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家里的仓鼠咬了要打疫苗吗(博士爸成功让孩子不哭不闹接受打疫苗)

恐龙妈妈原创:全国重点高校硕士,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欢迎关注,讨论。

01

邻居家里养了一只胖嘟嘟的小仓鼠。有一次因为外出,临时寄养在我家。

看到我家孩子也很喜欢小仓鼠,就爽快答应了。小仓鼠每天在笼子里快乐地生活,有吃,有喝,还有迷你摩天轮。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好奇的Oliver 把小仓鼠给放出笼子了。他赶紧去抓,却不小心被小仓鼠给咬伤了手指。

3岁的Oliver 知道自己闯了祸,还故作镇静地说:我的手被小仓鼠咬伤了。

我和孩子爸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孩子看到医生要给他打针(狂犬病疫苗),一下子紧张起来,很抗拒,还哭着闹。

这次,身为生物学博士的孩子爸出马,成功给孩子做了一次疫苗科普。孩子也不哭不闹了。

小孩被家里的仓鼠咬了要打疫苗吗(博士爸成功让孩子不哭不闹接受打疫苗)(1)

02

爸爸蹲下身体,轻轻拿起孩子受伤的小手,生动地说:“被小仓鼠咬伤的地方,有很多小小的病毒,它会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

如果不把它们杀死的话,病毒就会繁殖的越来越多,就会把身体健康的细胞给 “吃” 掉!”

爸爸张开嘴巴,做出要吃掉细胞的样子...... 此时,孩子已经破涕为笑了。

爸爸继续问:“那怎么办呢?这就要在病毒还没繁殖之前,把它给杀死。医生给打的这个药,就是能杀死病毒的。”

没想到,3岁的Oliver 像是听懂了一样,一下子也不抗拒打针了,很配合医生接受了打疫苗。

打了疫苗之后, Oliver还一本正经地说:“现在,疫苗应该已经渗透到细胞里了,就可以把里面的病毒给杀死了吧。”

爸爸回答:对呀!现在疫苗战士,正在集中火力进攻病毒呢,很快就能把全部病毒杀死了。

孩子听到后,小脸蛋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经过这次小意外,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加懂事了。

小孩被家里的仓鼠咬了要打疫苗吗(博士爸成功让孩子不哭不闹接受打疫苗)(2)

03

后来,我读到美国科恩博士撰写的《游戏力》这本书,我觉得孩子爸的做法,就是一次非常棒的“游戏力”示范。

当孩子专注于抗拒打针,害怕打针,用用哭闹去抗议时。孩子爸没有去吼叫孩子“赶紧打,打完就没事了”,也没有欺骗孩子,“不疼,忍一会儿就好了”。

而是,用一次形象生动的科普,轻松解决了孩子的抗拒和哭闹,孩子在不经意间还收获了知识。博士爸进入孩子了内心世界,用孩子的语言去沟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我察觉到孩子抗拒打疫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整的安全系统的启动。第一步先是察觉危险(在孩子大脑里完成),再是拉响警报(哭闹、抗拒),接着理性评估(大人安抚,满足孩子需求),最后接触警报(孩子恢复平静,安全感得到重建)。

孩子的问题在于,察觉危险和拉响警报的机制过于敏感,很容易启动。游戏力重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实际上,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 "翻译" 出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就是将我们的关心、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很明显,博士爸成功做到了这点,激活了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

小孩被家里的仓鼠咬了要打疫苗吗(博士爸成功让孩子不哭不闹接受打疫苗)(3)

04

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智慧,一种幽默,也就是:游戏力。

在书中,读到大量的亲子交流和游戏治疗的故事,就会发现:

无论是婴儿还是儿童,还是青春期孩子;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在游戏互动中受益很多。

只要家长们放下焦虑,用智慧和幽默,去跟孩子游戏,就能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让养育孩子变得轻松有趣。

嗨,伙伴们,我是恐龙妈妈,全国重点高校硕士、国内上市教育机构前高管,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很开心跟大家一起聊父母的必修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品格培养、习惯培养、能力培养、升学规划等。欢迎关注,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