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60年代吃大锅饭(插队时吃的稠饭你还记得吗)
又到谷雨时节。结束插队生活几十年的我,再次想起了,我的那位从小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当了一辈子老师,提起农活一字不漏地说得那段:“清明前后种瓜豆,谷雨前后种糜谷,芒种前后种洋芋。气温低了,直谷直糜种得早了,没收成”;“四月忙不见,五月忙半扇”;“五月前后倒荞麦种倒茬糜子,白露过后农村人说得‘狗柴花’(山菊花)开了,倒麦子”;“秋分的糜子,寒露的谷,隔年开春种豌豆”的一大串农谚。想起了南窑则,我当年插队的哪个地方。
那是一个前后左右都是山的拐沟村庄。也是个土地瘠薄、广种薄收,一年四季靠天吃饭的地方。那地方虽然有坝,但水上不了山。沟底石岩缝里渗出的泉水,汇成一股清澈的溪流,低吟浅唱地,不知疲倦地从后沟向着前沟,高处着向低处流向沟口。夏天,丰盈了一沟的水草,冬天,结冰的渠水,似农村老汉腰上系的一条裤带,从沟掌系到沟口,系进延河,系入黄河。
城市建设中正在午餐的农村人
1969年1月17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全国有3000万知青去了农村插队。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一位。刚开始去的时候,队里派了个社员给我们做饭。几天之后,换成组里女同学轮流做饭。刚开始生一顿,熟一顿是赢常事。吃饸饹,做了一锅抿节。蒸玉米面馍馍,碱太大,蒸成了一锅黑面馍馍。
拐沟圪崂的南窑则没有川地都是山地,圪里圪崂种的都是糜谷。插队前,吃供应粮的我们,在家时,时间长了,还能吃一半顿和面。插队后,跟队里的社员家一样,顿顿饭离不开小米。小米干饭,小米稠饭,小米米汤。又没菜蔬,时间长了,把人吃得够够的。看得叫人发愁。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个别女同学们只有拿出在家时,帮大人做家务看会或学会的看家本事。粗粮细作,将玉米面炕成锅贴。
陕北农村做饭用的都是铁锅,前锅熬米汤,后锅蒸馍馍。馍馍蒸熟了,米汤也熬好了。女同学在贴锅贴前,先给后锅里续上水,水快开了时,扣上一个碗。将和好的玉米面拍成饼,贴在锅边上,锅盖一盖,用不了十几分钟,一锅又酥又黄的锅贴就蒸烤出来了。那时候,人们肚子里又没油水,一锅锅贴蒸出来,一会时间就被一群人吃得一干二净。兑时间,遇上个节令,社员家里吃好的。组里同学也闹得改善伙食。有一次,轮到一位父母是蒲城女同学做饭,蒸了两锅菜卷子,那卷子一卷子抵得过现在早点摊上十四五个菜包子,那一天,我一顿就吃了一卷子。那顿饭创造了我这辈子一顿饭最高纪录,从那以后,再没有有过超过哪个纪录历史。现在想起来自己还吃惊,那时候的人饭量怎么那么大呢,一顿饭肚子里能装下那么多吃的!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山连着山,山套着山,换句话说应该是沟峁相连。连接两山之间是梁,崾岘。有道是五里路上不同音,村子与村子之间往往是只需要过道梁或翻座山,山这边翻到山那边过去,就成了两个公社甚至是两个县了。我们插队的庄子虽说与沟口侯家沟是一个大队,但是沟口与沟掌是两重天。沟口有副业,河对面川地里种的是供城里人吃的蔬菜,后沟梯田圪塄上务劳的是果树,山上种的是西瓜,小瓜,每年年底分红,一个工分投大几毛钱。少的年底分红都能分到百十块钱。那时候的百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子啊,一斤西瓜五分钱,一百块钱,四吨的大解放能买下半汽车!而沟掌的我们,由于没有川地,都是山地,只有靠天吃饭,跟庄稼打交道种点糜谷。
糜谷是陕北高原传统作物。我们插队那会,每到谷雨前后,队里的社员,早早地就扛着缰辕赶着牛,背个拿粪斗子,天不明就起身,到了地里。为的是趁日头还冒花前,将谷种撒入犁铧翻开的地里。
糜谷和玉米是生活在黄土高原这一片瘠薄土地上的人们一年当中基本口粮。去壳后的谷子脱粒出来的小米做成的稠饭,便成了庄户人一年四季的家常便饭。早饭是它,午饭是它,甚至晚饭也是它。
稠饭是庄户人最平常的饭食。其用料小米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人体需要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女人坐月子下奶的最好营养食品。延安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油脂丰富,久贮不变,平均含蛋白质13%,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平均含脂肪4.5%,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85%,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粗纤维含量在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本草纲目》里介绍小米能“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其功效:1.