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皆回味(岁月穿梭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是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香港著名演员张曼玉和梁朝伟共同主演的一部影片,它被数十万观众称为一部怀旧经典,获得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特别技术奖。影片讲述了一名被丈夫冷落的女人和一名遭妻子背叛的男人,两个人由相识、相怜到相恋而又主动分离的故事。
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普通得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甚至于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并通过它们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意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让这部电影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
这是一部精致舒缓,低调奢华的电影,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好似一张泛黄的老唱片,暗哑、缓慢地流淌在昏黄微凉的夕阳残照下,撩起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落寞而感伤的情绪。
今天,我将从叙事手法、人物处理、物品隐喻和情节渲染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影片的独特魅力,让观众体验一段在短暂的获取与永恒的失落之间的哀婉人生。
一、淡化情节的叙事手法:用细节手法传达故事情节,将故事碎为细节,让观众对主人公细腻敏感的感情产生刻骨铭心的情绪感应。
王家卫导演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可以用一种很缓慢的讲故事的方式为人们创造一个极具风格的意境,电影的氛围感极强,而故事和人物往往都是最简单最纯粹的。这种淡化电影情节处理手法的结果就是,让观众 “被迫”去对电影的所有细节进行一个 “自我反省式”的整理和梳理。
《花样年华》由一个个跳跃式的镜头组成流畅的叙事,讲述着一种心情故事,表现了中年对流逝的青春岁月最深情的一次回首。导演在故事情节交代承接上未采用传统的全知视角和透明叙事法,而是巧妙地将故事碎为细节,让观众通过用心感知细节,去读懂电影所讲述的整个故事及人物心理。
比如,苏丽珍和周慕云因为有了与邻居一样的皮包、领带,才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有了私情;周慕云妻子经过苏丽珍丈夫椅子前“嗯”了一声的情节,其实是两人有染的暗示;特别是男女主人公从开始模拟另一半偷情直到最后一次模拟离别的细节,这个模拟过程由开始的好奇转为恋人情话和分手,将两人的情感发展过程和内心情感表露无遗。
又比如导演对两人对白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当苏丽珍第一次造访 2046 后准备离去时,周慕云叮咛道:“回去后给我打个电话,用不着说话,响三声就好。”苏丽珍听后回望了周慕云,两人都没有说话,但是眼神却出卖了一切,于是周慕云充满试探与期待地说:“我没想过你会来。”苏丽珍却用“我们不会同他们一样的”理智回答,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周慕云心中燃起的欲望火焰。
此外,影片中懒得做饭的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在街头面摊的一次次相遇,他们之间的每一次心灵交流和难以言传的暖昧情绪,总是伴着重复的华尔兹背景音乐,在一次次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两人的关系得以缓慢进展。
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在大量细节之处的浓墨重彩和不遗余力,向观众渲染出了男女主人公隐秘的心灵交流。其中,缓慢但节奏感极强的华尔兹背景音乐的重复响起,也暗示了两人感情的发展,重复的力量让人刻骨铭心,于主人公如此,于观众亦是如此。重复的画面和音乐,让故事的起承转合一如华尔兹节拍,缓慢却又固执地逼近。
二、不落俗套的人物处理:设置并虚化隐形人物,将不在场人物与在场人物形成对比,更好地适应了故事的情节需要,向观众展示了影片的独特魅力。
婚外恋主题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当中的一种尴尬情感,在处理这样的人物和情节时很容易落入俗套。但在《花样年华》中,导演将女主角的丈夫和男主角的妻子用戏中戏的手法“虚化”处理,不正面出现,只有声音和背影,设置成为不在场的隐形人物。从而使不在场的、不可见的一对,与在场的、可见的一对既虚实对比又互为衬托,完成了不落俗套的人物处理。
周慕云和苏丽珍相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他们是一栋公寓楼的邻居。在他们得知自己不在场的另一半的私情后,他们两人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开始好奇地探索爱人背叛自己以及寻求自我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最终受生气、好奇的心理驱使走到了一起,大量地接触并模拟不在场那对人物的开始、发展的情景。
这种对不在场人物私情的想象与情境模拟,让他们在承受痛苦折磨的同时又得到些许慰籍,虽然有种顾此却不失彼的沉溺,但他们的感情发展始终带着小偷小摸的性质又伴随着一种压抑与克制。正如女主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在场的男女主人公最终用道德成功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以自律抗拒诱惑,即使有机会,也没有尽情享受这种婚外自由。
依我看,导演将不在场人物与在场人物的感情形成对比,既让这种私情在在场人物身上得以展现和延续,又完成了人物虚化的成功处理:一对是无所顾忌,另一对却是小心翼翼;一对是放纵自己,在欲海里浮沉,另一对是逃避自己的真情,在痛苦中煎熬。
正是这种淡化人物的手法,使得尴尬的婚外情不再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影片在显得平凡、缓慢的同时又独具魅力。而这种平淡中暗含着不平凡的矛盾与心理纠葛,又让观众不再纠缠于无谓的故事情节,进而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三、独具特色的物品隐喻:不同的道具展示营造出令人束缚的情感氛围,隐喻着主人公在内心束缚之下的爱情结局。
