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

【金锁记】创作于1944年,是公认的张爱玲写得最好的中篇小说,更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海,彼时的上海作为亚洲最繁华的大都市,十里洋场,珠光宝气,处于新旧文明交替的上海,各种愚昧和进步交织着,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喜剧和悲剧。

作为故事的女主角,曹七巧的人生上演了一个彻底的悲剧,甚至祸及儿女。

曹七巧是当地麻油店掌柜的妹妹,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嫂嫂生活的曹七巧性格活泼爽朗。如果没有意外,她会嫁给隔壁裁缝的儿子,或者肉店的掌柜,或者哥哥的同学,这些都是喜欢她的男人,也是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

然而,因为有了意外,曹七巧最终嫁入了当地豪门姜家,看似飞上枝头变凤凰,实则却是悲剧的开始。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1)

门不当户不对导致的不受尊重

作为普通人家出生的姑娘,曹七巧嫁入姜家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她所嫁的姜家二少爷是个残疾,几乎终生躺在床上,不能自理。正是因为这样严重的疾病,导致姜家只能为其寻找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妻子。

旧时代的女子没有婚姻的选择权,只有服从的权力,曹七巧听从了哥哥之命媒妁之言,成全了哥哥想要发财的心愿。

曹七巧名义上是姜家二少奶奶,然而背地里却连伺候她的丫鬟小双都看不上她,称她为麻油地的活招牌,取笑曹七巧谈吐低俗,一听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姜家其他两位少奶奶都是公侯家的小姐,自然十分懂得待人接物。有了对比后,曹七巧这个麻油店出生的姑娘显得格外特别,平常说的话也被丫头称为村话,不入流不高雅。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2)

丫头都看不上的曹七巧,更不可能得到姜家其他人的尊重。

曹七巧的性格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中越发变得尖酸刻薄,当没有人站在她这边时,只有自己学会保护自己,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

日子一长,尖酸刻薄的曹七巧更加让姜家人讨厌了,然而试想如果一味软弱,又会让别人欺软怕硬。

平凡的姑娘,嫁入不平凡的家庭,该扮演怎样一个角色实在是一个难题。

知书达理的冷清秋,被嫌弃太过清高。没有文化的曹七巧又被嫌弃太过俗气。

总之,出身不好是原罪。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3)

无性无爱的婚姻是怎样逼疯曹七巧的

前面说过,曹七巧的丈夫是残疾,曹七巧说自己的丈夫坐起来还没有自己的三岁儿子高,言语间满满的心酸。

一个青春年少的姑娘从一嫁进姜家几乎就是在守活寡,这一守就守了十年,曹七巧在这一段无爱无性的婚姻中渐渐变得有些精神失常。

她曾经对三弟姜季泽说“ 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

说着说着,曹七巧就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4)

曹七巧太渴望一段正常的婚姻了,然而这段不正常的婚姻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不能满足曹七巧。她只有把注意力转移到三弟姜季泽上,甚而安慰自己,她来到姜家命中注定是为了和姜季泽相爱的

然而生性风流的姜季泽兔子不吃窝边草,纵然曹七巧百般暗示,他不敢动自己的嫂嫂,这让曹七巧无处释放的情欲渐渐变成了一股又一股怨气,将她变得面目可憎。

食色性也,性是中国人总想绕开然而却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

缺失的性让曹七巧只有将注意力放在了金钱上,却走进了一个更深的深渊。

曹七巧成了财迷,她的眼中只有了钱,什么都抓不住的她只想抓住钱,为此祸害了她的儿女一生。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5)

姜长白和姜长安

长白和长安出生在富豪之家,却有个变态的母亲,残疾的父亲。

姜家二少爷去世后,七巧分了财产后,带着一双儿女在外买了房子居住。

一直在姜家伏低做小的曹七巧,自立门户以后,心底那些阴暗逐步放大,伪装的面具也不需要再戴,曹七巧开始放飞自我。

她受过的罪,她要加倍发泄在儿女身上。

眼中只有钱的曹七巧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看谁都像要来占有她的房子,她的土地,她的财产。

当自己哥哥的儿子不过是和妹妹姜长安玩闹时,也被曹七巧认为是哥哥故意让侄子勾引自己的女儿,成了自己的女婿就会霸占自己的财产。

曹七巧歇斯底里地赶走了哥哥的儿子,为了约束女儿长安,还给长安缠了脚,就连当时最落后的家庭都放弃了给女儿缠脚,为此,长安成了街坊邻居的笑话。

婚姻的牢笼爱情的枷锁(无爱亦无性的婚姻)(6)

女儿长大后是要嫁人的,然而长大后的长安一直没有嫁出去,因为她有个看谁都像贼的母亲,曹七巧不允许任何外人来分她的家财,即使大龄剩女长安好不容易相中了一个不错的对象,也被自己的母亲搅黄了。

曹七巧用各种难听词汇打击女儿的自信,直到女儿心灰意冷,放弃了嫁人的想法。

儿子长白娶了两个老婆,都自杀了,因为她们有个厉害的婆婆,指桑骂槐功夫是一流。七巧曾经做过媳妇,受过当媳妇的苦,如今她变成了婆婆,又把自己受过的罪让儿媳受一遍,七巧的心理早已扭曲。

曹七巧这样的女人,戴上了黄金做的枷锁,最终画地为牢,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儿女。

可怕的是她不仅是受害者,也成了施害者,将历史重复上演,才是最可悲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