒的第3652天,10年届满,约定达成,就此打住”。

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1)

罗胖60秒是罗振宇在“逻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每天发送一条60秒语音,这所有的内容,有故事,有观点,也有启发。

“故事”,是把别人邀请进自己布置的世界里;“观点”,是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世界里,这都是单向的互动过程。

而“启发”则要复杂得多,它至少包含了四个部分:

  1. 我自己有一个挑战性问题;
  2. 我在其他领域偶尔遇到一个新信息;
  3. 这个新信息让我的问题有了一个新答案;
  4. 这个新答案,还能扩展成一个新思路,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这四个心理过程同时发生,才能称之为一个“启发”。

“故事”和“观点”也许另有所图,但是“启发”一定是指向自己成长的,带着自己思考的过程。

罗胖60秒虽然期满结束,但是罗振宇选择了其中一些内容,变成一个一个词条,分享给大家,便有了我手边的这本《启发》。

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2)

《启发》中的每一个词条,像词典一样按照排序罗列,你可以按照顺序看,也可以随手翻着看,对哪个词语感兴趣,你就可以看哪个,是一个非常适合碎片时间阅读的书籍。而且有的时候,你读一遍没有什么感觉,过阵子再读同样的那段,还会有新的启发。

1.定位问题

比如“定位问题”这个词语,它讲的是一位老师,讲课时问了一个女生一个问题:“如果你老公和你闺蜜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那个女生犹疑了一会儿说:“救我闺蜜。”估计她内心挣扎了一下,公开说救老公显得太自私,所以选择了救闺蜜。

但这时老师却说:“你怎么不想另外一个问题呢?你老公和你闺蜜为什么会同时掉进水里? 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要是追溯清楚了,没准儿你一个也不想救了呢!”

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3)

这当然是个玩笑。老师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绝大部分人做事的时候,本能反应都是,一出了问题,马上就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都是应激反应。而只有很少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去定位问题,去追问问题背后的问题。

你看,世界总是给我们出选择题,想让我们在两难之中选一个。而我们要想在这场考试中得高分,最重要的是先问一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题?

当我读到这段的时候,我马上联想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平时都在忙着解决问题,处理“应激反应”,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去追问问题背后的问题。

而这样的思路,我也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在和领导的一次沟通上,领导也有过这种思维,所以两次的启发,让我对“定位问题”更加的印象深刻,相信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1. “死磕”

互联网时代的死磕和传统时代的死磕作用是不一样的。

以前,死磕只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所以有的人就会怀疑,风险这么大,万一得不到那个结果怎么办?

可是在互联网时代,死磕一件事,可以让你不仅走在通向结果的路上,还可以让你向周围的人传播自己的品牌,让周边所有的人知道你是一个靠谱的、认真的、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人。就算你原先要的那个结果没得到,也没关系,一个靠谱的人,是人人都希望合作的人。

所以,众目睽睽之下的生活策略,就是专心干自己的事,用干那个事情该有的样子去干自己的事。

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4)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罗胖,大概没人能否定他对产品的死磕精神。

他的代表做“罗胖60秒”,不多不少,整整60秒。每天一条,已经发表了10年。

不少大V曾在现场见识过制作过程,很多人用“残酷”来形容,而罗胖用“死磕自己,娱乐大家”来调侃。

罗胖当然不只死磕自己,很多在“得到”上开设专栏的主理人,也被罗胖折磨过。

主理人的课程初稿,都要在会上严格审核,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概念都要不停的拿捏讨论。

多数时候,罗胖是要亲自参加的,一搞就是5、6个小时,饿了,就拿点饼干垫垫,然后接着搞。

每个主题,都要力争磕出新意,每个复杂的理论,也要变得极其通俗才行。

“不放过自己,榨干自己,死磕到底。”这是罗胖经常说的话,也是得到团队打磨产品时的一个原则。

罗胖这种执着劲,就是一个“壮举标签”啊,当你看到一个胖子坚持这么多年,每天60秒,多少会感觉这人蛮靠谱,也会信赖他的产品。

别的不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能立下一个FLAG,每天坚持一件有意义的事,并且身体力行,相信你也能打造一个不错的人设。

3.为自己赋能

所有和罗胖打过交道的人,有个共同评价:“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有可能会变成他创作的素材。”

得到专样主理人老喻曾说,有次和罗胖聊天,无意间说了一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看到罗胖小眼睛珠转来转去的,心想,搞不好会变成他的素材。

果不其然,没几天,逻辑思维里就专门以此为标题搞了一期节目,而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洋洋洒洒。

所以,很多人说,罗胖不是和你聊天,而是在练他的吸星大法。

罗振宇提案(罗振宇罗胖60秒10年期满)(5)

早在2004年,罗振宇担任央视《对话》栏目的制片人。

这个栏目在走下坡路,罗胖知道自己也无力回天,但是他仍然非实积极的邀请嘉宾,策划节目,为啥呢,因为可以练吸星大法。

虽然节目不行了,可是央视的牌子还是很有吸引力,去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家都很乐意过来。

罗胖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边访谈,一边吸收别人的知识营养,这些内容都成为日后逻辑思维的素材库。

多年后,罗胖和许知远聊天,谈起这段经历,罗胖开玩笑说:

他用央视的品牌,还用公费请这么多厉害的人给自己上课,这等于是重新上了一次大学,而且是最顶级的大学。

看到这段话,总能让人想到一个词:赋能。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赋能好像是别人把内功传授给你一样。

但其实,真正的高手,就像一块行走的磁铁,走哪儿吸哪儿,把别人的能力和能量吸收过来,自己为自己赋能。

而阅读罗胖的《启发》则是给我们自己赋能的一词好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