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

我国历史上以“宋”为名号的政权着实不少,除了广为人知的赵氏宋朝外,还有四个同名政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元末时期的“大宋”。

元朝末期,蒙元统治残暴无道,使中华大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黄河爆发水灾,无数人民失去家园,灾民遍布各地。之后,元朝征调民夫修筑堤坝,大量民夫被抽调往黄河地区治水。此时,韩山童敏锐的察觉到了颠覆元朝的机会,作为明教教主的他鼓动教徒在全国各地散布谣言,揭竿而起等待民众响应。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1)

在这种漏洞百出的谎言中,大宋莫名其妙的“死灰复燃”了。

然而,韩山童的属下的口风有些松,造反的消息被迅速传开,韩山童本人也被元朝官府逮捕,没过多久元朝政府就以谋反之罪斩杀了韩山童。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刘福通等攻克颍州(今安徽阜阳)。十五年春,“大宋”将领刘福通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王——称小明王,继续韩山童未完成的起义事业。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2)

由于蒙元统治早就在中原大地上埋下隐患,无数汉人早就不满异族的暴政,当他们听说韩林儿要以光复大宋为名起兵,所以,这些人纷纷加入了起义事业。

因为,韩林儿麾下的士兵纷纷用红布缠头,所以,起义军也被人叫做“红巾军”。蒙元势力在多年的安逸统治中早已变得腐朽不堪,随着红巾军造反的威势越来越盛,元军节节败退,甚至,失去了前朝故都开封。红巾将领刘福通随即聚集义军十万,从三路方向围剿蒙元势力。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3)

虽说,红巾军曾以宗教的名义聚集教众起事,但是,在起义军连战连捷之下逐渐剥离了宗教的外衣,脱胎换骨成为一支正牌的“民族起义军”。

三路大军高歌猛进,沿途不断有汉人揭竿而起响应红巾军。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4)

蒙元政权虽已走向末路,但作为一匹瘦死的骆驼,朝中仍有几名猛将。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就是元朝末期鲜有的虎将,这两位将军带领的元朝士兵如跗骨之蛆一般死缠着三路红巾军。李思齐的部队始终集结在山西地区,而察罕帖木儿部队则游走于山西、河南等地。

西路的红巾军首当其冲,遭受到这两名元朝猛将的凶猛打击,在激烈的围剿中被杀得丢盔卸甲,在边区垂死挣扎了数年后退往四川。中路红巾军则始终与帖木儿的部队胶着在一起,难分高下。后期红巾军统帅刘福通命令残余的两路红巾军集结,合力进攻元大都,意图直击元朝中枢。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5)

可惜,两路红巾军的行进速度不同,东路军由于过早进军大都而被击溃,失去助力的中路军只能选择撤退。

眼见三路北伐逐渐走向失利,中路红巾军铤而走险,转而攻向辽东地区,希望能够从侧方给予元朝最大的打击。没想到这个举动直接给起义军的势力带上巅峰,红巾军一路攻入大漠以南,将上都地区焚烧殆尽。可以说蒙元势力在大漠上最重要的都城就是上都,此番战果让红巾军收获颇丰。

蒙古人还在瞠目结舌的时候,中路红巾军已经以迅雷之势拿下辽东,并且,在此地安营扎寨,将辽东地区牢牢的掌控在手中。此后,红巾军再次出人意料的攻打蒙元的盟友——高丽,击破了数个高丽城池,使高丽人不得不三次迁都,整个朝鲜战场都陷入战乱之中。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6)

最终,许多高丽的贵族为了能够活命,只能将自己家中的女眷贡献给红巾军。战无不胜的红巾军最终沉沦在高丽美女的怀抱中,并未将残余的高丽势力赶尽杀绝,这也给了高丽休养生息反攻的机会。红巾军最终败在了高丽人的阴谋突袭下,几十万起义军损失大半,无奈之下只能撤回辽东另作打算。

之后,蒙元势力对苟延残喘的红巾军穷追猛打,辽东部的蒙古骑兵连续击溃红巾军,使“大宋”名存实亡。虽说,此“大宋”充满了假冒伪劣的气质,但是,他们却勇气可嘉。在困苦的环境下给了蒙元最为惨痛的打击,将蒙元势力推向深渊。

当然,此举也给后来借着韩林儿名号起兵的朱元璋可乘之机,彻底赶走了这群霸占中原的蒙古人。

一农民挖出文字石碑 村民挖出一石人(7)

当时韩林儿虽有帝名,但实权为刘福通掌握,外出将领大多不受约束,政权建设很差。二十三年二月,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韩林儿被名义上尚属大宋政权的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从此,受朱元璋挟制。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接韩林儿至应天,途经瓜步,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另说为朱元璋谋杀),宋亡。

参考资料:

『《元史·顺帝本纪》、《明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