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象征意味,这些道具在实现其本职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必要的象征意义。而正是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制造出了电影令人束缚的氛围,从而隐喻出了男女主人公受内心束缚之下的爱情结局。
① 旗袍
首先,旗袍本身是高贵与传统的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女主角的内在性格。她的内心是寂寞而高贵的,然而骨子里却是传统的。苏丽珍曾对周慕云说 “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表现了她内心高贵的性格特点,但是旗袍作为传统服饰,本身就暗示了苏丽珍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传统思想始终像旗袍一样制约着她的内心,无法冲破这一束缚,注定两人爱情将以悲剧结局。
其次,旗袍色彩的变换含蓄地隐喻着花样年华里美丽与忧伤并存、爱情与绝望共生的尴尬境况。苏丽珍不愿意离开丈夫,周慕云只能远走他乡。几年之后,苏丽珍虽曾联系周慕云,却欲言又止挂断了电话。周慕云也寻访过旧出租屋,却发现一切无可追寻。
片中设置了离婚后的苏丽珍重回故地并长期租住那里,影射了她期待回到“过去”的心事,但错失的情缘已无法追回,咫尺之遥,他们竟失之交臂。片尾的题词虽表明“他仍然怀念着过去的一切。”但无缘再见的那种感伤与遗憾,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雾,固执地缠绕在观众的心头,挥之不去。
② 绣花拖鞋
男女主角在一起写小说,后由于房东突然归来,女主角将绣花拖鞋遗落在男主角家里。后来男主角远离香港前往新加坡,没有带走女主角,但却带走了女主角的绣花拖鞋。男主角远在他乡,远离心中所爱,只是通过一双绣花拖鞋寄托自己的思念。而当绣花拖鞋遗失后,男主角寻找未果,最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在我看来,这里的绣花拖鞋不仅象征着苏丽珍,更象征着两人之间的爱情。周慕云失去的不止是那双绣花拖鞋,更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周慕云那声叹息,也意味着他对两人爱情的无奈。失去了终究是失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一如影片最后,即使两个人都回到原来的出租屋,最终仍旧错过一样,而苏丽珍望向出租屋时留下的眼泪,其实是对两人之间爱情的最后祭奠。
③ 墙壁
影片中贴满广告的斑驳墙壁,一方面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略显模糊的墙壁上始终投射出或深或浅的光影,在慢镜头的衬托下,冰冷的石头也弥漫出不一样的落寞色彩来。而不论时光如何变换,墙壁仍旧保持原有的模样。就某种程度而言,墙壁象征着外界之于男女主人公的束缚,正是这种束缚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歌。
四、恰到好处的情节渲染:采用独特节拍的音乐,在慢镜头的配合下,通过音乐本身的重复性与华丽性,让影片充满浓厚的怀旧感。
独特节拍的音乐对抒发人物情感、表现环境气氛,具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中就采用了日本音乐、西班牙爵士乐、中国电影插曲等风格多样的音乐来表达人物情绪,刻画人物心理,从而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故事的气氛,进而把观众带入到了哀婉、怀旧而又感伤的氛围中。
① 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创作的《Yumeji's Theme》
作为主题音乐,它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七次。前两次出现在男女主人公去面摊的时候,两人屡次擦肩而过于狭窄阴暗的楼梯,导演通过镜头慢放与舒缓的音乐将两人孤独的心境及意外相逢刻画出了浓浓的诗意。后几次出现在两人逃避感情之时,压抑凝滞的音乐,将两人对爱情渴望,惧怕而又无奈的心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 富有爵士风格的拉丁歌曲《Quizas Quizas,Quizas》
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歌曲中美妙的旋律、沙哑磁性的男中音搭配着忧伤的歌词,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浪漫、忧郁的氛围,同时也刻画出男女主人公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哀婉、迷离以及矛盾的心态。
③ 周旋演唱的《花样的年华》
这首歌是周丽珍丈夫作为生日礼物通过电台点播给她听的,它对于表达周丽珍当时的情绪及刻画其心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是当中的歌词“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暮地里这孤岛笼罩着惨雾愁云”,还是歌曲表达出来那种分离两地的痛苦之情,都与周丽珍当时的感情经历和心境极度地吻合。
依我看,随着音乐的不断重复与出现,电影中的故事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渲染了情节,进而推动整部影片的向前发展。如歌名一样,周丽珍在收听音乐的同时不由怀念起自己的花样年华以及这花样年华里的爱情。此时,电影似乎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周丽珍也似乎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总结一下:作为王家卫导演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花样年华》不可避免地打下了王家卫风格的烙印。正是通过淡化情节的叙事手法、不落俗套的人物处理、独具特色的物品隐喻以及恰到好处的情节渲染,他将一段属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世俗故事演绎得唯美而富有情趣。
周慕云和苏丽珍的爱情结局,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背景下的人生和道德深处的纠结,给我们带来一种浅浅的忧伤与令人心碎的隽永。正如片尾那个字幕:”那些消失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花样年华似水流年,此情可待成追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