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曲名单(古筝曲都有N多版本选那个好呢)

学筝一定要选好演奏的范本,这是进行规范学习的要求,不能随意搞到一个录音就作为演奏的范本去进行学习,这样往往费力不少,却走了弯路,得不偿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曲名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曲名单(古筝曲都有N多版本选那个好呢)

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曲名单

学筝一定要选好演奏的范本,这是进行规范学习的要求,不能随意搞到一个录音就作为演奏的范本去进行学习,这样往往费力不少,却走了弯路,得不偿失。

范本有着规范、标准的作用,起着一个正确指导,让人们去进行参照学习的作用。由于大多数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定势,如果在一开始学筝的时候就是以一个不规范的演奏作为范本去进行学习,往往就容易接受了一些错误的信息,以错当对,还会固执的坚持着,而对于好的演奏范本却以对当错,接纳不了,这种阴差阳错,往往影响了学筝的质量。

什么样的演奏才能称之为范本?又怎样对范本进行思考学习呢?

一:从横向上来看,古筝有着众多的流派

各个流派中都有着独树一帜的名家大家:像山东派的黎连俊、赵玉斋、高自成、韩廷贵……;河南派的曹东扶、任清志、王省吾、曹桂芬、曹桂芳、……;浙江派的王巽之、项斯华……;客家派的罗九香、何育斋、饶宁新、陈安华……;陕西派的周延甲、曲云、魏军……;潮州派的郭鹰、苏文贤、林毛根、肖韵阁、……;这些都是流派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他们所弹的曲子,突出明显集中地反映了流派筝曲的风格特征和韵味效果,学习传统筝曲,现代筝曲就是要以他们所弹的筝曲作为范本为好。

二:从纵向上来看,要尊重原创、首弹

有好多脍炙人口的筝曲在广泛流传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演奏版本,一定要知道谁是这些曲子的最初原创、谁是首弹,谁是弹的最好的。当然在原创首弹之后也有弹得更好的,要千方百计的去进行学习研究,那是在原创首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也要搜集。演奏是一个二次加工的艺术过程,他们对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情感也有着深刻的诠释,对其艺术的理解从思想内容到技术技巧都是深刻精湛的,特别值得学习研究。

溯本求源你才能发现这期间的渐变过程,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一些独到东西,把乐曲弹得更好。

三:对演奏的范本要广泛收集,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对照学习。

横向上,一首筝曲原创、首弹之后,与其同富盛名的演奏家也都在弹,这里就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有风格上的、有个性上的不同变化表现。纵向上,一首筝曲弹上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屡见不鲜,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代一代的在传承过程中还有着微妙的变化,反映和赋予了不同时代、时期的一些情感特征和新的气息。在源本的基础上进行纵横的分析、学习,无疑会增加许多学习上的收获,也会提高艺术的欣赏力。

四:以音乐院校出版发行的音像为演奏的范本

这些音像中虽然不都是名家所弹,有一部分是他们的学生所弹,但却反映了老师的水准,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为范本。此外,凡是够上名家、大家所弹得都可以作为范本演奏的学习补充。

不能作为范本的是那些不属于教学版的演奏,有些音像制品把筝曲搞成流行乐,加进电声乐队的那些变化很大的新民乐等等,我不是反对他们的存在,而是指不能作为范本,因为他们不利于规范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哪些演奏适合消遣,哪些适合欣赏,哪些适合参照,哪些适合学习。选准范本,再去纵横拓展比较学习,这是吸取式的学习,传承式的学习,有益的学习。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常识,也可以求教于教师,切不可盲目的拿过来一首就作为范本。

范本的作用是巨大的,若不然学书法为什么都要先选一种名家,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而不能乱来,学筝也是一个道理。

五:选好范本有利于规范学习,也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演奏。

艺术需要个性,个性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一个不规范的学习中突然产生或形成,这就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范本与个性化的关系,只有传承才能有发展、有个性。从本、从源顺流而学,循序渐进才能领会音乐的风格,大家的风范,正确融进自己的个性,培养出个性的演奏。我的观点是:先学好、学深、学透,学明白,传承不好,就去追求个性,往往走偏,让人感觉跑味走调的,失去学筝的初衷,也失去艺术欣赏的价值。

六:对选好的名家大家的录音进行对比学习。

同样的曲子,风格、韵味、特点在不同的筝家手里表现得各不一样,曲风决定了筝家的风格导向,各自有各自的技术、技巧特点,取众筝家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是我们进行“对比”学习的目的。

横向上处于同一时期的筝家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一般而言,越原始的录音,它的韵味就越浓,应取它的“浓重”、“稳健”之感。稍后的录音,在基本框架上添加了许多润色技法、手法,此时应取它的“炫技”之感。再后的录音尤其是现代筝曲的影像制品,在外观肢体语言动作、面目表情变化上又赋予了作品一些新的表演内容,此时应取它的“灵动”之感。

纵向上不同时期的筝家演奏的同一作品在乐曲的理解层面不尽相同,在技术、技巧方面的处理也不完全一致,无论韵味、技巧、表现手法的形式都有所不同,我们必须依照原创版本为蓝本,很好的进行学习,发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乐曲具有一些个性,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所以,还应该以原创作品为基点,适当参照二次创作的作品的优点、好处,再糅合进自己对乐曲的感悟,以求近臻完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