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事物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不是淮南子原创)

据淮南网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我国的农耕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随着二十四节气成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上上下下对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都非常重视,淮南对此更是热情高涨,担当意识强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二十四节气与事物的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二十四节气与事物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不是淮南子原创)

二十四节气与事物的关系

据淮南网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我国的农耕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随着二十四节气成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上上下下对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都非常重视,淮南对此更是热情高涨,担当意识强烈。

这是一个可圈可点并要不遗余力去做的工作,两千多年前,诞生在淮南大地上的《淮南子》系统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延续这个文脉,把古代人民的文化智慧和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但,这其中在一些人的身上也夹杂着坐井观天似的观点——二十四节气是淮南原创。

我们要是能把二十四节气放到历史的“星空”里观瞻,就会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淮南子》系统记载,并非原创。记载与原创不能混为一谈。混为一谈就是把古代人民经过多少年形成的集体智慧和文化,说成淮南王刘安等文人术士的功劳,实在是有悖历史和常情。这种“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而其坐井观天的视角也会贻笑大方。

一、《淮南子》告诉我们:

对二十四节气知识只是传承,并非原创

《淮南子》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知识是传承不是原创呢?

只要看看《淮南子·天文》记录的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就可以推论出这个结果。

我们现在所讲的二十四节气是以“立春”打头,而《淮南子·天文》则是以“冬至”为首记载二十四节气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第一个节气是一月(正月)里的“立春”。若是照此推论,《淮南子》时代人们使用的历法,开始的那个月的第一个节气应该是“冬至”,因此才会有《淮南子》以“冬至”打头的节气记载。

因为不同朝代或国家会使用不同历法,不同历法中新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岁首)是不一样,新年第一个月不一样,二十四节气中起始的节气就不一样。

《淮南子》时代人们使用的历法是什么样的呢?

《汉书·律历志》云:“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据此可知,汉初沿用的是秦国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的。

以十月为岁首的秦历法,在史书上有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据此可知,秦始皇“改年始”,也叫“改正”,即更改一年的岁首,以此表示受命于天。这次“改正”就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

这种历法汉初沿用,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

刘安生活的时代,使用的是《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如果要记载二十四节气的话,按照当时正在使用的历法,是不会以“冬至”为第一个节气的,因为,“冬至”在十一月。

因此,就可以推论,《淮南子》记载的二十四节气不是当时人的原创,而是传承前人的知识。

这种知识来自于何时?

《史记·历书》中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意思是,夏朝的历法以现在的正月为正月(岁首),殷朝的历法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历法以十一月为正月。以后的朝代或国家就以这三种不同的岁首历法,翻来覆去地使用。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汉朝颁布了新的历法《太初令》,这部历法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因此,司马迁文字中所讲的正月、十二月、十一月,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月份相同。

因此,以“冬至”所在月份十一月为一年第一个月的历法,应该就是周历。《春秋》和《孟子》里的文章记时所用的历法就是“周正”(周历)。

实际上《史记·历书》《汉书·律历志》中的“夏正”、“殷正”、“周正”也是大致笼统的说法,夏朝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殷周时期。而且当时历法的建立都不完善且比较混乱,除了上面的三种历法,还有其他的历法。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在《天文训》“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句下集解:“王引之云:‘十二月指丑’,本作‘十一月指子’,后人改之也。指寅、指子,皆历元所起,故以二者言之。《晋书·历律志》引董巴议曰:‘《颛顼历》以今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庙营室也。汤作《殷历》,更以冬十一月冬至朔旦为元首,下至周、鲁及汉,皆从其节。’是《颛顼历》起寅月,《殷历》起子月也,故下文‘指寅,寅,则万物螾螾然也。’先言指寅,《颛顼历》之遗法也。上文‘斗指之则冬至’先言指子,《殷历》之遗法也。”

《晋书》所云《殷历》遗法,是以冬至所在的月为岁首,应该是十一月,与《史记·历书》所云“殷正以十二月”又有差别,反倒与《史记·历书》所云的“周正以十一月”相同。董巴所言“周、鲁及汉,皆从其节”,都遵从《殷历》的规则,那么就是说,《周历》也是“以冬十一月冬至朔旦为元首”,这倒是与《史记·历书》“周正”相同。

古人历法如此纷纭复杂,因此今天的我们也无法确定《淮南子》记载的以“冬至”为首的节气知识来源于何时。即便这样,我们仍然可得知,刘安时代,或者说《淮南子》成书的时代,使用的历法是《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为岁首的节气不应该是“冬至”。

《淮南子·天文》把“冬至”放在二十四节气之首,只能说是完整地记录了前人的文字(前人所使用的某种历法),或者说,《淮南子·天文》对二十四节气记载的那段文字,源自于先秦时期某部著作,但是,该书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淮南子·天文》对此记载的文字,从而误以为是《淮南子》第一次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完整的记载。

从《淮南子·天文》记载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名称,我们或许可以推论:二十四节气不是《淮南子》原创的,因为,以“冬至”为节气之首就反映出,这不是刘安时代使用的历法,而是刘安所在的汉朝以前,某个朝代或国家所使用的历法,这个历法使用下的节气顺序被记载在典籍资料里,后人能够参阅、使用和引用。

二、西汉的相关历史告诉我们:

二十四节气知识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共识”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由此可知,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改历法,颁布《太初历》,改春季的正月为岁首。

《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淮南子·天文》记载的完全相同。因为改春季正月为岁首,所以,二十四节气便开始以“立春”节气打头。

这个时候,淮南王刘安已经离世几年了。

《太初令》颁布于公元前104年,此前8年,刘安已于公元前122年离世。若是说二十四节气是《淮南子》原创的,以刘安因谋反罪“自刎杀”(《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的结局和《淮南子》“上爱而秘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的命运,属于刘安或《淮南子》的思想学说,是不会在刘安死后8年,就被判他死罪的汉朝廷或者汉武帝所认可、看重,进而以历法的形式颁布,让天下人遵守的。

真相只能是,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淮南子》原创。二十四节气在当时已经成为系统的知识,被专门人才所掌握。

《淮南子》的作者中就有掌握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将此编写进《淮南子》中。汉朝廷中有官员掌握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接受汉武帝的旨令,编写新历法,就把二十四节气写进了新历法。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新历法颁布执行,是谓《太初令》,《太初令》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此时,由于“上爱而秘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的缘故,《淮南子》还被藏在皇宫之中。

几十年过后,公元前26年,汉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汉书·刘向传》),光禄大夫刘向开始奉命校订皇家藏书,这之后,《淮南子》才被整理出来,得以流传。这段历史被东汉学者高诱写到他的《淮南叙目》中:“光禄大夫刘向校定撰具,名之《淮南》。”

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不是《淮南子》原创,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刘安时代已经被专业人士所掌握,而这些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非一时一人所独创。

虽然二十四节气不是《淮南子》原创,但能够将二十四节气系统完整地记载下来,这足以见证《淮南子》在中国文化传承上所做出的一大重要贡献。(金妤)

原标题:二十四节气是不是《淮南子》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