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纳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成败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假定,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韦纳(Weiner)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归因理论提出,人们对成就情境中成功的失败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并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分析了原因的结构特征:1. 原因被认为是内部的(个体本身的)还是外部的2. 原因被认为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3. 原因被认为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就是说人们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象。当表现良好时,个体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成绩好是自己聪明(内部的、稳定归因);而当表现不佳时,个体就会认为失败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没考好是运气不好(外部的、不可控归因)。
翻译一下就是:我不要面子的么,没表现好都是有原因的。
举个例子小白以前成绩不错,却在新班级的第一次测验中没及格,这个成绩与他的自我认知不符,这使他很不高兴。为了摆脱这种不高兴,他可能决定更刻苦地学习,以保证自己不再不及格。然而,他也可能试图为自己的不及格找些借口:“我身体不舒服。我底子不好。考前没有学好。天气不好”等等等等。这些借口使他对自己测试的分数有了解释。但是,如果小白连着几次考试都不及格,这种解释就没效果了。他可能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这个科目,或者题太难了,或者评分太严格了,或者老师更喜欢别的学生给他们高分。这些观点和原因解释的所有改变,都是为了避免两种不相容的看法同时存在所带来的不快,即“我是一个好学生”和“我在班里学得不够好,这都是我自己的错。”
小白尽量为自己成绩不理想找一个借口,以使自己作为好学生的自我意象不受冲击。他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为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原因,如课程难度、老师态度以及其他同学等等。即便承认有自己的原因,小白也认为是他没有动力或者没有好好学习千万造成的,并且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小白第一次不及格,他会觉得是因为一些外部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几次成绩都不好,那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的原因就站不住了——不可能每次考试都运气不好。然后,小白就会寻找稳定的、但还是外部因素的原因,比如课程太难了听不懂或者其他的外部原因。甚至还会降低努力程度来维持或证明那些外部原因是对的。因为这样同时也证明了:只要我的确想做,去努力,还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学习的时候认为成绩是由运气、老师、科目难度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努力程度就会低,甚至不努力,并且会倾向于拖延或逃避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成绩这件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