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

他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无论是个人的品行还是政事、文章都被当时和后代传颂。也是元曲大家之一。

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张养浩家里一定是孟子的拥护者。因为孟子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而他的一生,也是正气浩然的一生。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1)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一个人小时候的品格,可以看到他整个人生的轨迹。

张养浩在小时候就是个乐于行善,而且勤奋学习的孩子。

一次他遇到有人把钞票(元代使用纸币)丢在了路边,结果拿起钞票就追了上去,还给了失主。足见他的家教很好。

幼遇人遗钞于路,追而还之。

到了十岁的时候,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样拼是不是太伤身体,就让他不要学了。

结果张养浩白天就默诵所学的知识,到了晚上,就点起灯来偷偷地读书。

年轻的孩子们都在想方设法地玩乐。而我们的主人公张养浩,却在像是打游击一样地寻找学习的机会。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2)

天道酬勤。

这样勤奋的他,又怎能不出色?

十九岁时,他游济南的白云楼,写下了大气磅礴的《白云楼赋》,很有李白的风采(全文有四百余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一下,本文就不做附录了)。

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博通经史。山东按察使焦遂非常欣赏他,于是推荐他为东平学正(东平地方官学的指导老师)。

年纪再大些后,他就去大都(北京)游历。还上书给当时的副宰相(平章)不忽木。不忽木觉得这是个人才,就举荐他为官。他也就这样在北京居住了下来。

元代的一代名臣从此踏上了仕途。

一次张养浩病了,不忽木到他家中探望,结果发现张养浩真是家徒四壁,不仅感慨道:这真是御史台(负责督查的部门)的人才啊。

于是先举荐张养浩为礼部令史、御史台掾(yuàn)史,后又推荐为中书省掾属(掾是部门的工作人员),接着到地方,做选授堂邑(在今天山东聊城)县尹(县长)。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3)

刚到任上,他就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捣毁了不少民间信仰的祠堂;

第二件事,是把关了三个月的盗窃犯全都放掉了;

第三件事,是把长年为害地方的恶霸团伙绳之以法。

被他释放的盗贼都被他感化而哭泣。而在他离开当地十年后,老百姓还为他立碑纪念。

这样有能力的官员,很快就被太子(后来的元仁宗)看中,将他擢升为监察御史。

作为谏官他就针对当时的弊端,上了一封万言书。

一曰赏赐太侈,二曰刑禁太疏,三曰名爵太轻,四曰台纲太弱,五曰土木太盛,六曰号令太浮,七曰幸门太多,八曰风俗太靡,九曰异端太横,十曰取相之术太宽。(翻译过来文章就过不了了)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4)

元大都遗址

这就涉及到元代的管理了。因为蒙古本来是游牧民族,对庞大帝·国的管理并不熟悉。而在版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又大量委任了色目人(主要是西域、西亚和欧洲人,包括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波斯人等)来进行管理。

所以虽然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管理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或者说是同期西·方的治理经验),比如减轻刑罚、轻徭役赋税、提倡工商业等。

但是在十三世纪,我们已经有了近一千五百年的管理经验,更何况前朝——宋朝更是少见的开明的朝代。

两边看下来,元朝那一套管理方案比起传统儒家式的管理来说,还是太嫌粗放了,特别是在基层管理上面。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就这样评价元代: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

当然明代最后搞出了一套严苛的治理之法。而也就是在明代,十五世纪起,东方开始逐步落后于西方,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博通经史的好处,一般来说,遇到任何局面都能够直指要害。张养浩的奏章也是这样,处处点在痛点上。

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面的人都受不了他这样刺耳的建议,就把他罢官,还把他列入黑名单,永远不要启用他。

张养浩尽到了身为台官的进言职责。此时就改换了名字,飘然离开了大都这是非之地。

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能容。遂除翰要待制,复构以罪罢之。戒省、台勿复用。

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5)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山坡羊·洛阳怀古》

