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古村落脱贫攻略(七里香香)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我接着写,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听过周杰伦的《七里香》吗?对很多走过那个夏天的人而言,《七里香》是一首仅仅响起了前奏,就能把时光拉回到青春。

据记者了解,七里香花小而繁茂,白色极芳香。开花时节,四处飘香,人们很容易就被这醉人的花香所吸引,所以,七里香的花语是:爱的俘虏。

在水城县玉舍镇前进村,也有一个“七里香”,它四处飘“香”,周围被它“影响”的村民,一一脱贫、致富,甘心成为它“爱的俘虏”。

水城县玉舍镇前进村“七里香”是一座客栈,花园式院落。水帘顺墙而下,院子里随意摆放着几盆开的生机勃勃的花草,细碎鹅卵石、青石板砖,分别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通向亭子间,放眼望去,精致客栈,主人品味尽在无言的景中。音响里飘出来的民谣,置身其中,让人感觉这个夏天更显得温暖而安静。

“我喜欢旅游,在大理、在丽江的一些客栈,那美丽的地方,让我心起涟漪。平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心早已落满尘埃,有这样一家客栈,淡看花开花落。回家后,我就把七里香打造成我理想中的样子。让游客在这里,寻找自我,寻找快乐。”七里香客栈的主人何影告诉记者。

云南省古村落脱贫攻略(七里香香)(1)

何影,曾经是厦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管理人员,他说,与其给人家打工,不如自己回家创业。在2014年,辞职回到六盘水,回到自己的家乡——水城县玉舍镇前进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了一家集餐饮、民宿于一体的客栈,以景点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积极为周围的贫困家庭创造就业机会,为村民的经济增收,贫困户的脱贫带来了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影采取“农产品收购 转移就业”的方式,收购贫困户的蔬菜、土鸡等农产品,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

罗永菊是水城县玉舍镇前进村的村民,在客栈做帮厨,每天100的工资,平时还可以把自家做的腊肉、辣椒、干巴酸菜等一些土特产拿到客栈售卖。

“从2014年客栈一开张,我就来打工了,既有收入,还能顾上家,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摘菜、洗菜、清扫地面卫生……他们把一间不大不小的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记者了解到,像罗永菊这样的情况,还有30多户。他们矜矜业业的工作,只希望客栈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直干下去。

何影笑着说:“‘农产品收购 转移就业’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也解决了他们土特产的销路。看到他们的生活好了,我也很开心,我觉得这样很好。”

客栈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带动了周边种植行业的发展。做到乡村旅游与采摘体验旅游等融合发展。

云南省古村落脱贫攻略(七里香香)(2)

游客

七里香客栈向右走30米,有20亩的草莓采摘基地。刚走到草莓采摘基地的门口,草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草莓香甜的味道。草莓大棚里,罗玉友正在除草。罗玉友是草莓基地的负责人,十年前他和老伴儿一起从浙江省来到水城县玉舍镇前进村,通过租赁和流转,老两口总共承包了20亩土地。用来种植水果。

“这些土地,我以每亩600元承包过来。主要是用来种草莓、西瓜还有些蓝莓。今年以种植草莓为主。我们种植水果都是一季一种,这次种草莓下一季再种西瓜。”罗玉友说。

罗玉友的草莓种植基地主要是他和老伴儿两个人在打理。到了忙不过来的时候,罗玉友就找周边的农户来帮忙做工,根据他们的做工量,每天支付他们80—100的工资。

云南省古村落脱贫攻略(七里香香)(3)

罗玉友

自从七里香客栈开门以后,对草莓的销售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罗玉友说:“他们客栈开了以后,对我们草莓的销售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来他们家玩的人都会来我家采草莓,在我们家采完草莓后又去他们家吃饭,这样我们草莓也卖得出去,也赚得到钱。”

何影说:“下一步,我打算将客栈扩大规模,打造蔬菜瓜果基地,进一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电音节、户外婚礼、户外营地等体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前进村,促进增收。”


总值班:蒙光昌

值班主任:赵鑫

责任编辑:张派睿 高永彦


乌蒙新报全媒体记者 路琳 张心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