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看的电视剧有哪些(90后是被国产剧的悲惨结局虐大的)
最近不少人的一件“意难平”往事被抚平了。
还记得徐峥和陶虹主演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吗?
它那首命运多舛的片尾曲《卷睫盼》,居然在原唱之一吴彤的牵线下,由徐峥、陶虹、杨坤和已经去世的另一原唱陈琳留下的声音,一同重录了。
、
在这之前,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永远都不可能有完整版了。
当年歌曲的母带不小心遗失,原唱陈琳又在2009年去世,导致这首歌只能以残缺的版本流传于网络上。
网友甚至自己去扒、自己去制作合成,就是想要一个完整版本的《卷睫盼》。
如今居然圆了大家的夙愿,也算是那批观众的一个“有生之年”系列了。
如果说这部19年前的老剧,还有什么比这首残曲更让人惦记的,那只能是它当年让无数小朋友哭倒长城的结局:
小龙女居然没有和她的朱哥哥终成眷属,而是选择化成泉眼、用一己之力拯救了东海。
快二十年后想起这茬儿,已经长大成人的观众还是很难治愈当年受到的伤害:
它不是个轻松幽默的喜剧吗,怎么最后就这样了!
可以说是前面笑得有多欢,后面哭得就有多惨。
但其实仔细回想一下,2000-2010这些年间的国产剧,BE(Bad Ending)还真的不少见。
当然,具体怎样算悲剧收尾也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粗略来说,指的是结局并不圆满,让人心里有着无尽的遗憾与失落。
BE最直观的表现,大概就是男女主角明明拥有甜蜜的爱情故事却不能终成眷属。
无论是金燕西冷清秋最终走向背道而驰的“生离”,还是赵灵儿为拯救苍生而与李逍遥“死别”,这对真情实感看电视的观众实在打击不小。
当年有那么多古装剧,你甚至很难回想起有多少主角是能从一而终、甜蜜收尾的。
最过分的就是张卫健,从《小鱼儿与花无缺》到《少年张三丰》,他的对象要么悲惨死去,要么就是杀父仇人。
总之在一起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惨到令观众怀疑他在剧里的角色是不是都克妻。
有的剧更狠,它的结局超越了爱情方面的不圆满,几乎全员没有一个好下场。
什么《像雾像雨又像风》、《杨门女将》、《天下第一》……
说出这些名字,看过的观众就能立刻想起里面角色一个个近乎团灭的凄惨。
这种电视剧的内容主线常常涉及时代的变幻无常,或是战争、江湖、权谋这些注定血雨腥风的剧情,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
“万箭归宗”是《杨门女将》给无数少女留下的心理阴影
古装剧和年代剧的确很容易通过“杀死”那个角色以达到悲惨虐心的目的,但也有很多剧BE得杀人不见血。
像《孝庄秘史》、《大明宫词》、《橘子红了》这样的剧,本身就是围绕较为深刻的命题展开,注定不可能满足人们对人生圆满如意的畅想。
现代剧里也频频出现让人感到压抑、不“爽”的现实主义题材。
海岩小说改编的作品就堪称当年的BE制造机,什么《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全都是以犯罪题材为土壤的情感纠葛,在正与邪、善与恶的挣扎中不断拷问人性,一部比一部抓心挠肝。
就连被认为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也不乏令人瞠目结舌的悲剧结局。
2006年有一部叫《环保剑》的国产动画,就出乎意料地让主角败给了代表污染的反派,邪恶的一方占领了世界。
它的创作者似乎是想用这个悲惨的结局给人们敲响警钟,后来确实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
这么一回想,当年的编剧们真的够狠,让90后从小在水深火热的电视剧里长大,过早地领略了现实的铁拳。
但有趣的是,有些作品越是悲剧,越是让人念念不忘,更不乏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之作。
21世纪初的不少经典国产剧,本身就是植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原作本身的基调就对人生有着悲悯的洞察。
《半生缘》里曼桢的人生怎么就一步步无法挽回,和世钧走到“回不去了”的那一步;
《金粉世家》里的纨绔少爷和清纯女学生,为什么明明自由地相爱,婚姻生活却那么快分崩离析;
我们看到的不圆满结局是“表”,张爱玲、张恨水们却早已挖掘了“里”。
影视作品将它诚实地呈现出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名著加成之外,有些故事本身的内核也可圈可点。
就拿开头说的《春光灿烂猪八戒》为例,陶虹版小龙女为什么让人印象那么深刻?这个结局最伤的到底是啥?
