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

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王昌龄率先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

中唐时,擅长七绝的诗人不少,如李益和刘禹锡等,但基本路子并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绝在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手里又有了新的发展。

七言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是诗歌各种体式中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1.《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

《渡湘江》是唐代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忆昔游而悲伤,次句写见花鸟而哀愁,三句自伤南窜之身,末句自比江水作结。全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出现在七绝刚刚定型的初唐,尤其难能可贵。

唐汝询云:初唐七绝之冠。(《汇编唐诗十集》)


2.《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3)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3.《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4)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创作的一首写景诗。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布局巧妙,笔触轻快,情韵悠长,对《桃花源记》的意境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


4.《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5)

《凉州词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们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5.《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6)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这首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此诗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陆时雍《唐诗镜》:炼格最高。“孤”字时作一语。后二句别有深情。


6.《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7)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两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诗写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明代敖英《唐诗绝句类选》:唐人别诗,此为绝唱。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千古名楼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吴烻《唐诗选胜直解》:首二句将题面说明,后一句写景,而送别之意已见言表。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极浅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也。


8.《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9)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内涵极丰满,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邵云: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9.《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0)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别董大二首·其一》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全诗语言质朴,格调豪迈。

徐增《而庵说唐诗》:此诗妙在粗豪。


10.《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1)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柔情与建功立业之豪情,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沈德潜评:“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11.《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2)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沙似雪”和“月如霜”,这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出现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1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3)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七言绝句。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


13.《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4)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清·乔亿:高亮殊特,青莲遗响。(《大历诗略》)


14.《寒 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5)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承平盛世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大历诗略》:气象词调,居然江宁、嘉州。


15.《征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6)

《征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皆作对语,格调雄厚。前二句言情;后二句写景,嵌‘白’‘青’‘黄’‘黑’四字,句法浑成。”


16.《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7)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秋词二首·其一》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深刻的哲理意蕴,也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17.《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8)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七言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离思五首·其四》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清代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个中人语。


18.《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19)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宋长白《柳亭诗话》:白香山与元集虚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已孟夏,见桃花盛开,乃作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梅花尼子行脚归,有诗曰:“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花枝头已十分。”二绝可谓得禅机三昧矣。


19.《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0)

《近试上张籍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此诗不言美丽,而味其词意,非绝色第一,不足以当之。后二句,审时证己,敛德避妒,可谓善藏其用。与王仲初“三日入厨下,携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一不恃才妄作,一不敢轻试违时,俱有无限深意。


20.《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1)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唐诗别裁》:绝唱。


21.《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2)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复信。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诗即兴写来,写出了作者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全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清代屈复《玉溪生诗意》: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


22.《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3)

《咸阳值雨》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的表现手法,描写了雨的形态及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舒心的雨趣。诗中前两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后两句虚写心中境。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全诗风格明快,意象缥缈,在时空的跳跃中展现了一幅清旷迷离而富于动感的山水图景。

清代评论家宋顾乐:景味俱远。(《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23.《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4)

《金陵图》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晚唐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深忧虑。全诗语调激昂,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指出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伤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翻高蟾意,高唱而入,已得机得势。次句又接得玲珑。末句一点,画意已足,经营入妙。


24.《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5)

《陇西行四首》是唐代诗人陈陶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诗广为传诵,该诗借咏叹汉代李陵伐匈奴而全军覆没的史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刻骨伤心,感动顽艳。


25.《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代著名七言诗人(25位唐代著名诗人)(26)

《寄人》是唐代诗人张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年环境,往日欢情;第三句写明月有情;第四句写落花有恨。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以多情春光为寓意,末二句结构佳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