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心得体会500字(开启现代化教育强区新征程)
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增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校的名师越来越多,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学校特色活动更加多元,培养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朝阳区聚焦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教育品质实现了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朝阳区中小学开展学校文化节
“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朝阳区举行“合作对话”课堂教学现场会
党建引领 助力教育强区建设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朝阳区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将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朝阳区抓住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契机,深化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基层机关、公办民办、系统内外的“1﹢1﹢15﹢1﹢N”教育党建格局;抓住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契机,指导基层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支部建在连上”落到实处,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抓住全市加强“两新”领域党建工作契机,强化“四同步”原则,构建了民办学校管理的六级管理体系,形成了“四六七”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基层组织组织力,朝阳区以历次党内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党建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年年开展“过筛子”行动,定期组织分类专题培训,制定印发支部联系点制度,强化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运用,提炼推广了“党员积分制”“同心圆”“四根”等党支部工作法,评选出11位教育系统“好书记”。同时,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及警示教育大会,逐级签订责任清单,组织专项自查自纠,开展了廉洁教育进校园、进机关活动,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朝阳区充分调动党组织、党员积极性,出色完成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政治任务的服务保障;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结合教育改革,推进实施新时代中小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一十百千”计划,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坚持“机关服务基层、系统服务区域、教育服务百姓”理念,在坚守校园安全稳定、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开展“朝我说——阳光彩虹行动”,主动投身社区防控、青少年社会实践、暑期托管等,得到了基层群众高度认可,是朝阳区教育系统积极融入“一轴四网”区域化党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
优化布局 把好学校建到百姓家门口
朝阳区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探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着力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上下功夫,打造更多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确保适龄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人人上好学”。
近五年来,朝阳区学前教育以“坚持推普惠、保安全、提质量、树品牌,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主要目标,按照“科学测算、精准布局、结构均衡”的工作思路,采用“建、收、扩、租”等方式,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4万个;突破难点问题,探索办园体制新路径,采取“名园办分园”“一园多址(点)”的模式,支持教委直属事业单位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积极增加普惠性学位,普惠率从2017年底的45.1%提高到目前的85%,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各类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普惠多元的朝阳区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朝阳区按照板块式布局、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发展的思路,制定《关于推进朝阳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的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区化发展格局,认定1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推动集团化办学发展。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资源调整实施方案》,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重组。目前,全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已达到100%。
人才强教 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朝阳区始终把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全员全覆盖,以此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引导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做“四个引路人”。
朝阳区针对干部教师任职年限及专业发展特点,形成了一体化、进阶式培养体系。新任教师“追踪式”培训、青年教师“递进式”培训、骨干教师“共生式”培训、名优教师“引领式”培训等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朝阳区已经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培养路径。自2004年以来,朝阳区先后实施了五轮“双名工程”,借助“名校长工作室”“名师(特级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导师带教”“博研苑”等20多个人才培养品牌项目,为名校长名师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和展示平台。在今年启动的第五轮“双名工程”中,更加突出政治素养、专业精神及引育并举体系构建,推进朝阳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从重引进、重数量向重培育、重质量、重实效转变。
多措并举,促进了朝阳区高端人才不断涌现,人才矩阵不断扩容。目前,全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等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知名校长和名教师。据北京教科院课程改革监测数据和创新素养调研项目数据显示,朝阳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和教学实施等发展水平位于北京市前列。在2021年的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朝阳区29项成果获奖,其中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获奖总数及各等级获奖数均居全市第一。
在“双减”大背景下,朝阳区积极深入推进新时期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持续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活动。聚焦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需求,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单一向更加包容、多元化转变,实现全要素流动,有效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入选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文化领航 激发学校发展新活力
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从学校文化到教育文化,朝阳区要通过文化的选择与再造、生成与创新来引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历经十余年的建设,教育文化已经成为朝阳区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2007年,朝阳区率先启动学校文化建设。从“十一五”期间重点从学校环境方面进行打造,到“十二五”期间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发展,进一步从学校环境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学生成长文化、学校管理文化等方面向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实现了朝阳区学校文化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有59所学校获市级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称号。在2016年开启第二个十年建设征程中,朝阳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软件文化上,同时,启动了一年一届的朝阳区学校文化节。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区各校更加关注学校文化、重视学校文化,从而更好地建设学校文化,带动朝阳区学校文化向更深层次、更宽广的方向发展。朝阳区还积极推行“合作对话”课堂教学范式,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尊重、合作、对话的氛围,让师生间、生生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合作成长共同体”。双方采取“对话”的方式,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建立或完善共同体成员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四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它较大幅度减轻了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负担,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缩短了成长周期。同时,它也为中老年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提供了新途径。
文化引路,凝聚起了学校发展的磅礴动力。“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培育创建100所教育文化示范校,以此推动朝阳区教育文化内涵创新与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
技术赋能 打造朝阳教育新名片
2021年以来,朝阳区接连入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两区建设”成为朝阳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点工作方面。同时,“智慧教育”成为朝阳区教育系统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朝阳区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建设涵盖智慧课程、智慧课堂、智慧测评、智慧研修、智慧大脑、智慧学校的六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让学校真正走向“智慧教育”。
朝阳区进一步依托科技赋能、助推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朝阳在线教育云平台建设,以聚课网、课程网、线上学习和学业诊断等功能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区域课程体系,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和教学空间。师生可以通过“云端”开展微课教学、线上做题、上传和批改作业等活动,同时实现了课堂测试、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等学业诊断功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朝阳区1200多名骨干教师开发了6000多节课程资源包,服务全区20多万中小学学生居家自主学习;2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在线教研、在线管理,实现了中小职全学段、全学科、全体师生的“三个全覆盖”,保障了“延期开学不停学”,实现了学习不断档。
面向未来,朝阳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育新人、激活力、强质量、树品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启现代化教育强区新征程。
(文/郑祖伟;来源:现代教育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