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

1949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亲生弟弟周作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鲁迅先生的病疑被须藤先生所耽误》一文。

文章对鲁迅先生的死因提出了质疑,对于生前为鲁迅先生诊治的医生,画上了一个问号,而直言鲁迅先生离世的矛盾,应该被指向为鲁迅先生治病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

这篇文章一下子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让人们一时间对鲁迅先生的死因,又产生了新的怀疑。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

图丨离世

针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中日两国关系,说是一个日本医生谋害,人们觉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十分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对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很多文章,都大胆地批判了封建落后的丑恶现象,让国人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无疑与日本人的利益不符。

而且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体重仅有76公斤,那么鲁迅先生在生前最后的时间经历了什么?而关于他的离世,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2)

图丨鲁迅先生

为鲁迅先生治病的日本医生

周建人在文章中披露,鲁迅先生的医生须藤五百三,不仅仅只是一个日本人,他还曾经担任过日本军医官,并且在日俄战争中出过力。

而当时在日本有一个侵略团体,名为日本在乡军人会,须藤五百三就是这个协会的副会长,毫无疑问,须藤五百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者。

鲁迅先生向来公开反对并谴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做出的系列暴行,这与须藤五百三的立场是直接对立的,因而周作人曾劝鲁迅先生换一个医生。

鲁迅先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换一名医生,一来是他认为须藤医生对他的病情比较了解,治疗起来更为方便,鲁迅先生认为中途换医生不妥。

二来在之前的治疗中,须藤确实都能很好地进行治疗,没有过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如此,便没有再请其他医生。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3)

图丨须藤五百三

鲁迅先生与须藤五百三相识是在1930年。当时,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哮喘病久治不愈,别的医生开药控制不住,经人介绍,须藤五百三被推荐给了鲁迅先生。

由于他看病很有效果,鲁迅先生后来生病时也都请他前来看病,一来二去,两人非常熟悉,须藤五百三也对鲁迅先生的身体状况十分了解。

甚至,鲁迅先生在须藤过生日时还会赠送礼物,由此可见,两人的交情并不一般,而这种医患关系在过去也都一直相处得很愉快。

鲁迅先生日夜坚持写作,他写作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抽烟,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开始抽烟,经常停不下来,已经积累成了几十年的老习惯了。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4)

图丨鲁迅先生

1936年初,56岁的鲁迅先生病情日益加重,他整日里咳嗽,体重也不断减轻,甚至最轻的时候只有76斤,这让他周围的人都十分担忧。

那年春天,宋庆龄跟史沫特莱曾介绍美国肺病专家,邓肯医生给鲁迅先生看病。

经过听诊、叩诊之后,邓肯医生确诊鲁迅先生的病情为肺结核病晚期、结核性肋膜炎,并因此提出了治疗方案。

邓肯医生诊断说,由于鲁迅先生现在肋膜里边积水严重,需要立刻开始治疗,而休养好了之后,鲁迅先生至少可以再活十年,可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会失去性命。

之后,鲁迅先生又去了另一家医院,拍了一张X光胸片,结果证实了邓肯医生的诊断,而邓肯先生曾说,治疗方法极为简单,任何一个医生去做都可以。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5)

图丨X光胸片

鲁迅先生还是决定让须藤继续为他看病,可据鲁迅先生遗孀许广平回忆,当时须腾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

他只是给鲁迅先生注射一种激素类针剂,虽然表面上病人会觉得舒服一些,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阻碍疾病的恶化。

由于须藤医生使用的是日本的药剂进行治疗,国内的医生并不熟悉,所以对于他的治疗过程是否有效也无从判断。

鲁迅先生的家人曾向须藤医生,提出过邓肯医生的诊断结果,可须藤医生对此却不置可否,坚持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治疗方式就可以起效果。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6)

图丨鲁迅先生

然而,直到过了一个多月以后,须藤才终于承认,邓肯医生的话是对的,他在那时才开始抽积水,可是为时已晚。

一天,鲁迅先生呼吸急促,整个人不停地出汗与颤抖,十分痛苦,当其他人向须藤询问病情状况时,须藤只是说了一句:“过了今天就好了。”

然而,第二天凌晨,鲁迅先生已经痛苦得无法支撑下去,日本护士用两只手使劲摇晃他的胸部,想要让他的心脏恢复跳动,然而无济于事,鲁迅先生最终离世。

在鲁迅先生生命最后的这个夜晚,眼看着鲁迅先生的病情十分不容乐观,可须藤却从来没有提出过,要将鲁迅先生送至医院进行急救的建议,只是在家里等着死亡一步步靠近。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7)

