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秦朝属于西边的蛮夷国家。为何到了后期,军事、经济、国家人口都会直线飙升?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秦朝曾经主持过一次变法——商鞅变法。

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1)

秦朝疆域图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最终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他们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

七国中,因为秦国在西边属蛮夷部落,所以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最为落后。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国君秦孝公继位,他下定决心改变眼前落后的局面,想向中原扩展势力。他先下了一道强命令:不论是本国人或者外来客,谁能叫秦国富强就能得到重用!

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2)

战国七雄疆域图

求贤令一出,果然吸引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卫国的公孙鞅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背着行李来到了秦国。他的好朋友景监看见了,高兴地说:“您来的太巧了,我们主公正在寻求有贤能的人,您的知识渊博,一定会得到重用的!”

公孙鞅说:“我从老远赶过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请您带我去见主公吧!”说完,就跟着景监去见了秦孝公。

第一次见面,公孙鞅就对秦孝公谈了三皇五帝以来,尧舜禹汤以王道治国的方式,曾使天下一片兴盛,他称这样的治国方式为“人治”。

第二次见面,公孙鞅谈了鲁国儒家孔子的礼制:以礼仪为国家,以仁义来体恤万民,用仁爱来教育人们。在世俗中推行礼制,使国家和君臣和子民和谐一心,就达到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了。

可秦孝公却认为,这种仁义儒家的思想不适合现代的争霸局面。

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3)

公孙鞅图

第三次见面,公孙鞅根据当时三大强国,魏、齐、楚变法的利与弊,总结出自己的《强秦九论》

一、《田论》实行废除土地国有制,允许人们开垦无主的荒地,土地可以买卖的制度。

二、《赋税论》抛弃无定数的缴税制度,使农民按照田地亩数,作坊按照生产规模,商人按照交定交易数量来缴税,这样人民可以富裕起来,国家也可以富强起来。

三、《农爵论》努力耕种并多缴纳的农民,可以获得国家爵位,这么做能够激励农民勤奋耕耘,是一个国家具粮的根本方法。

四、《军功论》凡是上阵杀敌的将士,都以斩获敌人首级数量为依据则与爵位,举国上下的百姓都已从军为荣耀上战场的士兵都能奋勇杀敌,还愁战争不能取得胜利吗?

五、《郡县论》取缔秦国旧时的自主封地,设郡、县两级官服,直接受国府管辖,是全国的政权统一,如同胳膊直使手臂一样。

六、《连坐论》县级以下设里、村、甲三级小的官吏,百姓以十户为一甲,一户犯法,其余九户都要受到惩罚,这样老百姓就不敢私下争斗了。

七、《度量衡论》通行的长度、重量和容器都由国家来制定统一标准,杜绝奸商,小吏们对平民百姓的剥夺和欺骗。

八、《官制论》对于各级官员手中的权力,都要有一定的限制,避免只让一家把持政务。

九、《齐俗论》严格取缔愚昧百姓的野蛮粗俗行为,如不吃热饭,一家人不分老幼睡在一起,男人死后让妻妾殉葬等。

秦孝公听完,惊叹道:“《强秦九论》真是一字千金啊!”

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4)

强秦九论

可是,变法还未推出,就遭到了一些贵族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觉得自己刚刚继位,害怕他们闹出乱子,就将改革的事情暂时搁置了。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国君之位坐稳后,就拜公孙鞅为左庶长,说:“从今天开始,改革的事情全权交给左庶长管理。”

公孙鞅制定改革的法令后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不去按照新的法令做。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贴出告示:能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的就赏金十镒。老百姓看着告示议论了半天,也没有人敢去搬动木杆。

公孙鞅又宣布说:“有谁能把木杆扛到北门去的就赏金五十镒。这时,终于有个人忍不住了,他半信半疑的把木竿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公孙鞅立即上前给这个人五十镒黄金。

老百姓见了,这才后悔错过了机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秦国上下全都知道了,老百姓说:“左庶长真的是说话算数,以后不管他说什么,我们都听!”这时公孙鞅的变法才得以公布出来。

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为何秦国如此强大)(5)

黄金图(并非原文相同)

可是,在变法实施以后,秦国的太子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之所以不能够顺利进行,就是上层人员不能遵守的原因。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行刑法,但他的老师管教不严,必须严惩,于是便将他的一个老师割了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以示惩戒。

第二天,秦国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全都小心翼翼遵守法律。此后,秦国一片太平。路不拾遗,也没有盗贼出现,家家户户都非常富裕。

由于公孙鞅战功显赫,封给他15座城,从此号为“商君”,也称“商鞅”。

可是秦孝公去世后,新继位的太子和商鞅不和,结果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来看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