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进群第一次怎么打招呼(初入家长微信群)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只有几十个人的家长微信群,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角色。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家长群又重新热闹了起来。近日,不少家长通过今日女报亲子公众号凤网辣妈联盟吐槽:家长群里有一群“戏精”,有的当“导师”晒自己的育儿经,有的当热心“大妈”替其他家长“出招”,还有的拍老师马屁,不时上演各种“戏码”,让其他家长或烦不胜烦,或哭笑不得。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家长微信群,的确很多家长都有话要说。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看看最让家长们吐槽的是哪“几种情况”,老师们对此又有何话要说呢?

学生家长进群第一次怎么打招呼(初入家长微信群)(1)

“好为人师”

  “我家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建了微信群,从此,我是大开眼界啊!”这是长沙泉星小学一年级家长刘女士近日在朋友圈发的一句感叹。记者向她询问缘由,刘女士说,儿子的班级家长群建了后,家长们有时候会在群里偶尔聊聊育儿方面的问题,有一两个妈妈简直绝了,每次都是长篇大论的回复,以为自己是其他家长的导师。“比如有一次,大家聊到孩子爱玩手机,怕影响学习的问题,这位妈妈就在那夸夸其谈五六百字。

“溜须拍马”

  “老师没收几本课外书,家长个个回复都是老师您辛苦了,云云。看着都快吐了好吗?不管老师发啥内容,总少不了‘辛苦了’这几个字!老师们,你们看到这些内容有何感想?”“还有就是舔屏的,老师发个东西,发错了还没撤回,就来了一群:大拇指!”

“我们那个群更奇葩,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抢着领,没抢到的急得不得了。群里还有家长直呼老师‘老大’或者‘大人’。一些家长私下交流,这看得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这是今日女报凤网辣妈联盟微信公众里几个家长的吐槽。

“热心过度”

  长沙市燕山小学的一名家长何女士说,在他们家长群里,总有几个“热心大妈型”家长,时不时替家长们出个“主意”。

比如有的妈妈建议家长去学校做“义工”,帮助孩子打扫卫生,减轻老师工作负担;或作交通义工,保证孩子校门口的出入安全;或者做故事妈妈,让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分享绘本故事。然后下面有一部分跟风的家长竖大拇指,“这真的让工作时间不能请假的家长做不得声,不同意就表示我们不体谅老师,同意的话又走不开”,幸好还是老师‘懂味’,拒绝了这些妈妈们的‘好意’。”何女士说。

学生家长进群第一次怎么打招呼(初入家长微信群)(2)

老师说:家长们太热情也让人尴尬

  班级微信群内家长间的交流,在老师眼里是怎样的?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沙市部分中小学的多名老师。老师的观点或许可以给正在纠结的家长一些建议。长沙东屯渡小学老师颜海燕说,班级家长微信群建立初只是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老师会在群里通报孩子们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可以在微信群上与老师沟通。但伴随着便利的同时,很多家长的行为让微信群“变了味”,给老师和家长们增添了许多烦恼,有时候家长们太热情的确让人受不了。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中学老师俞利敏也建议,家长群是公众平台,家长有重要的事情可以直接和老师联系,这样方便自己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

专家:建立“群规范”,尝试新的媒介沟通工具

  亲子教育专家也表示,教师与家长开通微信群本身是好的,但在微信群里说点什么是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探讨面对的问题。微信群确实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带来很多困惑。建议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好网络技术,引导老师和家长平等商讨建立基本的“群规范”,从管好一个群开始,重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尝试新的媒介沟通工具,比如适用于家校联系的APP等,既能避免微信群家长群聊的尴尬,又达到了和家长交流沟通的目的。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小编: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