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游子思念家乡(同借明月慰藉乡愁)
作者:陆玄同月圆十二度,唯中秋最美在众多的传统佳节之中,国人对于中秋的期冀,仅次于春节一家人对团圆的渴望,在此间最为浓烈每到中秋,或咏之赏之,或思之叹之,月亮成了人们心中最牢靠的信使,不管山海相隔,彼此牵绊的心都能借这轮明月,得到抚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秋节游子思念家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秋节游子思念家乡
作者:陆玄同
月圆十二度,唯中秋最美。在众多的传统佳节之中,国人对于中秋的期冀,仅次于春节。一家人对团圆的渴望,在此间最为浓烈。每到中秋,或咏之赏之,或思之叹之,月亮成了人们心中最牢靠的信使,不管山海相隔,彼此牵绊的心都能借这轮明月,得到抚慰。
望月怀思,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从《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拜月),到两汉魏晋具雏形,再到《唐书·太宗记》“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对固定的中秋节活动沿袭下来,及至宋朝发展繁盛,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有人检索《全唐诗》,发现唐代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位诗人之手。而《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达210首,可见,最是中秋明月抚人心。
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民俗活动,承载国人对团圆美满的期盼,也饱含着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时节如流,传统与现代总在特定的日子,交织在一起,婆娑人的心灵。那些“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咏唱,那些“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的相思,穿越时空,依旧能激起人们心底那抹情愫。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间早已变了模样,但古人的乡愁,同今人的乡愁,并无二致。
记得小时候,物质匮乏,虽买不起月饼,但母亲总会用面食蒸出各种花样的“月饼”,如月澄亮的面饼上装饰着面做的兔子、桂树。奶奶也总会指着月亮上隐约可见的阴影,告诉我“那是吴刚再砍树呢”。拜月、祭月也是小时候少不了的活动,虽然并未可知这样做的意义,却也是照做。山里的孩子,那时不知何谓相思、乡愁,上大学以前,最远的距离是到过离家60公里远的县城。等到上大学、参加工作,才知相思苦、乡愁浓。算下来,已然有11个年头没有陪家人一起过中秋了。物质丰盈了、吃穿用度不愁了,“陪伴”却成了一种奢侈品。
虽然高铁通达,但近年来的疫情扰扰,却让人“心虽动身未敢动”。可预见的,今年的中秋团圆,依旧在哪一方屏幕里。虽然不能聚在一起,但心总是相近的。“父母”这个词,总是在为人父母后,才有更深的体会。小时候围着父母过中秋,现在身处异乡,又是围着孩子。女儿今年刚读幼儿园,老师安排作业,家长与孩子一起做一个中秋彩灯。妻子各种忙活,买彩纸,看视频学习,带着孩子做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彩灯,女儿开心的情状,让人愉悦。有时调侃妻子,“这种手艺,要能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不错的”。细想,时下获取知识的通道多了,给孩子能讲的故事也多了,带着孩子一起游戏,让他们在参与习俗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就是意义所在。
人们对月亮,从超自然崇拜到祭祀,再到赏月衍生的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唯一不变的是其所蕴含的团圆意象,烙印在民众心里,成为共寄遥思的对象。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中秋也意在于此。时代向前推进,那些沁人心脾的习俗不该走远、被遗忘,需在现代的土壤里,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一定是与现代相适应,相协调,才会长久。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月亮圆了,意未必平。短短的三天假,或出游、或居家、或好友相聚、或亲人团圆,不管身在何处,惟愿每个人能放下焦虑、孤独、伤感,让自己回归初心,用最好的状态共话亲情,舒展自己,也让无处安放的心灵得到短暂的歇息和慰藉。(陆玄同)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