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

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灵活的背后是心酸,未来之路或在农村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1)

什么是灵活就业呢?

所谓的灵活就业就是成为自由职业者,也被称为灵活用工,从业者大部分没有固定的从业单位,收入也非常的不稳定。从目前来看,灵活就业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三产业,当然也有部分参与到第一二产业的。灵活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兴起的主播、自媒体、配音还有电竞、电商等这些新兴产业上,同时也有依托网络平台自由接单的网约车、外卖小哥等等,只要有网、有电脑、有手机,配备所需的基础运营工具,就可以参与。也有一些人员是自营劳动者,例如个体经营者、一些小微企业中的从业者等等。

早在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对灵活就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认为这是一种促进就业的重要形式。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2)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短视频时代的开启,灵活就业群体数量也是与日俱增。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在我国14亿人口当中,劳动力人口大约有7.5亿,而其中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外卖骑手数量已经超过770万人,目前全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超过3000万,截至2022年1月31日,持证司机就有398.8万。另外根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灵活就业群体数量乃至比重都在逐年增长,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呢?难道都是为了“自由”而选择这条道路吗?

灵活就业的自由之路,大部分人的无奈之举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3)

就业形势严峻,被迫走上“自由”之路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又增加了167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面临失业的选择。虽然我国各高校给出的就业率很高,但是大部分的就业去向多为小微企业,工作并不稳定,甚至有部分学生会把档案调到当地的人才市场,也承担了部分就业数据。但真实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

同时就业前景也让很多的年轻人担忧,从这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出,“铁饭碗”热度持续上升,甚至乡镇公务员考试也迎来追捧。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相比于2021年,增加了80万人。而今年的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而实际录用人数仅有3.12万。考研热、考公热背后所体现的就是高校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心。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4)

禁锢身心,锁不住的灵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我国的人口红利,而这个人口红利来源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数量,同时也包括超长的劳动时间。无论是工厂还是高科技企业的“大厂”员工,竞争压力都是与绩效紧紧捆绑,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较为苛刻,加班加点已成常态。甚至曾经有人还调侃“996”已经很幸福了。虽然艰苦耐劳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工作身心疲惫,那么一定有人选择逃离。就如同当下有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跑外卖一样。如果能够让自己选择一种自由的方式,打破工厂围墙、高楼大厦的禁锢,放飞自己的灵魂,那么必然会成为一种选择。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5)

被迫失业,为生存而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不仅仅是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部分企业无奈退出,即使是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和高科技的“大厂”面对市场压力,也开始大量裁员,压缩成本。大部分失业的从业者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房贷、车贷,如果一旦失去了收入来源,那么结果是很悲催的,同时更直接的影响到能否生存。

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被迫加入灵活就业群体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6)

企业为了减轻压力,更喜欢招纳灵活就业人员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可以说是资产,但同时也可以说是负债。企业效益好,当然希望拥有大量的员工,但是当前市场形势千变万化,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同时部分生产型的企业生产周期淡旺季明显,如果企业招收大量的固定员工,对于企业而言压力巨大。

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他们更是把这一点算到了极致。例如美团拥有300万以上的骑手,但绝大部分骑手跟美团是没有关系的,美团直接跟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合作关系,将外卖送单业务承包给这些第三方公司。在这种模式下,骑手的用工合同和社保等都有第三方来承担,极大地规避了用工风险。除了美团之外,饿了么,滴滴、部分快递公司等等都采用的是类似的运营模式。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7)

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等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所以当前的就业形势本就如此,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非常普遍,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很多的毕业生为什么削尖了脑袋去考公务员,去争国企的工作岗位了。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8)

年龄结构限制,没有选择的空间

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八十年代,而在同时代出生的80后,也都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当我们的年龄超过35岁,再去寻找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人才市场各个企业招聘的人员年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要求在35岁以下。

一旦我们的年龄超过了这个标准,要么自主创业,要么加入到自由职业者的大军。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虽然对于创业者而言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机遇,但是创业者的竞争也非常的惨烈。在过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洗礼下,真正的创业成功率很低。尤其是当下疫情持续,很多行业生存到极为困难,灵活就业也权当过渡吧!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9)

政策鼓励,形势所迫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灵活就业这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降低了失业率。所以国家从政策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

2021年7月,人社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作出明确要求。此次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将进一步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从五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下乡”,到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到2015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是国家政策为了缓解就业形势压力采取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转型与升级,那么未来灵活就业人数会越来越多。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10)

灵活就业的弊端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灵活就业确实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丰富了就业形势,但是灵活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急需解决,同时也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很不稳定,虽然工作方式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但是受到各种“算法”的制约,利益的维护也需要相关的政策保障。同时自由工作者工作项目充满不确定性,往往有时忙的没时间吃饭、休息,但有时可能很长时间没有工作项目。

其次,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劳动关系。就业主体很不稳定,通常用人单位不会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甚至很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工作场所变动较为频繁或者跨地域较大,甚至没有固定的明确的依托单位,社保缴纳问题需要更加完善。

第三,因为灵活就业群体的特殊性,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往往是个体形势参与,所以也希望国家在税费方面能够减。

灵活就业的人群数量会如何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11)

灵活就业,返乡创业或许有更大的空间

2021年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也就是说我国城镇化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比重,同时全国的城市房价也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虽然城市的就业机会确实相对农村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竞争压力也较高。

尤其是随着这几年互联网和自媒体领域的发展,从业者的工作已经可以摆脱地域性的限制,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讲,农村无论是从地价、房租、水电等方面又具有较强的优势。

同时,随着国家对于三农的重视,农村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依托三农,立足农村的地域特色,挖掘自身潜力。凭借自身知识储备,做好资金价值的转移或许会有更大的未来。

联想到上海这轮疫情的反复,我们也看到了高密度人口带来的种种弊端,从2020年开始的疫情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从人口稠密区向低密度、交通便利的农村转移或许是新的机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