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颗蛋的是母猫吗(尾巴它有一只猫)

只有一颗蛋的是母猫吗(尾巴它有一只猫)(1)

统编三下 习作例文解读尾巴它有一只猫

【题析:构式“A有B”确定了从属关系,尾巴拥有了一只猫。这段不合常理的存有句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 “我拥有一只猫!”

【构析:将某个器官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精神地),附以独立的意识,这是童话中常用的手法。在这条尾巴的亚世界中它是猫身体的主人。但处在文本世界中的其他角色,包括语篇参与者(语篇层面的读者)根据常识是不会认为这个认知亚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只有一颗蛋的是母猫吗(尾巴它有一只猫)(2)

文本世界和尾巴的亚世界

拥有一只猫,这条尾巴真不得了。可是,一条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难道,它把猫养在家里,或者把它关在笼子里,或这……哎,真是想不出来。

【构析:此段便是语篇和文本世界层中参与者和其他对象对尾巴观点的判断,充满了怀疑“怎么能”。并用生活中的多种经验来试图理解(进入)尾巴的亚世界,但都此路不通。想象如果完全脱离实际,要么荒唐,要么就可笑。这种认知差异构成了故事驱动话题。这段内容并没标识出是谁在叙述,可默许为叙述者或成为参与者的读者】

“用不着关,”这条尾巴得意地说:“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构析:尾巴开始呈现自己的证据,这个证据来源于生活,尾巴的推理如下:A做任何事都跟随B,那么B就是A的主人(B拥有A)。猫成天跟随猫尾,所以猫尾是猫的主人,换句话说就是猫尾拥有猫。但尾巴忽略了“跟随”的含义,其实尾巴自身并没有移动的能力,猫的空间位移靠的是身体和四肢,尾巴在运动过程中起的是平衡作用。这是尾巴忽略具身特点,盲目联想推论的结果】

尾巴那么小,它的猫应该特别特别小。会不会就是一只跳蚤?

“跳蚤怎么会是猫呢?”尾巴说,“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构析:这部分内容是过渡,通过不出场的叙述者与尾巴的对话将焦点转移到跳蚤,同时将猫和尾巴的关系用隐喻为“骑马”,马大人小,同样的猫大尾巴小,这样似乎就合理了。但这两者间仅物理形态大小具有相似性,更重要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并不存在与猫尾和猫之间】

尾巴上的跳蚤听见它的话,哈哈大笑:“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尾巴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构析:再遭到跳蚤的反驳后,尾巴又提出了新的隐喻,将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来比对猫尾和猫的关系。其实父母和小孩子之间是亲子关系,存在的是照顾和被照顾的关系,而猫的猫尾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两者间的类似联想不典型但很新奇】

另一条尾巴听到了,高兴地说:“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原来,它是一条狗尾巴。

狗生气了吗?没有,因为它也听见了猫尾巴的话,它跟在主人的身后,高兴地想:“对呀,原来我有一个人,真神奇!”

【构析:结尾选用了狗和狗尾来对猫尾的观点进行评价,他们对猫尾观点的真实性并不确定“哇”标识,和猫尾的自豪不同,他们对这种颠覆性的隐喻感到的仅是好玩和神奇,聚焦的是隐喻带来的全新的关系体验】

小结:联想不仅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抽象、陌生的概念,也可以用来构建乐趣或新的关系体验。此篇文章中应用的是对比联想策略,是与类似联想正好相反的一种方式。例如文本中应用的是颠倒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