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从1949年到2022年的变化(青岛十年之变)
9月27日,“山东这十年·青岛”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介绍了青岛十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动实践。
在赵豪志用七个“历史性”总结过去十年成绩的同时,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青岛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目标,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城市心观察第823期
撰文/胡佳敏
审校/张慧
产业与创新
作为制造业大市,青岛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不断巩固现代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以创新为引领,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从2012年至2021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跨越8个千亿级台阶,突破1.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368.3亿元;13家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76家;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7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透过这些成绩,可以明显看到青岛发展产业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加快发展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企业规模。
青岛加快打造24条重点产业链,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同时,青岛大力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着力提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七个优势产业,加快做大做强集成电路、虚拟现实等十个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七个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与成绩上,体现在了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7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一汽大众、芯恩、京东方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四新”经济、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突破30%。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过去十年,青岛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企业超过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54家、占全省27%;被评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全市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900亿元、十年增长5.5倍;一批批“国字号”研发平台加快推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青岛以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平台功能,积极创建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
跨越时间和数字,能够看到青岛坚持以实业为本的内在逻辑,这也是青岛提升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追求。
城市功能品质
现如今,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早已不仅局限于产业、创新等“硬实力”,也不只关注国家战略与机遇等外部利好,而是上升为涵盖交通、医疗、文化、基建配套等更加全面的评价标准。
十年间,青岛城市架构加速拉开,城区规模持续扩张,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大青岛”正一步步走来。
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带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起势;加快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意味着将拥有更强的资源承载力、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生活环境。而交通格局的变大,则是城市功能品质攀升的最直接体现。
乘坐青岛市域动车组列车从莱西出发,半小时就能抵达青岛主城区,这样的便捷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十年来,“轨道上的青岛”建设不断提速,谋划总投资2911亿元的174个交通设施项目;新建城市道路1500多公里;山东首座4F级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成投入运营;铁路公路提质升级,济青高铁、青盐铁路等建成通车;国际航线达200余条,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对内,地铁这一条条“地下长龙”带来出行的便捷,串起青岛各区市的巨变,也连接起当下最具“青岛范”的生产、生活、生态。
与交通同步提升的,还有城市各类配套的日益完善。
十年来,青岛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00多万平方米;“十五分钟文化圈”“八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拥有29所高校,9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0.4%;医疗床位数年均增长6%;基本实现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4万套;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54万人。
在晋升为特大城市之后,青岛更加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心绣好现代版“青岛繁华图”。
城市更新与魅力青岛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为了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快乐,青岛不断增强活力、提升实力,魅力不断彰显。
魅力青岛,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按照“分层规划、精准发力,逐一攻破”的策略,青岛夯实了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到建筑单体三个层级的保护规划体系。坚持保护性更新,推行“一房一档”“一路一档”,对里院、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实施整体性修复,努力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
此外,青岛在传承文脉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实现文旅与消费的双向赋能:积极导入“老建筑 新消费”“原场景 新体验”等新业态新场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今年以来,历史城区75个商旅文新项目开业运营,百年中山路焕发新活力,成为青岛旅游新热点。
魅力青岛,在于治理的高效与精准。十年来,青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2.5平均浓度下降57.6%,空气质量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行河长制、湾长制,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推进环卫行业全时段、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全市城市道路保洁总面积达到878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60个山头公园整治,见山透海、推窗见绿的公园城市正在加速形成......
可以这样说,青岛正以实际行动,回应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开放与海洋
当前,青岛正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更好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用更高水平开放引领城市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开埠较早的城市之一,青岛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如今,青岛的开放之路愈发宽阔。贸易往来遍及229个国家和地区,青岛港链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青岛机场通航全球126座城市。
外贸创新发展方面,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2.2万家,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跨越式增长,服务贸易突破千亿元大关;双向投资合作方面,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项目达到374个,实有外资企业达到1.4万户,对外投资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地区)。
此外,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选择在青岛举办,正是对这座城市发展作用的最大认可。
而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不仅在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上合示范区获批建设三年来,坚持“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已集聚贸易主体1700余家,引进培育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个贸易平台,2021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1.8%。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三年来,加强首创性、集成性、差异性探索,形成创新成果226项,有29项在全省推广,外贸、外资均实现两年翻一番,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青岛承载的这两大国家战略,可谓各有谋划、各表一枝。而国家战略层层叠加的青岛,其开放布局不仅在于当下的提质,更着眼于长远与全局。
同时,12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链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高效便捷。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经略海洋是青岛在蓝色经济时代全面起势的最佳路径。
十年来,全市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过30%,达到4685亿元,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首位;同年,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亿吨、2371万标箱,分别跃居全球第4位、第6位。
在今年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青岛把“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作为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将海洋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今年2月,出台第一部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3月,出台《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4月,出台《关于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
显然,青岛发展海洋产业更加注重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更加具象的发展道路,而这种务实的做法,也可以为青岛在远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从产业到创新,从开放到海洋,从城市更新到城市治理,青岛正在既有成绩基础之上,将其融为今后五年的“六个城市”建设目标。而在明确目标与路径之后,青岛能否尽快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亦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