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聊斋故事梗概(聊斋故事婴宁)

莒县罗店的王子服,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天资聪明,十四岁就考取了秀才,母亲很疼爱他,平日都不让他一人去郊外游玩。原本与萧女订了婚,可那萧家女儿还没嫁就去世了,因此婚事就搁了下来。

元宵佳节时,他的表哥吴生邀子服一同出外游玩。刚走了不远,表哥家的仆人就追上来,把表哥叫回去了。王子服心想,出都出来了,就一个人逛逛吧!这时,正好有一漂亮的女子带着一婢女迎面走来,女子手里拿着一枝梅花,满面笑容,容貌绝美。王子服一时心荡神迷,目不转睛的看着人家姑娘,忘记了所有的顾忌。女子走过去后,对身旁的婢女说:“你看他眼睛一闪一闪的,活像个贼。"说完随手把花丢在地上,和婢女说笑着离开了。王子服捡起花朵,看着远去的女子,神情惆怅,良久才怏怏不乐的走回家。

婴宁聊斋故事梗概(聊斋故事婴宁)(1)

到家后,王子服把捡来的梅花藏到枕下,倒头便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其母担心儿子中了邪,请来道士施法去灾,可病未见好却更历害了。身休迅速消瘦,几乎只剩一把骨头了。请了大夫问诊,开了几剂方子服下后,也不见好转,整天神情恍惚。母亲询问原由,他也不答。这日表哥吴生来探望,王母便嘱咐侄儿暗中盘问一下。表哥来到子服床前,未开口,王子服一见他就流下眼泪。把实情说了出来,并求表哥为他拿个主意。表哥笑说:“你也真够呆的,这有什么难的,待我为你查访。依我看那女子出门不乘车坐轿,徒步行走,必是平常人家。倘若未许配人家,事情就好办了。不然多给点聘礼,估计也会答应。你只管把病养好,这事全包我身上了。王子服听了此话,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子变开朗了,胃口也大增起来。

表哥四处寻访那女子的住处,用尽办法却一无所获。几天后,吴生又来了。王子服追问事情办得怎样了,表哥没办法,就欺骗他说:“已经找到了,我当是谁,原来是自家人。就是我姑姑的女儿,也就是你的姨表妹,尚未许配人家。"王子服听了,面露喜色,忙问:“住在什么地方?"表哥随口编造说:“就住在西南山中,离这儿大约三十里路。"王子服再三拜托,表哥一副极有把握的样子,应承下来。

从此以后,身体一天天恢复起来。他不时的拿出珍藏的梅花,虽然已干枯,但他却像珍宝一样托在掌心把玩观赏。看到梅花,如同看到女子一样。王子服日夜翘首以盼,不见表哥回半点音信。写信让表哥来,表哥却借故推脱,不肯前来。王子服心中怨恨,可转念一想,三十里也不算远,何必仰仗别人呢。于是把梅花收在袖中,自己赌气去了,也未告知家人。王子服一个人走了好久,连个问路的人都沒碰到,到处是荒野。虽如此仍然憋着一股劲,往前走。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在丛花群树中,隐约看到一个小村落。走进村里,发现房屋并不多,而且都是茅屋,但看上去倒也整齐幽雅。向北的一户人家,门前种满了垂柳,院墙里桃花,杏花开得正灿烂,夹杂着几株绿竹,真是世外桃源。王子服选了块平滑的石头,坐在上面稍事休息。不一会儿,听见墙内有女子高声喊“小荣”,听起来声音有点耳熟,刚想站起,就看到一女子由东向西行来,手里握着一枝杏花。抬头看到王子服,笑着跑进屋里去了。王子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自己遇到的女子吗?想进门攀谈又找不理由,想直接喊表妹吧,两家又从未来往过,害怕弄错了。正探头探脑之际,一老妇人拄着拐杖走了出来,问道:“你是哪里来的,一直到现在也不走。是不是肚子饿,想讨口饭吃?王子服连忙起来回礼说:“老人家,我是来探亲的。"老妇人又问:“亲戚姓什么?"王子服回答不出来。老妇人笑道:“连姓名都不知,怎么探亲?真是个书呆子。这样吧!在我家休息一晚,吃点东西,明天回去问请楚再来探访吧!”

