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大场面黛玉葬花(红楼梦芙蓉女儿诔)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82】

红楼梦十大场面黛玉葬花(红楼梦芙蓉女儿诔)(1)

(接上文,晴雯之死)

《芙蓉女儿诔》:

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跟后面的“金天属节,白帝司时”一样,正面看是八月金秋时节。反面看,表示宝玉或者石头或者作者在作此书、作此诔时,是金天,满清统治时期,所以说“白帝司时”。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这是明显错误。上回刚写“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赖大家买晴雯时,已十岁。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晴雯已在伏侍宝玉,当时宝玉八岁,到如今宝玉十九岁,过了11年,晴雯怎么才十六岁?

宝玉生日,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袭人同庚,这年黛玉都十六岁了。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已好几年了,晴雯怎么才十六岁?前文也讨论过,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袭人同庚,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作者在多处故意写了这几人不同岁,比如宝钗十五岁生日那年,袭人说她那个穿红的两姨妹子十七岁。但晴雯与袭人、宝钗、香菱都比宝玉年龄大,在宝玉已过了十七岁生日两年后,写晴雯十六岁,显然是很明显的错误。

为什么?为什么要写成如此明显的错误?还是一贯的错误提醒: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第五回晴雯伏侍宝玉至今,过了11年,为什么写“五年八月”?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熊廷弼传:

“帝怒,遂以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

“五年八月”:是熊廷弼被斩首弃市的时间,是天启五年八月

这种与史书明确的细节吻合,可作为证据,证明晴雯的反面人物正是一代名将熊廷弼。

我们读到“落日荒丘,零星白骨”,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黛玉重复提醒“红绡帐里”?说“现成真事”,而且宝玉重复提醒读者:“什么现成的真事?”

什么现成的真事?

“红绡帐里”之前的“落日荒丘,零星白骨”,不是比喻,不是修辞,也是现成真事,晴雯熊廷弼死后,曝尸白骨!

熊廷弼被“弃市”,就是死后不许家属收尸归葬,要曝尸以儆人。

崇祯元年,工部主事徐尔一讼廷弼冤:“廷弼以失陷封疆,至传首陈尸,籍产追赃”,论其“罪无足据,劳有足矜”,“其才既笼盖一时,其气又凌厉一世,揭辩纷纷,致撄众怒,共起杀机,是则所由必杀其躯之道耳”,“乞赐昭雪”。结果是,崇祯“不从”。

崇祯二年五月,大学士韩爌等言:“廷弼遗骸至今不得归葬,从来国法所未有。今其子疏请归葬,臣等拟票许之。盖国典皇仁,并行不悖,理合如此”,“身死尚悬坐赃十七万,辱及妻孥,长子兆珪迫极自刎。斯则廷弼死未心服,海内忠臣义士亦多愤惋窃叹者。特以封疆二字,噤不敢讼陈皇上之前”,“今纵不敢深言,而传首已逾三年,收葬原无禁例,圣明必当垂仁”。

这才“诏许其子持首归葬”。这已是熊廷弼“弃市”四年之后。

诔文中还有所隐真事,比如:

“望伞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傍耶?”

箕、危、虚,都属二十八宿,“箕”位于东方,“危”和“虚”位于北方,这三个星都是东北之星。抑、卫于“东北”!只是巧合吗?

黛玉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

曹娥碑是天下知名的谜碑

蔡邕读碑文后,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杨修和曹操破解:

“黄绢”是色丝,即“绝”字。

“幼妇”是少女,即“妙”字。

“外孙”是女之子,组成“好”字。

“齑臼”是捣姜蒜的容器,受辛之器,“受辛”是繁体“辞”字。

谜底是:绝妙好辞。

李白有五言诗赠仙人东方生,中有曹娥碑、黄绢语: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所以,“曹娥碑”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字谜,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鼻祖,而其所在地上虞,也成了中国谜界公认的灯谜发源地。

黛玉提醒“可与曹娥碑并传”,明确指出了诔文中有文字谜语,有隐语。而且不仅隐了晴雯真事,还隐了别的谜底。

如前文所述,在晴雯死的前后,先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后有池上芙蓉、木芙蓉,解密宝玉生日的芍药、木芍药。还有“靛青”,揭示“靛儿”找“扇子”的谜底。《红楼梦》这本书一大特点,就是很多线索齐头并进,如同电脑程序中的多线程,所以切莫局部、单一看这本书,在晴雯处并非只写晴雯事。这点读者一定要注意到。

芙蓉诔中,也隐了别的谜底,比如:

“文瓟瓠以为觯斝兮”:揭示了妙玉的古董茶具“[分瓜]瓟斝”、“杏犀[喬皿]”的谜底。

句中的“瓟”、“斝”二字很明显,并提示了“瓟瓠”。而且随后的“瞻云气而凝兮”,“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出现了“盼兮”、“倩”兮。让读者能想到“[分瓜]瓟斝”、“杏犀[喬皿]”,和诗经中的“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瓟”、“斝”二字,“瓟瓠”提示,“瓟”、“犀”两种材质:读者便能一下得到“齿如瓠犀”的谜底。原来,妙玉给薛宝钗、林黛玉奉茶,是用“瓟”、“犀”两种材质,或者说瓠、犀,指出:葫芦、子。指出了薛宝钗是“胡虏”,也指出妙玉是黛玉崇祯帝之“子”。

本节只解晴雯,不解诔文,仅提醒朋友们,对黛玉“曹娥碑”的提示,以及“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这种说雪雁手炉子的话,我们要能听懂。朋友们可把诔文当作曹娥碑,猜谜把玩,很有意思!

我们也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诔晴雯,为什么用了这么长的篇幅,作了这么长的诔文?从随后宝玉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无限狐疑乱拟,反点头称妙,说“果然改的好”,也能看出:此祭文表面诔晴雯,实则诔黛玉

所以名《芙蓉女儿诔》,黛玉也是芙蓉,此文诔的正是“芙蓉女儿”。此处用“我本无缘”,“卿何薄命”,明确写“我”诔“卿”,是宝玉或石头或作者祭奠黛玉崇祯,也是预演。

看!“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祭完黛玉崇祯,就到了迎春弘光的时期。这些细节,都能对榫。

唉!写不完的晴雯,滴不尽的血泪,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点击看上一文: 红楼梦,晴雯做芙蓉花神,是荷花?还是木芙蓉?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