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

春归夏至,日暖长安

今年“五一”小长假

西安旅游再一次强势复苏出圈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

5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通过个人微博宣传推介西安

发表了西安城市剪影的视频

和“西安之夜”大唐不夜城的照片

将西安的城市美景展现在全国网友眼前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4)

新华社以“越千年看古今

文旅赋能新消费”聚焦西安

央视新闻频道

以“多措并举促进文旅行业复苏”

报道西安文旅产品开发成效

众多权威媒体聚焦西安假日出游

让西安再次以全新面貌和出彩表现

赢得广大市民游客及网友的支持点赞

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市文旅行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文旅产品供给工作,本地游、休闲游激发市场活力,新场景、微度假引爆假日消费。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5)

西安位列

全国“五一”假期旅游热度第四

2022年露营活动十大热门城市之一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6)

假日期间,各具特色的文旅新地标、新演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和度假模式,业态融合的沉浸式新场景火爆出圈,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游乐感受。

#01

场景出圈•沉浸体验

这个“五一”假期,以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为代表的西安文旅新场景人气火爆,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7)

梦回长安,你想不想做一回唐朝人?4月30日,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在西安曲江曼蒂广场惊艳亮相,火速刷屏西安人的朋友圈。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8)

错落有致的长安108坊,碧瓦朱甍的古风建筑,错落摇曳的唐式灯笼……街区重现影视IP《长安十二时辰》的独特风情,涵盖美食、手作、演出等多种业态,多维打造了集唐风市井体验、主题沉浸互动、唐乐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消费场景,塑造出西安“唐潮人”的新时尚。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9)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0)

假日期间,白鹿原影视城也全面上新,全国首创无轨、无人驾驶飞船黑暗乘骑项目《公元一万年》和全国首家实景沉浸综合解密项目《密城·白鹿原》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体验。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1)

此外,还有陕西大剧院上线的沉浸式话剧《大剧院II:折叠层》,大唐不夜城超大型沉浸式唐风长安主题密室西安•簋唐楼,千年绮华-宝石壁画沉浸式展览……众多沉浸式场景成为极受年轻人欢迎的打卡项目。

#02

演艺出圈·精益求精

“五一”假期,长年在西安华清宫5A景区驻演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停演了5个多月后重新开启。

西安文旅之声85

作为陕西文旅融合典范之作,《长恨歌》17年间精益求精,常演常新。2022版《长恨歌》在服装道具、舞美音效、视频动画等方面全面改版升级,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融入盛世大唐的剧情之中。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2)

在大唐芙蓉园,全新推出《寻梦•芙蓉里》大唐仕女空间站,通过芙蓉酒肆、芙蓉画坊、芙蓉衣肆、芙蓉庭院四场空间场景的调度转换,带领观众在行进式多动线互动演出体验中溯源大唐文化。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3)

此外,大唐不夜城人气火爆,全新推出《乐舞长安》《旋转的胡旋》行为艺术演出,《花车斗彩》《贞观之治》《华灯太白》等精彩演艺不断,还有主题快闪演出引人入胜,呈现出西安夜经济的复苏与繁华。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4)

“五一”假期,西安“演艺之都”精彩非凡。纵观全城,旅游演艺纷纷回归,琳琅满目。《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时空之梦》《驼铃传奇》……呈现浓浓的国际范、中国风、西安味。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5)

全市文艺舞台线上演出56场次,线下演出123场次,通过“线上 线下”共享,将秦腔、话剧、交响乐等视听盛宴带给市民游客。

#03

度假出圈•多样模式

春夏之交,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西安推出赏花拾趣、野餐露营、民宿小憩等短距离、少停留、多频次的本地游、近郊游、微旅游、微度假产品,成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新的发力点。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6)

今年“五一”是营地帐篷的世界,渐趋“大众化”的露营迎来小高潮,提供露营场地和市集活动的户外景区、城市绿地公园和近郊基地备受市民游客欢迎。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7)

新华社聚焦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露营市集音乐节,“梦回大唐·画扇派对”“春夜蒙面舞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人入胜;“西安十大免费露营地”“曲江绿野露营计划”,“三河一山”绿道的“景区 露营”产品,让游客乐享户外生活;灞桥区嗨KING野奢营地入选“全国十大露营地”;还有白鹿原影视城的户外帐篷露营季,秦汉世界名马帐篷音乐节、西安世博园帐篷市集……让市民更加随性自在地玩味度假生活。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8)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19)

