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

如果你同时收到了Top20名校,和各个大学排行榜“查无此校”甚至名字都听上去有些“野鸡”的新学校录取通知书,你会选择哪所?

我想大部分家长还是会倾向于前者。毕竟孩子在海外名校就读,不仅说出去有面子,未来不仅是深造、就业,也更稳当。

但就在2年前,武汉姑娘Yike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伯克利、CMU、圣母等一众Top20顶尖大学,选择了一所2012年成立,没有任何排名名次,甚至连校园都没有的大学……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

2020年3月21日凌晨4点半,刚查完美国一所文理学院录取结果的Yike正准备睡觉,忽然,叮的一声,邮箱来了新邮件,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密涅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信的开头并不是“Congratulations!”(恭喜!)也不是“I'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抱歉我们遗憾地通知您),而是这样写的:

Yike小姐姐是“国内升学黑马校”武外英中的学霸,托福119分接近满分,GPA4.99/5也接近满分,IB预估分为满分45/45,SAT1530。

那年,她拿到的offer有伯克利、卡内基梅隆、圣母大学等美国TOP20、30顶尖学校,但她却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都不理解的选择,将大学四年交付给这所创校仅10年、连固定校园都没有的大学密涅瓦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2)

△截图自密涅瓦大学官网首页

密涅瓦是谁?你问100个申请者,可能有99个不知道;在任何USNEWS的排名里,都看不到它的身影。但这所今年刚满10岁的学校,却被福布斯杂志、纽约时报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颠覆者”,录取率是全美最低的1%,2万人报名,竞争200个录取名额,比哈佛都还难进。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3)

△密涅瓦的生源有78%来自美国以外

它身上有太多有意思的“光环”:

  • 大学4年在7个国家就读;
  • 学费加住宿费远低于美国其他大学,甚至只有1/3,大多数学生还能申请到奖学金;
  • 所有课程都在网上进行;
  • 无需标化测试,录取没有性别或种族配额……

近年来,我们发现学生选择海外大学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排名、藤校光环固然重要,但也有越来越多学生放弃哈佛、耶鲁等世俗意义上的顶尖名校,转而选择与自身契合度更高的学校。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4)

而密涅瓦对于Yike来说正是那个比伯克利更适合自己,冥冥中在“召唤”她的学校。

她的选择让我不禁好奇,到底现在的学生们选择大学背后的逻辑和动力是什么?像密涅瓦这样创新的美国大学,和一些顶尖名校相比,如何颠覆着美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你面临这些offer,会如何选择?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5)

#01

我对大学的四个期待

价值排序决定哪个大学更适合自己

申请季,Yike申请了几乎所有的藤校和美本TOP30一半的学校。原本,她也会和同学们一样,进入一所排名靠前的顶尖学校。可就在ED宾大的申请群里,来自北上广深、美高的学生中,突然有人蹦出一句,有谁申请了密涅瓦不?让Yike第一次知道了这所学校。

Yike说,当天晚上,她熬了个大夜,不停在youtube上看在读学生视频、在国外知乎Quora上看学生评价……整个颠覆了她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认知。

我感到自己一直想寻找的一个教育体系,真的有人做出来了!冥冥之中我感到一种使命感的召唤,我不担心不会被录取,因为我觉得这所学校要的就是我!”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6)

△B站上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密涅瓦的内容

就是这样一个超脱于传统大学的选择,给了Yike重新审视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个申请商科的学生,可以预见,进入传统美本后,我遇到的将是升级版的“卷”,而我,就像一个升级版的‘小镇做题家’,未来的路是被规划好的,每年做什么,暑假做什么实习,未来出路是什么,都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脑袋上就好像冒出一个分数加上专业,这就可以定义全部的我了吗?这让我在申请中,不免有很多自我怀疑。”

对Yike来说,学校氛围、学术课程体系、职业发展等常规方面在择校中固然要考虑,但最终重要的是大学这4年的经历:我想从这四年里收获什么?达到什么?比如,她自己对于大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找一个高薪工作,而是希望大学四年能(按照重要性排序):