王子服跟着来到院里,院里满是豆棚花架,豆秧翠绿,花开正艳,显得生机盎然。走进屋里,看到座席,茶几,床铺样样洁净整齐。老妇人高喊:“小荣,赶快做饭来。"外有婢女应声而去。两人详细的介绍了各自的门第。两妇人惊道:“你的外祖父莫非是姓吴?”王子服说:“正是"老妇人说道:“原来你是我外甥,你母亲是我妹妹。这些年,音信不通,外甥大了,还互不认识呢。”王子服一听喜出望外,忙道我就是来找姨母的。老妇人说“我只有一个小女儿,是妾生的,我抚养长大的。整天只知道娃笑吵闹,也不知愁苦。一会儿我让她来拜见你。"

没多久,婢女呈上饭菜,满满的摆了一桌。老妇人又吩咐说:“把婴宁叫来。”过了不久,听到门外传来女子的笑声。老妇人唤道:“婴宁,来见过你表哥,有客人在,嘻嘻哈哈成什么样子。”那女子这才忍住笑,站在那里。王子服赶忙向婴宁行揖施礼。老妇人介绍说:“这是你姨母的儿子,一家人还互不相识,真是让人好笑。"王子服问:“妹妹多大了?"老妇人没听请,王子服又大声问了一遍,又惹的婴宁笑了起来。老妇人拿她没办法,无奈的说:“这孩子缺乏教导,都十六岁了,还呆呆傻傻像个婴孩似的。"王子服说妹妹比我小一岁。老妇人看看两人说:“你们两人倒也般配,可惜是内亲。"王子服不作声,只盯着婴宁看。婢女对婴宁小声说:“他眼睛一闪一闪的,还是个贼样子,一点没变。"婴宁听了,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二天王子服来到屋后的花园,在花丛中悠闲散步。突然听到树上传来响动,抬头一看,婴宁坐在树上,她看见王子服过来,又狂笑起来,几乎要从树上掉下来。王子服急道:“快别笑了,当心摔了。"婴宁一边笑着一边往下爬,一失手跌落下来。王子服连忙扶起她,从袖子里取出那枝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来说:“都枯萎了,留它干嘛?”王子服说:“这是上次妹妹丢下的,我一直保存着,表示对妹妹深情难忘啊!自上次见面后,我思念成疾,都以为自己快死了,没想到还能见到你,希望妹妹怜我一片痴心。”婴宁似乎不明白他的意思,牛头不对马嘴的说:“这是小事,我们是亲戚,几朵花有什么舍不得的,等表哥走的时候,这些花你随意选,我让仆人折了送你一捆。”王子服愣了会儿,问道:“妹妹是傻吗?"婴宁瞪大眼反问道:“什么是傻?”王子服有些气恼的说:“我不是爱花,我爱拿花的人。"婴宁说:“我们是亲戚,自然是相亲相爱了。"王子服说:“我说的情意不是亲戚间的,是夫妻之间的。"婴宁又问:“有什么不同?”王子服说:“夫妻就是日夜生活在一起,是要同床共枕的。"婴宁低头沉思良久,才嘟嘴抱怨说:“我不习惯和人睡一块儿。"这时婢女叫吃饭,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老妇人房间。老妇人问:“到哪去了?饭都凉了,说什么话这样啰嗦?”婴宁脱口说出:“表哥想和我一块睡……"王子服窘得满脸通红,急忙用眼瞪她,婴宁才不往下说了。幸亏老妇人没听清,过了一会儿,子服走上前,小声责备婴宁。婴宁不解道“刚才那话不能说吗?”王子服告诉她,那是背人的话。婴宁说:“背着别人,难道还要瞒着母亲吗?为什么耍避讳呢?”王子服看婴宁呆傻的样子,十分无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她明白事理。