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作用。2.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作用。3.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4.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小米可蒸饭、煮粥、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做饼、窝头、丝糕、发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酿酒、酿醋、制糖等。
由于它营养价值高,我刚到队里插队时,社员们看见长得还没一铁锨把高,心疼地说:“这还是个娃娃么,打发下来做什么来哩!”没想一年以后,我这个娃娃,就被南窑则的小米稠饭催长成大人。
稠饭耐饱,又是凉性,营养价值高。养人,养胃。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小米成了八路军将士每天的主食。上世纪七十年代,延安歌舞团创作了一个表演唱节目,叫《我们是毛主席的小八路》。歌里唱到:“延水甜,小米香,哺育我们在成长。我们是毛主席的小八路,革命熔炉炼成钢,炼成钢。”就是讲得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这段历史。
谷雨是糜谷播种的季节。夏天是糜谷成长的季节,农历九月初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社员们手拿镰刀,肩搭背绳,地里场上到处都能听到一片欢快地笑声。人们在收获着希望,收获着快乐。
秋分的糜子,寒露的谷。秋分过后到了谷子收割的季节。拢在地里的谷子背回场里,就算彻底告别了养育它的土地。
与糜子相比,谷子的生长期长,糜子生长期短。糜子与麦子前后倒茬一年能收两季作物,谷子一季,比糜子荞麦种的早,熟的晚。 铡去谷穗的谷杆,碾打后的谷穗(谷黄瓤)是牲口理想的过冬的草料。“九月里九重阳,收呀收秋忙。新谷子新糜子呀,铺呀铺上场……”走到四处传来的都是陕北民歌《秋收》的歌声。
我们插队的那些年,由于粮食实行的是统购统销。城里人供应粮不够吃,经常背着市管会在“黑市”上量粮。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情况好转,市场开放了,公家的粮站倒塌了,私人的粮店增多了。人们过去喊得黑市成了红市。家户们买粮再不用排队,不需求人,只要你有钱,一个电话,就有人给送到家里。
稠饭的做法很简单。半锅水,两碗米,水烧开了,将淘好的米下进锅里,大火熬上半个小时,米花绽开后,改成小火,饭快熬熟时,舀上半碗玉米面,农村人说得是散面,手抓一把撒在锅里,勺子伸进锅里搅上几搅,面搅匀,看得饭稠了黏了,火一抽,一锅香喷喷的稠饭就算做好了。亏的那时候除了南瓜以外,少有红薯和现在市场上卖的又长又甜,人们说得长脖南瓜。如果有,煮一点进入,哪稠饭做出来会又香又甜更好吃。
稠饭是庄户人的家常饭。咥一碗下肚,起码能饱一个上午。那时候,做饭又没碳、煤气。做饭都烧得都是柴草,柴草做出来的饭香。早上送饭的要饭来了,做饭的手忙脚乱在瓷罐罐里给大早就上山的男人们,美美地扣上半罐。不稠不稀,一前晌,连水都不用喝了。
稠饭是陕北人民的家乡饭,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革命饭、胜利饭。当年人民解放军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不就是靠的小米加步枪么!
如今,人们的生活过好了,胃口变了。过去是顿顿粗粮,将人吃烦了,吃厌了。现在是天天大米、白面,人们反倒抱怨没胃口了。前不久,几位当年插队,后来在门外工作的同学遇到一块,啦起往事,还在说:“这些年细米细面吃得多了,口里反倒没味了,时常念想起咱们插队那会吃得稠饭了。”我听了,接话:“哪好办,下次回来,我给咱放上红薯、南瓜,美美地做上一锅,包你们吃饱咥够。”几个人听了,高兴地都笑了。
作者简介:
作者生活照
▋作者:高飞,曾用名高和平。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插过队,当过民小教师。77年入铁路工作,干过列检,换过闸瓦,烧过锅炉,当过法官。为证明自己的爱好和价值,走出大巴山,早先搞过通讯报道。后因个人经历触痛,开始学习文学创作。作品散见《西部散文学会》、《今日头条》、《当代作家》《当代文艺》、《延安文学》和地市,路内报刊。创作有中篇小说《汉江在这拐了个弯》、《照顾好你哥》;连载《南窑则》、《山坡坡上开满了山丹丹花》;散文《我们走在大路上》、《山远月愈明》、《小镇》、《驴友》、《蟠龙川》、《射它个海阔天宽圆溜溜》、《老沟的腊月》《列车行进在西延线》《山上那棵黢树》《额吉》等25万多字的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