是它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为爱不顾一切的女孩,可是面对宿命和族人的厄运,又深明大义,甚至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赵灵儿在当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感和这个角色成为经典的必然性,原因也是类似的。
你会发现,在十几年前的文艺创作中,很注重表现人除了自己的小情小爱之外,总有更大、更艰难的东西要对抗。
在不同的题材中,它可能是封建教条对人的束缚,可能是被扭曲的欲望,可能是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也可能是注定要毁灭的命运……
故事每每悲剧收尾,正是因为当这种对抗是失败的、有巨大代价的,甚至是无谓的,好像才是人生更真实的模样。
当时间来到2019年,这样的电视剧好像已经不太有市场了。
2011年的《步步惊心》后,面向年轻观众的电视剧越来越少有这种看完之后想“给编剧寄刀片”的悲剧结尾。
这两年的《天盛长歌》、《东宫》算是敢逆潮流而行的,但也因此注定很难成为现象级作品。
毕竟,如今观众们可选择的范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当下最保险、最具吸引力的卖点是什么?
莫过于甜和爽。
如果你想向别人安利什么剧,最有效的吆喝一定是:高甜,超甜,爆炸甜,快来和我一起嗑啊!
或者让人已经预感到这剧情很有“奔头”:主角虽然一开始受尽欺负,但总有把坏人一个个弄死,扬眉吐气的那天。
像什么“太虐心了,太惨了,看了好难受啊……”之类的负面情绪要是过多,早把人吓跑了。
如今观众的嗜甜、嗜爽需求占了上风,也不难理解:
真实的人生已经够惨淡的了,受都受够了,难道还要看?
要是在文艺作品这座小小的避风港里都看不到一点与生活和解的可能性,真是雪上加霜。
这种情绪当然也不是现在特有的。
人们对自己喜爱的角色经历坎坷命运,是会有一种天然的同情。
十年前的《潜伏》,余则成和翠萍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最后居然让翠萍带着娃与余则成经历最残忍的“生离”,观众都看不下去了。
十年后,已经知道了《大江大河》原著剧情走向的人,会忍不住想求编剧改改结局,别把雷东宝拍那么惨。
这种诉求在以前国产剧的创作环境中,是很难得到回应的。
唯一知名的案例大概就是黄子华和蔡少芬的《栋笃神探》——编剧最后关头将男主角写死,俩人天人永隔,气得观众疯狂打电话投诉。
最后TVB屈服了,隔天放出了被剪掉的圆满版结局。
这种决定性的力量,在如今观众的手中是愈发强大了。
观众的即时反馈十分便捷,创作者看到苗头不对,在结局到来前是有机会补救的。
今年《小欢喜》结局播出后,很多人都认为磊儿那段戏口型和台词对不上,可能是后期临时配音、修改了之前没考上清华的结局。
在这之前,大批观众从剧情过半就开始“威胁”导演,必须让大家都圆圆满满的。毕竟陪着他们好几十集,比自己高考还着急。
往长期看,观众手中强大的力量其实也造成了一种矛盾:
我们呼吁高质量的、不再是糊弄观众过家家的国产剧越来越多,但市场需求的强烈倾向,是不是一定程度上也会束缚创作者的手脚?
创作者被“绑架”的为难,目前已经在网文领域体现得非常明显。
读者对情节走向有任何的不满意,会有各种方式向作者表达和施压,甚至骂得非常厉害。
为了谋生,为了讨好最主流的声音,作者难免会选择顺从这些声音。
然后制造出的,就是愈发同质化、套路化的流水线产品。
如果日后国产剧依然缺乏优质编剧,大量依赖最火的网文改编,反映在荧屏上的成果又会是怎样?
同理,当市场强烈地要求“我只想看爽剧”、“越甜越好”时,逐利的逻辑必然会使得创作以这些需求优先。
毕竟谁放着讨巧的路不走,非去啃最硬的骨头,那不是傻子么。
久而久之,这又怎么能真正激发创作的活力和多样性?
不过这并不是说,把故事拍得要多惨有多惨就一定是好的。
那些至今都耐人寻味的经典BE电视剧,都不是无脑狂虐的低级套路。
真正让它们有价值的,是感知到某一种痛、又传递给观众,那种沉甸甸的分量。
能出色地完成这个过程,是一种能力——如今又有多少创作者,还能有力又有情地撑起一出悲剧的表现力?
剧本的文学创作,导演对它的理解,演员有质感有演技的诠释,其实缺一不可。
所以今天很难找到第二个马景涛和宁静,重现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决裂名场面
虽然这是一个人人都追求速食快乐的时代,但越是如此,那些还敢谈悲剧、谈痛苦的作品,越不该被挤压得没有一丝生存空间。
它们至少标志着那种能穿透表象、直击人心的洞察力还存活着,还不至于彻底随波逐流。
况且,单一的审美需求也不可能带来国产剧的春天。
从来都是在有人敢啃、能啃硬骨头的环境里,文艺创作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