  • 丰富人生经历和见识;
  • 培养强大的觉知力,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天赋和热情,持续更新自己的信念系统;
  • 唤起自己对世界的底层好奇心、求知欲和公民意识;
  • 全面提升基础可迁移能力,包括沟通、观察、想象、共情、执行、推理、分析、表达和反省等

每个人的价值体系不同,有了这些目标后,再来看哪个学校是最适合帮自己达成目标的,就相对容易了。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7)

#02

4年大学旅居7个城市

“我已经不知道舒适圈是什么”

而来到密涅瓦,YIke说自己一秒钟都没有后悔过,淋漓尽致地实现着她人生价值排序的第一位“丰富人生经历和见识”。

在密涅瓦,从小学霸到大的Yike感到 “学霸”这个词是多么苍白,“我身边同学的故事都比我精彩太多了!”

她的同学中,有来自巴基斯坦的女生,因为战争和父母工作的原因,从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待超过一年半以上;有罗马尼亚女生,入学前已经参加过全球各种交换项目;有的学生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有的30多岁工作之后重新回来读书;当然还有一大把放弃了藤校、世界一流名校的全额奖学金来到密涅瓦……

传统美本,校园的主流文化还是美国文化。这点我去美国参加夏校时,感觉特别明显。你要做的就是融入主流文化。但在这里,75-80%来自非美国的其他国家,遍布世界各地,没有所谓的主流文化,多元化程度超乎想象的高。

我第一学期在韩国的室友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乌克兰,暑假在旧金山的室友来自马其顿、美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埃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也拥有了‘上刀山下火海’的友谊,像家人一样互相支持,互相尊重。”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8)

△密涅瓦的7个校区,截图自学校官网

比如Yike会和印度好朋友一起冥想、做瑜伽;照顾家中长辈去世的巴基斯坦女生;帮助乌克兰女孩在社交媒体上求助,组织捐款;和韩国的室友们一起喝烧酒,吟诗,聊天。

我感到自己真的在活着,教育的作用也在这个时候充分体现。”

每到一个城市,Yike要做的不是走马观花、吃喝玩乐,而是“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深入城市看到不同的文化;不是以观察者的视角,而是积极参与“创造”。

比如在韩国,她学习韩语、去当地菜场买菜、熟悉垃圾分类、观察总统选举。她和韩国初高中生一起在山上学者泡菜的完整制作过程,每一面白菜的辣酱要刷到哪种饱和度;和淑明女子大学的学生们多次讨论韩国女性主义的现状,男性凝视如何影响着女性内衣产业,《82年生的金智英》上线时极端男权的处处阻拦;向宿舍前“天空餐厅”的老板们学习各种食物的韩语名字;在融合学校里见到众多的朝鲜脱北者和他们的孩子,听他们讲自己隐藏身份、学习南韩口音的过往……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9)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0)

△Yike在韩国的生活

“这样的经历未来可能不会再有。毕业后我也不会记得在这一年里得了多少分,而是会想起和各种人的相遇。所以我每天都睡得很少,把融入城市作为我的第一优先级。”

这也是密涅瓦的理念之一,“将整个城市作为课堂”(City as your campus),提供丰富的当地资源如实习、公益项目、文化交换等机会,建立和各个城市中人的链接。

未来,Yike还要去印度的海得拉巴、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德国柏林、英国伦敦、中国台北,4年深入7个城市旅居、读书。

“在韩国、旧金山的经历让我学会放下对新环境未知的恐惧,很大方地拥抱不确定性。每走一步,都会把我带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不是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而是已经不知道舒适圈在哪里了。”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1)

△Yike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室友

#03

“我们在咖啡厅、火车站、大马路上网课”

采访Yike时,她说自己在宿舍里,室友都跑出去在各个地方上课、自习。

“因为上是网课,所以我们在咖啡厅、酒店、火车站、外面大马路都上过课,还有一些同学边赶飞机边上课哈哈。我们在每个城市没有校园,只有一栋宿舍楼,方便过集体生活。160人在一栋楼里,很热闹,每层都有社交活动,不会没有归属感。”

和传统美国大学不同的是,Yike告诉我,密涅瓦将教育重点,从传授“内容”,转移到了培养“核心技能和思维逻辑”。大学四年,学校更注重于培养每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他人有效沟通、有效合作的能力。

