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南侧,于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天华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一所非营利性本科学校。学校董事长等管理层均有过从军经历,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将部队管理理念运用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天华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的要求,秉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之路。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1)

天华学院将大学生辅导员分为正副两支队伍,一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由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党员组成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另一支则是从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部队、原南京军区特种作战部队等单位精挑细选的37名“党员班长、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较好军事素质与技能”的退役士官组建成的“副辅导员”队伍,负责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国防教育、作风纪律养成以及宿舍内务卫生等工作。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2)

天华学院引入优秀士官担任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创新实践,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办党工委的充分肯定与推广,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先后报道了天华学院“副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做法。

言传身教,常态化军训任教官

上海天华学院“副辅导员”的创新实践,有如春风激荡。“副辅导员”把军营文化根植校园,平时利用工作的时机,积极弘扬宣传雷锋、王杰等英模故事,用军营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鼓励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据天华学院曹云林院长介绍,在天华学院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位从天华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学完30余部红色经典。“副辅导员”把“四会教学法”带入课堂,按照部队优秀“四会”教学的方法,优选颜银树等3名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副辅导员”担任军事理论辅导老师,打磨形成自己的“四会”教学路子,招招式式都体现了军营作风,使学院军事理论成为特色课,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3)

天华学院“副辅导员”把令行禁止的作风吹到操场,坚持每周两次军训的常态化训练,由何凯等37名“副辅导员”作为教官带操,开展队列、军体拳、功夫扇等科目训练,在校学生基本实现“男生人人会打军体拳,女生个个会展功夫扇”,2020年,天华学院大学生民兵连参加上海市嘉定区武装部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比武,荣获两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天华学院“副辅导员”把征兵动员融进军训全程、军事教育与训练中,“副辅导员”们根据计划,注意结合课程与项目实际,把征兵工作的教育动员融入常态化军训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做人品德,多年来,众多天华学院在读和毕业的大学生光荣入伍,并为学校的武装工作争取了较多荣誉。

能参善谋,辅助管理好助手

天华学院“副辅导员”们深入教室和学生宿舍,多种方法做好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校风建设。他们推行“党员工作站”制度,针对学生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不同特点,由37名“副辅导员”及学生党员组成7个“党员工作站”,突出对学生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宿舍、重点关心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按时作息、讲究公共卫生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积极纠正不良习惯,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掉队的目标。针对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晚归、夜不归宿”等问题,“副辅导员”们积极借鉴部队“双四一”活动经验,努力做到“知道学生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对管理上的问题追根到底,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4)

天华学院提倡宿舍“五子”养成,针对少数大学生宿舍脏乱差的问题,“副辅导员”们开动脑筋,照方抓药,如从某集团军退役的士官傅勇,在自己辅导的大学生群体中,设立楼道长、寝室长等管理组织,成立卫生考评小组,及时组织评比,使大学生宿舍每天较好地保持“床上看被子、桌上看杯子、抽屉看本子、床下看鞋子、整齐看柜子”,形成了精细化的宿舍管理模式,培养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忠于职守,守护校园当卫士

天华学院充分发挥军人特质,在行政上将“副辅导员”统一编入保卫处,任保卫干事。“副辅导员”们担负应急指挥中心值勤任务,组织4名“副辅导员”担任学院应急指挥中心保卫值勤,负责24小时突发问题的处理,2020年度,被上海学校后勤协会、高等教育学会保卫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后勤管理中心联合授予“上海学校后勤保卫系统敬业团队”的荣誉称号。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5)

“副辅导员”担负消防应急救援任务,平时兼职担负消防救援职责,开展“消防安全月”教育、落实每日防火巡查,每半年组织一次全要素消防综合演练。学院每天安排8名“副辅导员”轮流担负安全巡查,与学院应急指挥中心实施联动,及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第一时间现场处置。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学院充分发挥这支防疫封控主力军的作用,严密组织,未出现一例病例。

典型引导,立志成长做榜样

天华学院在对“副辅导员”赋予重任的同时,又注重对他们教育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身边的成才榜样。学院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抽调师资力量,为“副辅导员”补习文化,鼓励报考本科学历,并由学院承担学费。目前已有21名“副辅导员”取得本科学历,9名取得硕士学位,3名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他们走上了军事理论、国防教育的讲台。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6)

学院保障“副辅导员”的生活待遇,在基本年收入加上军训、值班等各类补助,确保他们实际收入超过同年龄社会平均标准。学院关心“副辅导员”成长进步,经过实践培养与考察,4人提升至学院副处级管理岗位,7人提升为二级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学院安全稳定工作,6人提升至各学院党支部书记。

17年来,学院组织了各类重大活动以及接待任务,从组织计划到保障实施,都离不开“副辅导员”这支队伍。学保处副处长刘洪伟作为学校第一批招聘的退役士官,坚守学生与保卫工作岗位,工作中尽心尽责、勇于担当,还兼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先后获评2021年上海后勤保卫系统“感动人物”、2021年上海市退役军人服务站“百名优秀站长”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7)

17年来,这支“副辅导员”队伍始终保持发扬军队优良传统,极大地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也对学校的平安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先后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上海市平安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嘉定区先进基层武装部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使命(这所高校里的副辅导员)(8)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配置正、副辅导员队伍后,辅导员队伍人数远远超出了教育部核定的比例,也给学校每年增加了一笔不少的管理成本。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学校董事长邹荣祥这样说:“学校支出的经费换来的是学校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在学生心中厚植的是爱国家、爱民族的家国情怀,体现的是每一名‘副辅导员’为国担当的赤诚‘兵’心,这些都是无价的瑰宝。”在现在的天华学院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老师贴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和谐氛围,一批批合格的天华莘莘学子走出校园,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资料来源:嘉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