度 假 & 时 光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0)

亲近山水自然的生态游风行这个“五一”假期。假日期间,城市生态游广受欢迎,央视《朝闻天下》走进昆明池,带领大家赏景休闲,畅游青山绿水。“五一”前夕西安高新区刚开园的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在假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打卡欣赏,切身体验着“水边漫步,踏花而行”的美好意境。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1)

隐藏在秦岭中的生态胜地也是人气十足,翠华山景区的“敦煌飞天 欢乐马戏团 星空露营”;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的“惠民游园、华服游园、自然露营、游戏体验、抖音直播”;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的“作文大赛、文创展示、异域风情巡游、星光围炉活力派对”;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休闲康养、露营烧烤、篝火晚会;南五台景区的登高望远、祈福许愿、古风乐曲演奏;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研学旅行、户外拓展、露营、烧烤、骑马、飞盘、山地摩托、真人CS……为亲子游、组团游提供了多样玩法。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2)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3)

“品农家美食,采摘时鲜果蔬,体验乡村生活”的乡村微旅游产品也备受亲子游客追捧。长安区上王村、蓝田县董岭村、鄠邑区蔡家坡村、高新区李家岩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获得众多游客青睐。

#04

文化出圈•酷玩传统

这个“五一”假期,历史、文化、非遗掀起热浪,老传统碰撞新元素,玩出新花样,不断激发市民游客的游玩热情。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4)

未开先热,于4月28日至7月31日正式面向社会试运营的陕西考古博物馆,成为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又一不可错过的新晋打卡地标。馆内多处陈列采用场景还原方式,通过展品与观众对话交流,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考古魅力,体验陕西历史文化。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5)

除了历史文化,陕西非遗文化也在这个假期走进市井烟火。建国门老菜场非遗文化集市开市,精选传统美术、技艺、音乐、戏剧等15个非遗项目进行教学、展示及互动。传统非遗集市与时尚黑凤梨集市浪漫碰撞,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沉浸式度假。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6)

悠久的文化历史赋予了西安消费增长的活力与韧性。西安城墙景区推出的“盛唐天团”IP盲盒,以及用兵马俑、城墙等热门地标形象做成的冰激凌……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新型文创产品也成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的又一发力点。

#05

服务出圈•保障安全

“五一”假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要求,西安文旅系统认真贯彻省市“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织密疫情防控网,严守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7)

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开放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坚持查核酸、扫码验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做好环境消毒通风,配足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引导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8)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29)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0)

在从严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西安文旅全力做强文旅服务保障。“五一”节前,西安市启动2022年乡村旅游年活动,“新乡村·新旅游·新体验”旅游产品助力假日市场。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1)

碑林区举办“智惠文旅·乐购碑林”“五一”黄金周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发放800万元消费券;曲江新区发放第八期文旅消费券500万元,从消费端激发市场活力。灞桥区4个文旅新地标和6条文旅新线路精彩亮相。鄠邑区推出的自然生态游和农耕研学游线路受到游客青睐。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2)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3)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4)

同时,串联西安地标性文化景点的“西安城市观光车”正式亮相开启试运行,成为西安文旅丰富城市观光体验、提升游客服务水平的一大亮点,被人民日报、央广网、携程网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5)

双层 文创 导游,沙发座椅 高颜值造型 “唐”文化主题……全线设置12个观光站,全程运行时间1.5小时。拥有金牌讲解、定制饮品等个性化服务,还有行李放置区、残疾人轮椅区等爱心贴心服务,细节满满,处处彰显出文旅服务越来越精细化的发展趋向。

西安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央媒聚焦西安文旅凭啥)(36)

“五一”假期圆满收官

千年古都风华正盛

那些如诗如画的城市风景

那些潮流时尚的打卡地标

那些火爆出圈的多元体验

期待与你再赴一场浪漫之旅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部分图片和视频来源新华社、央视

西安发布、西安旅游集团及各景区

编辑:霄霄 | 视觉:沐霖

责校:尘一 | 审核:百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