又过一天,王家仆人找到这里。原来王母不见儿子回家,四处寻找,没踪迹,便急忙去问了吴生。吴生猛想起以前的谎话,让姑妈派人到西南山中寻找,方才找到这里。王子服告知了老妇人,请求让婴宁和自己一同回去,妇人应允了。喊过婴宁说:“你表哥想要你一同去姨母家拜访,你到了那里,好好学学诗书礼仪,将来好侍奉公婆。”婴宁拜别母亲,跟着王子服出发了。回到家后,王母看到儿子带回一个这么美丽的姑娘,惊问是谁?王子服回答是姨表妹。王母把他拉到一旁小声说:“你表哥骗你的,我没有妹妹,哪来的外甥女?”又问婴宁,婴宁说:“我不是这个母亲生的,父亲姓秦,死的时候,我还在襁褓中不记得那些事。”王母说:“很久以前,我确实有一姐姐嫁到秦家,可她已经去世了,怎么可能还活在世上呢?"仔细询问老妇人的面目特征,倒和死去的姐姐符合,王母万分不解。这时,吴生来了。问明缘由,想了好半天,突然问这个女子是叫婴宁吗?王子服点头。吴生说:“我听家人说起秦家的事,姑姑去世后,姑夫一人独居,被狐妖迷住,不久得病死去了。那狐妖后来生个女儿,就叫婴宁。”吴生过后去了婴宁家,发现根本没有房舍,只有几簇零落的山花。吴生记起姑姑埋葬的地方离这不远,可也是荒草丛生,无法辨认,于是惊叹返回家中。

王母听说后,越想越不踏实,怀疑婴宁是鬼。那婴宁在王家住下后,倒也十分乖巧孝顺,每天清晨向王母请安,又擅长女红,绣的东西精妙绝伦,无人能比,只是喜欢笑,根本阻止不了。但家里人都喜欢她。王母多次在太阳下察看,发现婴宁的身影和常人无异,这才慢慢放下心来。挑选良辰吉日,让儿子成婚。婚后,一家人过得格外和睦。婴宁爱花成癖,台阶左右,厕所旁边,有空地的地方全被她种满了花。有次婴宁爬到花架上,被西邻儿子看到,被她的美貌倾倒。婴宁见此情景,也不躲开只是笑,并指指墙角。西邻儿子误会婴宁有意与他约会,天一黑就赶去了,看到婴宁果然在那里,嬉笑靠过去,刚想去拉婴宁,忽然手像锥子狠狠的刺了一下,疼痛难忍,再一看哪是美人,分明是一段枯木。西邻老父听到叫声,赶来把儿子背回去,没想到那男子半夜死了。西邻老父伤心欲绝,把王子服告到官府,斥责婴宁是妖精。县官一向仰慕王子服才气,深知是老实的读书人,断定西邻诬告,正要杖责,多亏王子服代为求情,才免于受罚。事后王母责备婴宁,如此疯傻,今天这事,多亏县令明断没受牵连,若碰上糊涂官,传你到公堂对质,我儿还有何面目见人?从此婴宁竟然不再笑了。一天晚上,婴宁突然哭着对王子服说:“我是狐母生的,生母离开时,把我托给鬼母,也就是你的姨母,我和她相依为命十多年,全赖她悉心照顾我才有今天。她在山中孤寂独处,没能和丈夫合葬,在九泉下常常伤心,你若能她改葬,也算是替我报答了这份养育之恩。”王子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夫妻二人选了一个好日子,载着新棺材到了墓地。在婴宁指的位置找到老妇人尸身,重新装入棺材,找到秦氏姑父的墓,然后合葬在一起。这天晚上,王子服梦到老妇人来道谢。醒后对婴宁说起这事。婴宁说:“我夜晚见过她,她嘱咐我不要惊吓到你。"王子服责备她不挽留鬼母。婴宁说“人鬼殊途,她不能久留。”又问起小荣,婴宁告诉他,小荣是狐,是狐母留下照看她的,现在已嫁人了。

从此每年清明,夫妻二人都到秦氏墓地拜祭,从未间断。又过了一年,婴宁生了个儿子,小婴儿在襁褓之中就不怕生人,见人保咯咯的笑,颇有母亲的风范呢。

婴宁聊斋故事梗概(聊斋故事婴宁)(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