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门步行街地标(独家从)
浮雕墙上,店铺林立,客流熙攘,手持秤砣的商人正弯腰称量米重,背着幼孩的妇女正选购布料……在深圳市东门步行街有一幅铸铜大型浮雕墙《老东门墟市图》,画家潘喜良利用近50平方米的艺术雕塑墙体,描述老东门百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100多个人物,组成了颇具烟火气息的市井画卷。
▲老东门墟市图。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东门步行街发现,从“深圳墟”到百万客流商圈,东门步行街从传统商业步入现代商业,迎来了蝶变与新生。如今,东门步行街正从软硬件建设和商品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引领传统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业态,致力打造成为“商旅文”融合的国际时尚街区。
▲东门步行街。
万商云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东门步行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晚明始,这里便是方圆数十里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清康熙时任新安知县靳文谟主持纂修的《新安县志》显示, “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历史记载。
直到1979年,“深圳”成为市名,“深圳墟”则改称“东门老街”。
在东门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里,坐落着一家百年老店。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东生源,是深圳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今年92岁的老掌柜梁柏合向深晚记者回忆起他的祖辈与“东门老街”的故事。
▲东生源百年老店位于天龙商业城一楼。
“过去,我的曾祖父在老家广东新会以染布、卖布为生,生意源源不断,就取名‘东生源’店号。大约在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我的爷爷迁徙到‘深圳墟’,那时的‘深圳墟’是远近闻名的商业交易场所,东生源就在布匹、裁缝较集中的街区,做起了生意。”梁柏合说,鼎盛时期的东生源旗下有5间工厂,20多家店铺。
在梁柏合童年的记忆里,街上80%的商铺都以卖布为生。“小时候,街上布满了染布、卖布的铺子和油糖杂货铺等,非常兴盛。”梁柏合说,当时,由于东生源每天要晒的布料数量不少,工人们便把布料拿到旁边的晒布岭(今晒布路一带)去晒,东门的晒布路也由此得名。
▲东生源店内琳琅满目的结婚用品。
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的他,依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他将店铺传承给了他的孩子,并创新经营模式,改作专营婚纱礼服、婚庆用品和床上用品。在梁柏合看来,无数商贾踏着“老东门”的古石板路走向现代商业文明。百年老店创业不容易,坚持并发展下来更不容易。他希望后人能以匠人之心,继续传承着百年老店的“招牌”,擦亮东门步行街的文化底色。
“老字号”店铺仍在营业
事实上,在东门,有不少经营多年的“老字号”店铺仍在营业。11月20日,夜幕降临,东门步行街旺角广场8号,一家名为“八哥酸辣粉”的店铺门前熙熙攘攘。82岁的店主杜泽心在门前张罗着,只见店员一手端起两个红色纸碗,一手拿着勺子飞速往纸碗舀入各式各样的调料。
1996年,店主杜泽心买下了这间30平方米的店铺。20多年来,酸辣粉的品质没有变,杜泽心宁可舍点小本,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24年不变的美味使得“八哥酸辣粉”成为东门美食招牌。杜泽心也亲眼见证了东门步行街的点滴变化。“以前,步行街的环境跟现在没法比,摊位也不像现在这么正规。”杜泽心说,1998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数亿元对东门步行街进行改造。1999年10月1日,东门步行街焕发新颜,成功开启东门1.0版本。随着东门步行街知名度不断提高,东门步行街日均客流量日渐增多,他所在的小店生意也越来越好。
“现在,东门步行街的环境比以前干净多了,近年来,随着‘夜经济’的发展,步行街夜间的人流量比之前多了。”在杜泽心看来,如今,东门步行街升级改造,短期内人气会受影响。但是改造完成后,步行街或将焕发新生。他也将跟随街区的改造,调整店铺的经营方式。
“希望老街卖东西能卖出故事来”
除了传统的老店,大型的百货商场亦在探索转型。 1999年,地处东门步行街核心地段的深圳市利联太阳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百货”)正式营业,孙长鑫成为了公司的一名物业助理。
▲东门商圈内的太阳百货。
如今,已成为公司营运支持部总监的他,谈起东门步行街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他的声音洪亮,语速加快,显得有点兴奋。他向深晚记者介绍,起初营业,太阳百货对商场的运营模式有点超前,引进了不少奢侈品,主打高端产品销售路线。彼时的步行街,主要以敞开式的卖场为主。在“接地气”的步行街上,“高大上”的太阳百货有时会显得格格不入。
刚营业一年左右,太阳百货便立足东门步行街的特色进行调整,商场由最初的购物中心模式转向开放型的传统零售模式。2010年,公司也由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日均销售额从此前不满30万元增长到300万元。
2012年,随着电商的发展,东门步行街线下卖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不少商铺纷纷寻求转变。这一年,太阳百货开启精准的顾客定位营销,在原有百货的基础上进行品牌调整,并增加餐饮配套业态经营。营销方案也从原来单纯的价格营销逐渐转向文化营销,以此吸引消费者。
孙长鑫告诉深晚记者,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商场线下客流量减少。不少商家还纷纷想办法试图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卖货等渠道打开销路。每年11月初,太阳百货举办周年店庆狂欢购,为消费者打造折扣与服务相辅相成的购物体验,这场连续多天的促消费活动也是深圳现代商贸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孙长鑫看来,东门步行街从“老墟市”发展为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区,最大的变化是整体环境卫生治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购物环境也越来越好。在他看来,与时俱进,寻求创新是东门步行街应对发展的“不二法宝”。如今,东门步行街已逐步成为集旅游观光、饮食休闲、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标志性商业区。他希望东门步行街商家未来能结合文化底蕴、文化故事,整合商业经营策略,“卖东西卖出故事来”。
或成为新兴消费业态新型商圈
事实上,这份期待即将成为现实。更大的变化将发生于东门。今年9月10日,东门步行街作为第二批“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正式启动升级改造。
东门商圈改造升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造升级将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对东门历史印记、街区特色、文化底蕴、建筑风貌予以科学合理地活化和利用。老街广场的世纪钟、青铜浮雕“东门墟市图”、巨型铜秤雕塑、思月书院、岭南建筑风格的风貌街,拥有数百年历史积淀的东门不缺具有历史特征的人文街景。如何讲好东门故事,塑造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深圳特色的步行街是此次东门2.0版本改造的重点举措。
据介绍,升级后的东门步行街,将是引领传统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业态的新型商圈,是深圳“根”与时代“潮”碰撞融合之地,是具有世界能级、国际化属性的跨境旅游消费合作区,承载城市记忆与历史积淀的新岭南风貌的商业步行街。
11月23日,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黄君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东门步行街本身就是一个具备悠久历史、高知名度、吸引年轻群体等多个标签的深圳商圈,东门步行街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要与消费者同步、与市场同步。
如何守住东门步行街文化的根,把东门步行街接地气的“精髓”留住?黄君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市井气”也可以很新潮。而核心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抓得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做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让游客、消费者有兴趣去东门,“接地气”才是最好的“市井气”。
对于未来东门步行街的发展,黄君认为,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对东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只有激发老商圈新的活力,才能让东门走得更远。与此同时,应着眼于消费群体的需求,围绕“创新”“创意”打造特色商圈,可以通过引入深圳手信、打造夜间经济模式等形式扩大东门品牌影响力,激发内部商户活力。通过多措并举,让新潮与市井相碰撞,将东门建设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对外展示的“世界橱窗”。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李超 实习生 王碧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