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

在四川眉山市的城郊,有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这座园林为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国内荷池相连,曲径通幽,显得分外错落有致,有着“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屋”之称,这便是由苏氏故居改建的三苏祠。三苏指的是苏轼、苏洵、苏辙三位大文学家,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氏父子三人尤其引人注目。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1)

由苏氏故居所改建的三苏祠

父子三人皆成名

苏洵,字明允,眉山(今四川)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自号“老泉”,在后世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一段关于他的内容:“苏老泉,廿有七,始发奋,读书籍”。据说苏洵年轻时游手好闲,稀里糊涂的混日子,直到27岁才发奋学习。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2)

苏洵

一天,苏洵的书房忽然冒起黑烟,以为发生火灾的家人拥进去一看,原来是苏洵正在焚烧自己的文稿,决心改变以往的文风。经过十几年的闭门苦读,苏洵学业大进。以文采闻名乡里。仁宗嘉佑元年,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来到汴京,拜见里当时的翰林学士、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欧阳修。欧阳修对苏洵的文章赞不绝口,认为足以与古时名作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举了这个人才。 在父子三人到京的第二年,苏轼、苏辙同时考上进士,一时轰动京师。嘉佑三年,仁宗诏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以有病为由不肯应诏。嘉佑五年,苏洵被直接任命为省校书郎,不久去世。从其传世的文章来看,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读书人。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3)

苏氏父子三人

乌台诗案

在这样一位父亲的言传声教下,苏轼、苏辙两兄弟也在文学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并继承了父亲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在北宋官场上赢得了显赫声名。

当王安石开始变法的时候,担任端明殿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苏轼认为其改革中有不当之处,结果被王安石贬到杭州出任通判一职,然而政治迫害并没有到此结束,新党一派的御史挖空心思给这位大文学家罗织罪名,为给他扣上“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的罪状,他们从苏轼的诗集中选出几条诗句,经过断章取义的弯曲后当做证据递交执法部门。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4)

苏轼

不久,苏轼被逮捕入御史台狱。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为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宋神宗免除了他的死刑,将其流放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后来,有人把这件案子的诉状和供述书编纂成书,名为《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由于这起文字狱是由御史台的言官发起的,所以称之为“乌台诗案”。

流传千古

苏轼、苏辙兄弟对自身信念的坚持,决定了他们的仕途不会顺利。虽然两个人在当时与后世都享有赫赫声誉,但在他们漫长的官场生涯中,大概一半时间是在贬黜中度过的。苏轼生性豁达,喜欢交友,推举后进又不遗余力,所以生前门生弟子众多。苏轼的诗词数量极多,今现存于世的就有三千多首,内容丰富多彩,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单自然。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5)

苏辙

和兄长比起来,苏辙早期的诗词作品大多为生活琐事,咏物写景,多是与苏轼的合唱之作,其风格淳朴无华。晚年隐居后,对社会了解加深,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篇。苏辙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他尤其擅长政论和史论,常常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深刻分析当前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在散文创作上,苏辙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创作需要依赖丰富深厚的生活阅历,曾盛赞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的豪情。

东南三贤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一门三杰苏氏父子)(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