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与胤禩(爱新觉罗胤禩八阿哥)

爱新觉罗胤禛与胤禩(爱新觉罗胤禩八阿哥)(1)

胤禩

人生大概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 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早年经历

胤禩早年很受皇父喜爱,康熙于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时,他便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为贝勒,为当时年龄最幼者。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适其出塞时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并且曾帮助裕亲王料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等事宜。

好人缘

胤禩为人非常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此广有善缘。不仅在众兄弟中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胤祯交情非比寻常,与众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厚。康熙交办他的种种事务,也让他的才干有一定施展机会,从而受到不少朝内大臣的肯定,康熙帝之兄裕亲王福全(卒于康熙四十二年)生前就曾在康熙面前因为广善库事宜赞扬八阿哥不务矜夸,聪明能干,有德有才。

八阿哥不仅亲近同宗贵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极好的口碑。他的侍读何焯系当时著名的学者、藏书家、书法家,尝学于钱谦益、方苞等人,以擅长八股出名,康熙二十四年即充拔贡生,但因为人"生性率直"、"经常当面责人"而得罪了考官,此后屡试不第,四十一年李光地荐其博雅,康熙召试,命直南书房。次年赐举人,复赐进士,选庶吉士。后寻命侍读八阿哥于贝勒府,兼武英殿纂修。在贝勒府期间,与八阿哥甚笃。康熙四十五年何焯父死,他将身边的幼女交由八阿哥的福晋郭络罗氏照看,便奔丧回里了。八阿哥还曾托由何焯为其在江南购书。

历史评价

雍正评:"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而其心术之险诈,诸大臣亦无与之比者。"(注:《清世宗实录》卷31,雍正三年四月癸未)

"胤禩较朕诸弟,颇有办事之才。"(《清世宗实录》卷18,雍正二年四月庚戌)

"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注:《清世宗实录》卷30,雍正三年三月乙丑)

"颇有识量。" 《雍正朝起居注》二年四月初七日条。

《上谕内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谕云:"从前众皆保廉亲王为皇太子,视为奇人"。

《雍正朝起居注》闻旧记作:"从前众皆奇异廉王,保为皇太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