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果为导向多思考(跳出结果导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新东方发布《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其中调研数据显示,已毕业再计划留学的意向人群比例正在逐渐攀升,从2016年的9%增长至2022年的15%该《白皮书》认为,更多的职场人士希望通过留学来提升学历背景,从而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以结果为导向多思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以结果为导向多思考(跳出结果导向)

以结果为导向多思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新东方发布《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其中调研数据显示,已毕业再计划留学的意向人群比例正在逐渐攀升,从2016年的9%增长至2022年的15%。该《白皮书》认为,更多的职场人士希望通过留学来提升学历背景,从而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工作一段时间后又选择出国继续深造,这样的留学生如今并不少见,得失几何往往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个人在留学过程中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精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现实压力也会带来困扰,比如无法兼顾家庭、放弃打拼多年的职场积累、离开“舒适圈”、“留学回报率”可能低于预期等等。

站在学业角度,工作经验在留学中能带来的优势很明显——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跨文化交流所需要的沟通技巧也在职场中得到了锻炼。尤其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留学生来说,人生阅历常常影响着学生进行严肃学术讨论时的广度与深度。而对于一些更偏应用的专业来说,申请者的工作经历在申请学校时则会成为加分项,正式入学后,面对课程内容也会更加游刃有余。不过,有的人已离开校园多年,单是找回语言考试的备考状态已然不易,还要激发学习能力,同时保证自己的精神与身体状态能够高质量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压力还是挺大的。

站在工作角度,有的人是为了寻求职业转型机会而出国留学;有的人是为了学习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而出国留学;还有的人则是单纯对工作现状不满、想要休整一段时间并借留学时期“充电”。无论哪种缘由,学习所带来的收获和成长是一定的,即便所学成果有时无法被直接量化。需要提醒的是,不应抱有“留学回国后就能升职加薪”的想法,以避免留学毕业后重新求职时产生落差。

总而言之,职场人士辞职去留学,首先要跳出结果导向的思维定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判断留学的价值。离开职场重返校园,这一次出发时或许试错成本更高,但心态也更成熟。要相信,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何时开始都不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