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1)

我国首条具备完全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唯一中转站——㮾梨站。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2)

获得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的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3)

在建高度为301米、被誉为“西北第一高楼”的银川绿地中心。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4)

全国最高、最大体量纯钢结构住宅小区,建筑产业化和绿色环保建筑代表作——内蒙古包头万郡大都城房建工程。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5)

内蒙古呼和浩特汽车东站综合站务楼。

打造发展升级的产品 打造发展升级的(6)

以“站桥一体化”为载体,应用多项创新成果的磁浮车站内部装饰装修工程。

红网长沙2月2日讯(通讯员 边均安)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企业发展升级的“支点”,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组建一年多来中铁城建集团发展的历史,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014年组建以来,中铁城建集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主编国家或行业标准4项;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7项;专利授权96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集团及所属5家工程公司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及所属1家工程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在科技创新这一核心“支点”的支撑下,中铁城建集团以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态势持续快速发展,专业施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企业形象和美誉度不断刷新。在创新战略的驱动下,中铁城建集团2014年、2015年均超额完成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下达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企业在专业化发展、打造“升级版”房建强企的康庄大道上阔步迈进!

科技创新提升施工能力

被誉为“西北第一高楼”、高301米的银川绿地中心;中国铁建自主开发的首座超高层商业综合体、高227米的珠海铁建大厦;国内一次性建设体量最大的PPP安置房项目、面积120万平米的张家港香山花苑房建工程……一座座标志性建筑的崛起,背后依靠的是中铁城建集团强大的科技实力。

一个个天堑被攻克、一项项难题被破解、一项项技术空白被填补……中铁城建集团成为超高层、大体量建筑,高铁站房,机场跑道,地基与基础、钢结构等众多领域的新技术示范应用点,成为中国铁建系统房建企业的科技翘楚。中铁城建集团坚持专业化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重器”,着力提升施工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基础施工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楼层越高、地质条件越复杂,基础施工安全风险和难度系数越大。中铁城建集团承建的超高层建筑——珠海铁建大厦位于横琴岛填海造陆区,其特殊地质给桩基施工带来极大难度。承建项目部采用我国最大扭矩的旋挖钻机——TR550型旋挖钻机施工,有效穿越了复杂地质,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桩基安全快速施工体系,确保了桩基施工安全有序进行,为主体结构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关专家评价:这一施工体系填补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的空白,树立了标杆。

采用国内首创的“全钢构附加C50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比钢混结构稳固且耗材少,有效抗震;采用工厂加工与现场拼装相结合的工艺,保证精度,节省成本,建筑垃圾减少60%……在全国最高、最大体量的纯钢结构住宅小区——包头万郡大都城施工中,大量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将中铁城建集团钢结构施工能力提升了一大截。该工程作为包头市唯一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金奖”的项目、住建部推广的产业化住宅项目,得到国家住建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成为包头市的新地标建筑。

2015年12月26日,我国首条具备完全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正式试运行。中铁城建集团承建的㮾梨站和机场站部分外墙首次采用一种直接利用成型后混凝土表面作为装饰效果的新型建筑材料——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这种新型建筑材料质量要求严、工序精度高、造型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是对集团施工能力的一次严峻挑战。

承建项目部成立科研小组,配强各项资源,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项目部采用精细加工定型模板,确立“钢框木模定型模板体系”,保证了混凝土成型后的截面尺寸、外观质量以及螺栓眼等细部结构的精致美观。针对长沙地区潮湿多雨、酸雨侵蚀等问题,中铁城建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延伸创新“触角”,在原有饰面清水混凝土中掺入3种化学功能材料,形成更具抗渗性、耐酸雨性和耐久性的“改性清水混凝土”,为国内外清水混凝土的改良与推广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类似的实例举不胜举——

广东佛山西站枢纽项目采用大型深基坑多种支护结构综合应用施工技术,综合运用可回收锚索施工技术、可调式钢支撑施工技术等多种技术和工法,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保证了基坑安全优质开挖和支护。

首都机场箱涵工程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超长管幕顶进等8项关键技术,攻克了暗挖坍塌、衬砌沉降、机械故障等难题,确保了在不停航的前提下项目安全、优质施工,项目研发运用的一些科技成果推广到拱北隧道、北京地铁等工程中,推动了我国地下工程的技术创新。

……

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一年多来,中铁城建集团以“管理提升年”为载体,以专业施工能力提升为核心,逐步使科技成为在建工程攻坚克难,实现安全管控、质量管理、工期进度、文明施工、降本增效等目标的动力,成为企业的核心优势。

“只有在科技上占据优势地位,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中铁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罗海滨强调。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中铁城建集团将不断开启科技创新的新纪元。

科技实力引领创新发展

中铁城建集团的发展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解读集团一年多来的发展样本可以看出,科技力量助推企业强基固本,科技智慧驱动企业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核心原动力。

一年多来,中铁城建集团已逐步形成BIM技术、绿色施工、建筑工业化三大核心科技支撑的创新体系,已经逐渐成长为在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建筑产业化三大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专业化房建强企。