图丨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去世是在1936年的10月,这与邓肯医生诊断中的半年正好相符。

在鲁迅先生去世以后,须藤写了一张报告记录他曾经治疗的经过,其中他把诊断出肋膜积水的时间写的提前了,这明显与事实不符,而且十分可疑。

而引人注意的是,在鲁迅先生逝世之后不久,这位须藤医生就回到了日本,从此再没了踪影。

除此之外,在鲁迅先生去世以后,人们在须藤的家中发现了电话机,而经过了解,发现其中往来交谈的,全都是关于中日冲突的情况。

很难想象一个日本人,一边关心着自己国家与中国的战事,另一边却能够全身心地为一个中国的“反侵略斗士”进行全心治疗,种种迹象叠加在一起,人们不可能不怀疑须藤。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8)

图丨鲁迅先生和友人

鲁迅先生离世的真相

由于鲁迅先生离世前的治疗看起来疑点重重,所以,在料理完鲁迅先生的后事之后,周建人就立马去打听须藤的下落,可是,当时已然怎么都找不到这个人了。

按理说,日本人一向都很注重礼节,从来都不会不告而别,更不会在离开之后完全找不到踪迹,这就让鲁迅先生的死因显得更加可疑了。

然而既然一直都找不到须藤,而鲁迅先生也已经离世,这件事情也就无从查起,慢慢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直到1984年,上海市第一结合病防治院,重新找到了1936年6月15日鲁迅先生拍摄的胸部x光片,才终于解开了这件事情的谜底。

1984年2月24日,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邀请了一些著名的放射科和肺科专家,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共同研究这张X光片。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9)

图丨博物馆中的X光片

而在仔细研究过后,医院得出了结论,鲁迅先生不是直接死于肺结核疾病,而是死于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当时鲁迅先生左侧肺大庖破裂,使气体进入了胸膜,最终导致了压迫肺和心脏面死亡。

至于造成这一疾病的原因,是由于鲁迅先生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经常熬夜与工作导致的过度劳累,致使病情快速发展。

而鲁迅先生长期大量吸烟,香烟所导致的弥漫性的肺大泡也降低了肺功能。

鲁迅先生一生操劳,他在文学方面的产出是十分高的,在他生病以后,他的家人经常劝他少工作一些,多花点时间休息,可他却执意要拿起自己的笔。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0)

图丨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一生要与之战斗的事物太多,无论是封建势力、腐朽落后的政府,还是面目可憎的侵略者,他一直都以笔为矛,而他捍卫的对象却始终只有一个——人民。

因为始终都在与丑恶的对象作斗争,他的工作往往是沉重而严肃的,由于内心牵挂的事情太多,鲁迅先生也很难真正舒展自己的心情,这对他的身体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作为思想界与文学界的大家,鲁迅先生一向都很注重提携青年作家,他在生活方面帮助青年,并在精神方面关心他们的写作与生活。

经常有鲁迅先生的读者或者青年好友,来到他的住所,往往一聊就是半天,而这使得鲁迅先生的体力耗费了很多。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1)

图丨鲁迅先生和友人

有人关心他的身体,认为他应该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可鲁迅先生总是不肯放心,凡事仍然坚持要亲力亲为。

曾经有人感叹鲁迅先生惊人的生命力,他看起来那么有力量,就连鲁迅先生的胡子都是竖着的。

可作为凡人,鲁迅先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当他为了事业付出了全部的力气,他留给自己的也就所剩无几了。

因而,有看法认为,鲁迅先生的离世是因为他一直劳碌过度,而且生活习惯并不规律。这个看法在根本上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却不是全部。

随着医生进一步分析,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即使在当时也并不是不治之症。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2)

图丨鲁迅先生

甚至,如果医生发现了鲁迅先生的病情,然后及时进行医治,那么这个病是完全能够被治好的。

而且,当年邓肯医生也曾诊断说,鲁迅先生的病交给任何医生进行治疗都可以,那么显然这个病并没有那么复杂,可须藤却做出了非常不同于常人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方式。

至此可以确定,不管当时须藤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对鲁迅先生的误诊都是事实,而正是由于这一误诊,直接导致了鲁迅先生的逝世。

斯人已逝,我们对于当年的事情或许还存有怀疑,可却改变不了鲁迅先生早已离世的事实,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永远怀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3)

图丨鲁迅先生

我们永远怀念鲁迅先生

1936年的10月22日,上海的街头,挤满了前来为鲁迅先生送行的人群,在这些人当中,有人西装革履,也有人穿着带有补丁的布衣,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由父母牵着的幼童。

