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你去看世界的路(从路口看世界)

早上我去菜市场买菜,(关于在菜市场中观察到的东西也很多,那个另外说)买完菜回去的路上,我听到一个家长和一个小朋友说,“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人闯红灯”,没有更多的话语了,但是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一下子展开,就像一个电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引领你去看世界的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引领你去看世界的路(从路口看世界)

引领你去看世界的路

早上我去菜市场买菜,(关于在菜市场中观察到的东西也很多,那个另外说)买完菜回去的路上,我听到一个家长和一个小朋友说,“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人闯红灯”,没有更多的话语了,但是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一下子展开,就像一个电影。

这个电影是这样的,容许我描述一下。我清晰的看到一个母亲拉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大概6-7岁的样子,路口也不是现代化的路口,而是像功夫电影中那样十分复古的路口。传统的人群和代表着人类现代化的交通规则,他们相遇了,多么滑稽。在路口,母亲说,看有没有人闯红灯。这时,或许要稍微过一段时间,他们必然会发现有人闯红灯,因为在这里,这种预期并不算令人惊讶。于是母亲对小孩说,我们不应该去闯红灯,知道吗,这是不对的。

我接下来要从这个场景中和你们大家说,我在这里都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教育的剥夺性、世界本来的样子;

剥夺是说,孩子只是观察到了这个世界的样子,对吗,这里面还没有任何评价。孩子的世界其实是开放性的。这位家长一定是出于善意,或者说他正在使用一种他自己都并不完全了解的语言在和孩子教授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应该如何。应该如何这句话很可怕。让我一下子联想到村上春树在《地下》中发现的事情,那就是日本沙林毒气事件的实施方(也可以成为作恶者,但我更愿意用实施方来表达),他们自己已经被宗教限定在了“应该如何” 这四个字上了。村上春树亲自跑去研究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件,那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还是有什么别的东西藏在里面。最后他发现了这世界还存在另一个暗世界,这个暗世界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地下》,地下当然是指发生事件的物理空间位置,位于东京地铁,但是我知道,他说的这个地下是人们心中的那个暗世界。这个世界很有趣,他谈到有很多的入口可以进入,但是出口却不那么容易找到。 我们必须具有随时在这个世界上下的能力,否则就会完全找不到出口。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就是封闭的物语造成的。简单的来说,就是应该如何。

应该如何这四个字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存在。他就是在你的大脑中构建一堵堵墙的开始。很遗憾,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我们以为是在做教育,但其实就是在建墙。一堵又一堵,在原本的空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人们住进去寻找安全感。但很遗憾,那真的只是一种感觉。

知识当然很好,我从不批评知识本身,就像那个路口,那里有这个人类世界运行的很多东西。有规则,有没有规则,有遵守规则的人,有不遵守规则的人,有看护那个规则的人,不虽然名为看护但实际上并不真的在看护规则的人,因为有些只是拿个工资,对么。有因为破坏规则得利的,因为确实使得他们的效率提高了一点点,也有因为破坏规则最后受到了惩罚的,有汽车,我把理解为权力,车让行人大致意思是说,权力大的要照顾一下权力小的,所以我大概不期望能在北京的街头看到那种事情普遍的发生。你可以掏出手机拍摄,那汽车也不敢对你冲撞,因为他害怕被更大的力量压制,他不是相信规则,他仍然是怕力量。不过很好,人们发明了手机,这东西就像给每个人配了一个冲锋枪,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比如有了抖音这类媒体属性的功能挂载,他已经成为了类似坦克那样具有更大力量的武器。

回到教育,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到底是在做教育,还是在做剥夺自我,换做是那个家长,我大概率会给孩子讲一下我的观察,我希望他学会观察,很多道理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但是学会观察,他会学到的,仅此而已。

经过了十几年教育剥夺的人们,必然已经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优秀的僵尸人,僵尸们还在相互炫耀谁更漂亮一点其实意义不大。意识到这一点是起点。

不好意思,我没有打草稿,随便写的,所以在结构上有点混乱,暂时也没有打算重写或者优化一些文章结构的想法。我很喜欢GPT模型的一点原因是,我和他说话全然不用担心语言结构。他都能理解似的。希望我们人类也能那样。下一篇,聊聊市场,那真是一个大世界。希望的话可以点个赞,转个发。感谢有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