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

元武宗死后,元仁宗即位,下令重新召回张养浩。

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释典,师从李孟、王约。曾下令将《大学衍义》、《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译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诵习。

这位汉化的蒙古皇帝这次要做一件大事,需要张养浩的才学。

延佑二年(1315年),元朝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科举考试,张养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与元明善、程钜夫等一起主持这次考试。史称“延佑复科”。

为广纳人才,激励后学,张养浩建议这次考试不宜过严,即使对落榜考生也应给予一定照顾。他的主张得到了朝廷认可,由此网罗了诸如张起岩、许有壬、欧阳玄、黄溍等许多元代名士。

按照历史的评价: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科举考试之后,进士们例行是要拜会主考官的。意思是以后我就是您的门生了,以后为您马首是瞻。

不过张养浩处理得很简单,让门房告诉了前来拜谒的进士们:记得用心报国就行了,用不着拜访我。

谒见,皆谢之。使阍人告之曰:“但思报国,无以私谒为也。

胸怀如风光霁月,坦荡无私。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6)

古代考科举的贡院

好景不长,仁宗在位只有八年,后继的英宗也只在位三年,元朝就此进入局势混乱的阶段。

于是张养浩辞官了。

他的理由是父亲需要赡养。但其实他知道,在这样的局面之中,自己的理想是永远无法实现了。

朝廷前后六次延聘他,但他是真的厌倦了官·场,只想在山林之间度过此生。

山水之间,闲情无限。他也留下了如画的曲作,比如: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雁儿落兼得胜令》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7)

但是天下苍生还需要他。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这次朝廷又来征召他,让他去陕西赈灾。

这第七次延聘张养浩没有推脱。尽管已年届六十,上有老母,张养浩还是散尽家财,星夜赴任。

他与奸商酷吏作斗争、用自己的钱财救济百姓。

史书上是这样评价他的工作的: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以劳遘疾卒,年六十。秦人哀痛如失父母。

他在陕西任上一共四个月,期间从过来没有回过家。白天出去赈济灾民,晚上则向上苍祷告。最后积劳成疾而死于任上,这年他六十岁。关中百姓就像失去父母一样哀痛。

在赈灾的操劳之中,他为我们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寥寥数语道出了百姓永恒的苦难: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8)

朝廷追封他为滨国公,谥号为“文忠”(基本上是除了“文正”、“文成”这两个很少给的谥号以外最高的谥号了)。

并令他的次子张引沿袭了他的官位,扶柩归葬家乡。还在家乡为他建立了祠堂,名为“张公祠” 。

后来为纪念他曾经前后受聘七次才为民赴任,祠堂改名为“ 七聘堂”。

元代的翰林,文学家苏天爵在《七聘堂记》中这样称赞张养浩:

在基层是贤明的县官,在编修馆是渊博的大儒,在御史台敢于谏言,在地方是能干的大员。真是一代的伟·人啊!

“执法牧民为贤令,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是诚一代之伟·人欤!”

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万人尝谁写的(为官一生他写下了)(9)

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墓,墓园门口牌坊上书有“水月松风”四个大字

我们用《元史》对他的评价来为本文结尾。

评价:张养浩用道义来侍奉君主。当他觉得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时,便辞官归隐,怎么征召他都不赴任。但一听说陕西有灾,便毅然决然地赴任,并甘心死在岗位之上。

孟子说过:“大禹听闻到天下有落水的人,就像自己掉到水里一样。后稷(舜时掌管农业的官)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如同自己挨饿一样。”

张养浩这样的同理心,简直和大禹、后稷这样的贤人一样啊。

史臣曰:张希孟以道事君,自度不能行其志,屡征不起。及闻陕西灾,投袂赴之,甘以身殉。孟子有言:“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推希孟之用心,其庶几禹、稷乎。

有如此的同理心,又如何能不慈悲,如何能不贤明,

又如何能不被历史和人们记住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