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浮生只合尊前老)

昨天读辛弃疾的《贺新郎》,在结尾评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浮生只合尊前老)

莫道别离难明朝是长安

昨天读辛弃疾的《贺新郎》,在结尾评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纵不识字也断肠……”

有读者或许觉得,这样评价未免夸张,

不识字的人读后,果真会为之断肠吗?

其实,这个评价化用自晁补之评秦观语: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是啊,像这样的绝妙好词,一读就觉好,

不一定非得理解个透彻,也不需要明白它到底好在何处。

清代的丁绍仪引晁补之语,给另一首词以同样的评价,

它便是北宋词人舒亶的《虞美人·寄公度》。

姑且不看全词,单抽出“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句,也足以担得起此评价。

今天,一同欣赏这首《虞美人》。

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公度”是谁,已不得而知,但绝不是那个状元诗人黄公度,因为黄公度出生时,舒亶已去世六年。舒亶其人,你可能也比较陌生,但若提起“乌台诗案”,你或许对他留有印象。没错,他就是“乌台诗案”的策划者,差点把我们的苏东坡整死的那个人。苏东坡文名盖世,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基础,整他的人自然招天下人痛恨。或许因此,舒亶在多数情况下,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甚至被扣上“奸臣”的帽子。

平心而论,舒亶的行为固然不够坦荡,但这是他作为“御史”的职责(弹劾百官),看谁“有问题”就弹谁,吃力不讨好,容易招黑。另外,作为新法的忠实拥护者,舒亶必须清除变法路障,以保证新法的顺利进行,而苏轼就是一个气场很大的障碍。总之,政治立场不同,真的不能相爱。(相爱相杀除外)

舒亶对苏轼虽然不厚道,但也称得上一个刚直之人。他身处党争,却没有迷失自我,一味维护自己利益。得知本派之人张商英无才无能徇私舞弊之事,他也不顾私情,弹弹弹。

后来,苏轼在众人(曹太后、王安石、驸马王诜、苏辙等)的力保下,保住了性命,去黄州任团练副使去了。而舒亶也在变法失败后,因性格刚直,得罪的人太多,与尚书省产生矛盾等各种原由,而被贬出朝廷。他离开后,朝廷内外一片欢呼,可见他早已是众人眼中钉了。

舒亶闲居家乡长达十年,这期间他在“懒堂”中思索人生,等待机会复出。直到绍圣元年,53岁的舒亶才被起用,这首词大概作于他初到京城之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句,含思幽远,出语自然。“芙蓉落尽”尽显衰飒之气,“天涵水”绘天水相融之景,“涵”谓水气蒸腾,这是傍晚时分常见的景象,故又引出“日暮沧波起”句。

“背飞双燕贴云寒”将画面进一步延伸开来,并引出登高望远的“倚阑”人形象。作者用“倚阑”而不用“凭栏”,体现出其心灰意懒之态。

因此,过片叹道“浮生只合尊前老”,浮生,虚幻不实的人生,无论宠辱,终究归于虚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尊前之欢,更是少得可怜,不如抛弃浮华,尽情享受每一次饮酒之乐。“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之意,其他没得商量。“尊前”,酒樽之前,酒筵上,泛指取乐之地;这种“乐”往往还带着一股让人怀念却又找不回的少年豪情,欧阳修说“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人生何处似尊前”,都有相似的意味。当然,这“尊前”不是一人饮独醉,而是与志同道合之人同醉,这个人就是“公度”。

只是,如今“雪满长安道”,如何才能寻到公度的消息呢。“长安”代指都城,给人一种莫名的沧桑感。而“长安道”则带有强烈的暗喻性,所谓“长安古道马迟迟”,那是古今多少人追求功名的道路,承载了多少人的理想壮志……雪满长安道,则喻仕途充满险阻,同时也表明与友人隔绝,难通音信。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报以美好期待,他相信,友人迟早会登上高台想我念我,为我折下江南的一枝早梅,寄给我一抹春色。

读到这里,舒亶无论做过什么损事,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

不过,有评家依旧耿耿于怀,说“如 此等雅词,倘出太虚、无咎之手,便觉神骨俱仙,乃辱以舒信道乎”,这首词要是秦观、晁补之写的,可称得上仙品,只可惜它出自舒亶之手,真是一种耻辱啊。

亲爱的读者,你怎么看?另外,那个字念dǎn,实在之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