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

利玛窦与中国历史上第一幅世界地图

万历十二年(1584),意大利人利玛窦到肇庆的第二年,在当地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利玛窦绘制了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名为《山海舆地全图》,上面注有世界各国的地形、气候、物产、风俗等;至于该地图的中国部分,则比当时欧洲出版的地图更为精确。这比林则徐于19世纪初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以及后来魏源的(海国图志》还要早二百多年。如果说林、魏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利玛窦早已把世界呈现在中国人面前了。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1)

利玛窦第一次向中国人揭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概念,并介绍了南北极、经纬线、赤道、极圈、热带、温带、寒带等地理学知识。以前,中国人头脑中还是“天圆地方”的观念,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因为崇拜天地,效天法地的传统,由“天圆地方”引申出了“智圆行方”等学说,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了人们的道德规范。可想而知,利玛窦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是何等的巨大。

利玛窦制作的《山海舆地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世界地图,图中使用的许多词汇和地名至今仍在沿用,如北极、南极、亚细亚、地中海、尼罗河等等。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2)

此外,利玛窦还为中国人纠正了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即认为人的思想是由“心”来完成的。这还是被奉为亚圣的孟子最早定义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也,不思则不得也。”(见(孟子·告子上》)以后的士人又加以发挥,如南朝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为了破除迷信思想,说:“五脏各有所司,无有能虑者,是以知心为虑本。”再次强调了心脏是思想的器官。而利玛窦告诉人们,是头,是大脑,而不是心,才是思维的器官。

万历皇帝痴迷于利玛窦进献的自鸣钟,糊弄生母李太后

万历二十八年(1600)5月18日,利玛窦带着献给皇帝的礼物,从大运河乘船赴京。利玛窦到了北京后,进呈自鸣钟、圣经、圣母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万历皇帝见到耶稣受难十字架,惊奇地高声说:“这才是活神仙!”他还保留了一个最小的十字架,放在自己经常去的房间里。因此,这些神父被人称为“给皇上带来活神仙的人”。不过,皇上最感兴趣的是那一大一小两架自鸣钟,钟摆不停地摆动,到时自动鸣响报时—这比那庞大的滴壶计时既准确又有意思。可是,自鸣钟进入皇宫之后的第八天就不动了,急得皇帝围着大钟转圆圈儿,赶紧下令宣利玛窦进宫。利玛窦大概故意卖了个关子,他左看右看了一番,最后拿出钥匙将发条上紧,自鸣钟又行走如常了。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3)

万历帝的生母李太后听说后也想见识一下这自鸣钟,这位三十九岁坐拥四海的皇帝忽然犯了小家子气,他唯恐老娘留下自鸣钟不还给他,便叫太监不要给钟表上弦,等钟摆停了之后才给老太后送去。结果李太后见那自鸣钟的钟摆既不动,也不打点,心里不以为然,遂叫太监拿回去了。万历皇帝这才放心,连忙让太监为那小上好弦,放在自己住的内殿,并特意为那大的自鸣钟建了一座木塔,供于皇寿殿。

万历皇帝对欧洲形象的好奇心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4)

自认为是天下之主的万历皇帝是不屑亲自接见来自番邦的传教士的—其实他三十多年不上朝,连内阁首辅都见不到他。他便派心腹田尔耕招待利玛窦—这个田尔耕后来成为魏忠贤的“五彪”之一。可是,万历皇帝又想知道这些番僧长得什么样,便派宫廷画师将利玛窦和庞迪我的形象画出。中国画家对人物肖像向来是不大在行的,所以画得很蹩脚。当万历皇帝见到画像上面两个长髯抵腹的西洋人时,脱口道:“这是回回!”—大概长期自我禁锢在宫禁之内,不接触社会和人群,这位万历皇帝已经有些神经兮兮的了。太监提醒皇上道,他们是吃猪肉的。这更激起了皇上的好奇心,想知道这几个番僧所来的夷国到底什么样?他们的国王究竟穿戴如何?住在哪里?于是又派太监去打听;那些太监更是好奇,也乘机乱问一通。利玛窦遂简单写了一份说明,另外还把一幅画有宫廷人物的油画,让太监给皇上带去。当万历皇帝知道欧洲国王一般都住在楼上的时候,竟大笑起来,说,即使上楼、下楼没有危险,那也很不方便啊!皇上还嫌图画得太小,看不清楚,便令宫廷画家将其放大。可是,中国画家不懂得画阴影、景深等技术,于是利玛窦、庞迪我特意向他们讲解这些油画基本知识。所以,这样看来,利玛窦是将西方绘画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5)

《坤舆万国全图》挂满明朝宫廷内外

到了北京,供职于工部的李之藻见到利神父的世界地图时,深感世界之大和自己的浅薄。李之藻立即与利神父结交,学习地理知识,并且建议利玛窦绘制新的世界地图。利玛窦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又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新图改正了原来图中的一些错误,增加了许多注释:如国家地方风俗,天文历法知识等等。万历三十年(1602)由李之藻雇工刻版,共有六幅,几乎高过人的身高。李之藻印好之后送给朋友,朋友的朋友又自出纸墨,再行印刷,就这样成千上万的散发出去。当刻版工人制作时,自己暗地里又刻了一副木版—可见那时即有盗版的问题了。可还是供不应求,另外一个教友又制作了更大的一幅地图。共有八幅。于是,北京出现了三个版本的(坤舆万国全图)。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6)

坤舆万国全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八月,皇上突然召利玛窦进宫。待他来到紫禁城,才知道皇帝要他进献六轴十二幅绸印(坤舆万国全图)。可是,李之藻刻印的那套版本已被他带回原籍,而刻工私自制的版又毁于房屋倒塌中。利玛窦提出要重新绘制一幅更大、更详细的地图,但万历皇帝不愿意再麻烦他,也可能是等不及了,就下旨用李之藻刻印的版本加印。不久,宫廷内外到处挂满了世界地图。

明朝丝路山水地图(一个外国人制作的世界地图)(7)

与地理知识衔接的科学是数学和天文。李之藻在向利玛窦学习的同时,又翻译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制造了许多天文仪器。李之藻的家里到处都是仪器,有各式各样的日晷,有浑盖通宪图等。李之藻在利玛窦的口授下,翻译了利神父数学老师克拉维奥的(实用算数概念》,中文名为《同文算指》。中国历来的计算方法都是利用筹算或算盘,而不懂得列算式,用笔算。《同文算指》系统地介绍了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开方等方法。这些虽然今天看来是小学生都会的知识,但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创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