BIM技术的运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2015年12月29日,首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表彰颁奖大会在海口举行。首次参赛的中铁城建集团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工程BIM成果和铁五院研发及附属用房项目BIM综合应用成果均获卓越工程项目三等奖。

在铁五院研发及附属用房工程施工中,项目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物资设备管控等主体施工阶段的重要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运用BIM技术,项目实现了上百吨钢材的节约、上千个主体预留洞口的变动或新增,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自2014年正式引进BIM技术,中铁城建集团通过大规模集中培训、打造技术团队、推行项目试点等措施,实现了该技术在集团20多个项目的推广运用。一年多来,他们注重在施工管理中通过比对模型,指导土建、砌体排布、吊顶净高控制等工序作业,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安全系数,提高工效和质量,增强创效能力,推动建筑产品走向精细化、立体化和智能化。

“BIM技术正在引导建筑业传统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的全面变革,成为引领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中铁城建集团总经理倪真对BIM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如果说BIM技术提升了中铁城建集团创新发展的含金量,那么绿色施工则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为做强做优集团再造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逐步成为一种发展潮流,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中铁城建集团高层领导达成共识:要想立足和占领绿色建筑市场,赢得发展空间和话语权,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杠杆,坚定不移的走“绿色施工”之路。

集团要求在建工程项目争创'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编制绿色施工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工,强化督导,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施工生产和项目管理全过程。

集团在建项目摒弃过去高消耗的建材和传统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材料、运用新工艺。他们在多个房建项目采用轻质、耐久性强、环保性能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头万郡大都城工程墙面采用“新型CCA高密度纤维材料”,轻巧结实,50年后还可重复使用;广州增城国际花园项目采用铝模板及配套工艺施工,体现出周转次数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效果……集团还大力推广太阳能灯、雨水循环系统等绿色施工工艺,引领房建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年多来,中铁城建集团以“四新”技术为支撑,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了企业绿色施工和管理水平,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过去,工地经常使用钢管和密目网进行防护。钢管易损耗,密目网用量大、易污染、更换频率高。在该集团张家港香山花苑项目、太原后北屯城中村改造项目、武汉国际花园项目等工地,一种新防护产品——“制式防护栏”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

“制式防护栏”安全、美观,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率达90%。除安全防护外,中铁城建集团还在多个领域推广“制式产品”——可拆卸式钢筋棚、木工棚安装简易、可多次使用;装配式临建安全、适用、环保……“制式产品”的推广运用,不仅提升了企业发展的含金量,其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将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一年多来,中铁城建集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BIM技术、绿色施工、建筑产业化“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赶超先进。集团以卓越的科技实力,逐步完成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为未来赢得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革之手点燃科技引擎

出台20余项规章制度,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建立企业专家团队;加强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与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改革与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驱动中铁城建集团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内,顶层设计、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如同混合的“可燃气体”,等待着“点火系统”释放出火花的瞬间,充分燃烧。改革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一年多来,企业发展主题由“基础建设年”到“管理提升年”,中铁城建集团始终坚持以改革之“手”,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让科技创新智慧时时涌流,让科技创新活力处处迸发。

顶层设计是核心。中铁城建集团制定“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战略;在完善科研体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稳定科技投入制度、培养一流科技创新人才等多个方面确立长远发展规划,确保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对企业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制度建设是基础。集团以“基础建设年”为载体,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规章制度,规范行为,夯实基础。在制度建设中,集团着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科技管理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大科技成果的奖励幅度,对贡献突出、创造效益明显者实行重奖;引入竞争机制,从工作量、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考评,在考评的基础上进行排序,形成人才良性竞争、合理流动的局面。

体制完善是保障。集团逐步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第一管理者挂帅的技术创新领导负责制和以分管领导为首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建立了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部三级科技投入体系,确立科技研发项目,加大科技投入。2014年集团制定科技研发计划项目54项,科研经费投入2.93亿元;2015年制定科技研发计划项目53项,投入科研经费4.08亿元。

人才培养是关键。科技创新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集团建立了以院校接收、内部培养为重点,社会招聘高端、技能人才为辅助的多渠道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国内外技术交流、大专院校专业学习、施工现场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承担重难点项目研究、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建立创新团队,促进技术带头人培养。

平台搭建是载体。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积极成立技术中心。目前,集团及所属南昌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中铁中铁城建集团技术中心”于2014年在22家申报单位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湖南省认定。技术中心成立以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建设、制度完善、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工作迈上新台阶。集团编制下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方案》,加强内外沟通协调,完善基础台账,加大集团及所属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力度。目前,集团及所属5家工程公司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此外,集团还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参与行标编写、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行标杆引路等诸多领域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使集团科技创新的“大树”根基牢固、养分充足,深深扎入大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只有加强创新,我们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对于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思考,中铁城建集团高层领导有着强烈的共识。中铁城建集团将2016年定位“改革创新年”,稳步推进“六大创新”,科技创新将在其中继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推动集团专业化发展、实现“建设行业标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