群众们相互搀扶着,默默走在一起,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为了同一个目的。

大量的群众,自发地跟着鲁迅先生的灵柩,走了数十里的路,甚至一路送到万国公墓,仍有很多人不愿离去。

当时的国民政府,特别派遣了上海市长吴铁城,亲自前往鲁迅先生追悼会前往悼念,而上海市政府也特批了十万法币,以慰问鲁迅先生家属,这种待遇甚至是国家领导人才会有的。

鲁迅先生的葬礼,是由宋庆龄女士亲自带头主理的,她个人出资承担了鲁迅先生的灵柩与墓地,而对于整个葬礼更是没有半点马虎与随意。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4)

图丨哀悼鲁迅先生

宋庆龄在鲁迅先生生前就与他私交甚好,她多次表达对鲁迅先生为人与文章的喜爱与赞美,而当鲁迅先生生病以后,她一直都很关心鲁迅先生的病情。

鲁迅先生去世那年,国共两党的矛盾正是十分尖锐的时刻,可当鲁迅先生离开人世,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发来了唁电。

共产党方面,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一共发表了三封唁电;而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为鲁迅先生敬献了花圈,宋庆龄作为抬棺人,出席了葬礼。

当时,出席鲁迅先生葬礼的有各界名流,很多人甚至在鲁迅先生生前与其相交甚少,但内心却对他怀有极大的仰慕与尊敬。

鲁迅先生的逝世,令社会各界都非常悲痛,而在鲁迅先生长期付出的文学界,更是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5)

图丨哀悼鲁迅先生

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等人,作为文学界具有重量级地位的大家,都亲自出席了鲁迅先生的葬礼。

而无数的青年更是悲痛不已,鲁迅先生曾对中国的青年有无数的期待与鼓励,中国的青年也视他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视他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当他离世的消息传出以后,很多在北京的学子,甚至是外地的学子,都纷纷跑到万国公墓去吊唁鲁迅先生,送鲁迅先生最后一程。

在鲁迅先生的悼念会当天,由蔡元培先生亲自主持,他是中国近代教育界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同时与鲁迅先生一直走在革命道路上的建设者与领路人。

在那一天,还有曾与鲁迅先生共同参与革命建设的很多好友们,都来到了现场。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6)

图丨哀悼鲁迅先生

沈钧儒为鲁迅先生致悼词,宋庆龄、胡愈之等人发表了演讲,而为鲁迅先生扶灵的则有聂绀弩、胡风、巴金、张天翼等人。

最后,在一阵凄凉的挽歌声中,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帜,被盖在了鲁迅先生的棺木上,而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

鲁迅先生当之无愧可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他一生致力于推动民族的进步与觉醒,面对旧社会的各种落后现象,是他勇敢而又清醒地站了出来,向旧社会摇旗呐喊,他的声音振聋发聩。

当石板被盖上,最终黄色的土地覆盖住全部棺木时,万国公墓上空响起无数人的痛哭声,和断断续续的《安息歌》歌声。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7)

图丨鲁迅先生墓碑

整个葬礼规格很大,这是因为鲁迅先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他在中国近代社会与思想界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

在鲁迅先生被安葬以后,上海报纸上刊登了徐广平写下的哀词:“悲哀的雾团笼罩了一切,我们对你的死,有什么话说。你曾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天还在执笔。如今,希望我们大众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

许广平的这番话,既诉说了对鲁迅先生最崇高的敬意与无比的怀念,更说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

他一生都像一个战士一样,从未停止过工作与战斗,他带领人民一路前进,如今他虽然离世,可他却希望人民永不停下前行的脚步。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8)

图丨鲁迅先生

建国后,毛主席曾对鲁迅的精神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毛主席评价鲁迅先生主要有三点精神,其一是他的思想与政治的先进性,其二,他的斗争精神,最后一个是鲁迅先生的牺牲精神。

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他站在整个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要求不断地进步与革新。

而且,鲁迅先生的斗争是毫不留情面的,他批判敌人,也更加深刻地批判自己,他时刻以清醒严肃的态度审视自身,甚至于他热爱的民族与社会。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需要鲁迅,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只有不断前进,不断革新,才能进步。

而但凡是进步,就必然是会面临痛苦的,我们不能回避痛苦。在近代中国,鲁迅先生最是直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让我们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鲁迅先生的葬礼挽联 鲁迅去世葬礼隆重(19)

图丨鲁迅先生

现如今,鲁迅先生的作品仍然保留在教科书上,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学习与了解。

我们民族追求进步的决心,将永远在青年一代得到保留,永远燃烧不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