“没有一个高等教育是训练思维为主的,而密涅瓦是我更想要的教育方式。因为知识是可以快速获取的,只要你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并不需要交那么多学费去大学里学习,但能力和思维却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Yike说。

在密涅瓦,课程是颠覆性的。第一年是“基石年”,由4门跨学科的基石课程组成,引入100多个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Habits of Mind and Foundational Concepts,简称HCs)

Yike举了个例子,比如:

Audience(观众)的思维模型

讲的就是在表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观众因素,包括观众是谁?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方面有何特征?对此话题的背景知识、现有态度如何?有什么预期和目标?这个思维模型可以用在演讲中,更好地传达信息,贴合观众的需求;也可以迁移到各种设计项目,拥有同理心,设计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

又比如Breakitdown(拆分)的思维模型

把大问题用MECE原则(互不重叠、共和穷尽)、思维导图等工具分解成一个个可操控的子问题,分别设计解决方案,并融合为完整的策略。

这100多个思维模型将贯穿在大学四年所有的课程中,成为每个学生“肌肉记忆”的思维习惯。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2)

随之而来的第二年是“方向年”,学生将确定专业,开始某个领域系统性的探索。

密涅瓦的主修课程包括:人文艺术、商业管理、计算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由于密涅瓦所有课程都具有极强的跨学科性,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双专业,比如我是计算科学学院下的数据科学,和人文艺术学院下的人文设计双专业。”

由于每个专业的选择没有人数限制,所以Yike说2025这一届大概有60-70%的学生选择计算科学学院的课程,文理兼修。

第三年是“专注年”,第四年则是“整合年”,每个学生会综合自己四年所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教授的指导下,最终完成一项大型的Capstone项目。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3)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4)

△左:Yike和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们,右:韩国的餐厅老板和老板的姐姐

在密涅瓦读书并不轻松,每节课前都大约有2个小时左右的课前作业,上网课时都用来讨论,每周平均要花40-50个小时在学习上,不是没有压力的。

而且密涅瓦没有任何考试,但每次的作业和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发言都会被打分,直至毕业,“其实这比传统美本更累,因为你每一份作业都要写好,一直要保持良好的表现。”

密涅瓦的老师很多都来自哈佛、牛津、斯坦福等顶尖牛校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因为每节课小于20个学生,所以教授认识每个学生,他们对学生很好,有亲爹亲妈的感觉。”

#04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创新大学

身在一所不过10年的创新大学,难免被人问到未来的出路是什么?

“我们确实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校友数量少,一些雇主特别是国内的HR并不知道我们,觉得是‘野鸡大学’,简历阶段就直接被pass掉。我曾经面试过一些国内的大型企业,填写简历的表单直接没有我们这个学校。

在实习、求职方面,我们一定比一些排名靠前的常春藤学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的资源没有那么多,饭也不会喂到嘴里。虽然挑战多,但成长速度也更快,需要有更强的韧性。我们开玩笑说自己是‘面试王者’,只要进入面试阶段,很容易让面试官喜欢上自己、拿到offer。”

尽管从密涅瓦毕业的中国学生不多,但出路多元化。据Yike了解,学长姐有去摩根斯坦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有去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的,也有回国创业、做公益的,还有去哈佛剑桥等一流学院继续深造的。

关键是,我有创造生命的意义感,和拿回生活自主权的感觉。”

名校保录雅思托福(放弃伯克利去读)(15)

△在韩国的Yike

Yike说,她并不想把密涅瓦捧上神坛,塑造成一个“乌托邦”,它有自己的问题和局限,比如因为注重思维和逻辑,教学重点并不在“知识”,所以如果你想成为理论物理学家、医生、设计师、音乐家等需要知识打底的职业,可能并不适合来密涅瓦。

“密涅瓦只是提出了一种教育模式,多了一种未来教育的可能性,但并不是关于未来教育唯一的答案,或正确的答案。它一定有自己适合的人群。在做选择时,要看到它给你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面临的挑战是不是你能接受的。”

“我希望看到的是,未来20年,不断有更加新的教育模式出现,继续颠覆教育界。”而密涅瓦,可能只是起点。

*感谢Yike同学的分享,也欢迎大家关注小姐姐的小红书“一颗的知识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