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

音乐说课《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1)

教材部分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2)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3)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4)

教案部分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安徽的民俗风情,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切分节奏的唱法,并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安徽音乐的特点,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并把握好一字多音演唱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歌曲导入,老师演唱歌曲《天仙配》,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它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安徽风景,并引出今日主题《凤阳花鼓》,激发同学们聆听歌曲的欲望。

(二)教授新课

1.初步感知

(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热烈的)

(2)老师弹唱歌曲,请学生认真聆听,并提问: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群人拿着锣和鼓、边唱边跳的热闹景象)。

2.学唱歌曲

(1)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用lai唱:332 112 | 53 1)

(2)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发现衬词,老师讲解衬词含义。

(3)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用lai来模唱旋律,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难以把握之处:切分节奏。(引导学生用游戏方式解决节奏)

(4)节奏掌握后完整演唱旋律。

(5)老师弹钢琴,学生尝试填入歌词,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一字多音。教师讲解一字多音,并引导学生以画旋律线的方式唱准一字多音。

(6)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多媒体出示乐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跟音频演唱,并发现乐句的首尾音与下一乐句开始音的关系。老师顺势拓展“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三)音乐活动

舞蹈创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特点,并学习一两个舞蹈动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学习的动作为歌曲创编舞蹈。

小组自由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分组展示,相互评价。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最后教师和学生跟随多媒体音频再次演唱歌曲来结束本节课。

四、板书设计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5)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6)

凤阳花鼓评课稿(17学员凤阳花鼓教案)(7)

说课稿件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小学音乐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凤阳花鼓》(板书课题)。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分析。

《凤阳花鼓》是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单声部唱歌课,歌曲的调式为降E大调,节拍为4/4。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前四句乐句间采用”鱼咬尾”创作手法,后三句是以衬词来表现凤阳花鼓的热闹景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以及衬词的表现方式,感受作品传达的欢快的情绪,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音乐欣赏及演唱技能。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简单的阐述。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丰富,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所增强,学习兴趣更为广泛。但是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情感的体会与表达需要加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所以我会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学生体会歌曲意境、提高其音乐感受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安徽的民俗风情,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切分节奏的唱法,并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安徽音乐的特点,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并把握好一字多音演唱的准确性。

五、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聆听体验法、模唱法和游戏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六、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法、合作练习法。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教授新课、音乐活动、课堂小结。

(一)激趣导入

在导入环节,我演唱黄梅戏《天仙配》,并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来自什么地方?以此引发同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由我向学生简单介绍黄梅戏,并引出本节课课题----《凤阳花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授新课

下面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初步感知

首先,初听乐曲,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体验?学生聆听后,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其次,我完整地弹唱歌曲,并提问:歌曲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画面?(演唱)由于歌词的描写十分具体,因此学生能够总结出是边唱边跳的热闹画面。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情感,为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奠定了基础。

2.学唱歌曲

接下来进入到学唱环节。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并提醒学生唱歌的正确姿势。之后进入到歌词的学习,由于歌曲的后半部分歌词都是衬词,比较拗口。因此我会先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并讲解衬词的含义。学生熟悉歌词之后有利于下一步的演唱。

在模唱环节,我弹琴,引导学生用“lai”模唱,并发现歌曲中难以把握之处:切分节奏。(板书:切分节奏)之后我会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来解决难点。我说西瓜,学生说:大大的。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并多次练习达到熟练。这样将枯燥的难点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相结合的设置,能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难点。

之后进入到填词演唱的环节,我弹琴,引导学生自主填词,并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我会引导学生放慢速度、边画旋律线边感受一字多音,学生掌握之后再回原速演唱。以此达到真正唱好一字多音这一难点。然后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示学生注意歌曲乐句首尾音的特点,学生发现特点之后我顺势讲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歌曲难点,同时也达到了歌曲教学的目标。

(三)音乐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编创和小组合作能力,我设计了舞蹈编配的音乐活动,请同学们观看凤阳花鼓表演视频,并根据视频动作创编出舞蹈动作。然后给学生10分钟的练习时间,在此期间,我会进行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控制好时间后,我会挑选1组学生进行表演,并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创编成果,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

当进行课堂小结时,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谈一谈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的知识。随后我对本课进行简单的总结,在美妙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八、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明了。

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各位老师辛苦了!请问我需要擦黑板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