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小报童变身摄影家)

广州垃圾分类人气打卡点“最后一弹”来了!11月30日,广州市推出第四条垃圾分类人气摄影路线,13组通过网络报名的小学生家庭亲子齐上阵,变身“摄影家”前往这些“人气摄影点”打卡,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展现不一样的广州垃圾分类新时尚。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小报童变身摄影家)(1)

小朋友们参观云山诗意小区的垃圾误时投放站

小报童们探班餐厨处理站

今天的第四条人气摄影路线为:番禺区大龙街餐厨处理站—大龙街云山诗意小区—大龙街新水坑村—荔湾区增埗公园西村青少年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永庆坊。据招募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孩子们以前担任过小报童,懂得拍摄垃圾分类工作。

在番禺区大龙街道,小报童们参观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生物肥料的过程。据介绍,大龙街共有两座餐厨处理站,一座2吨餐厨处理站于2017年7月落成,日处理量1.78吨,至今运行状况良好;另一座餐厨处理站落成于2019年6月,日处理能力40吨,现每日处理量15吨,两座处理站可以满足辖区内的餐厨垃圾处理需求,真正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小报童变身摄影家)(2)

大龙街餐厨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刚运来的垃圾

在分类投放源头减量方面,方圆云山诗意小区是广州市第一批垃圾分类样板小区。2017年至今,垃圾分类氛围已相当成熟,居民知晓率100%,自觉分类率65%,每日可分类餐厨垃圾750公斤,分类准确率为95%,每月减量餐厨垃圾约22.5吨,减量率达37%,每月可回收物3685公斤,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

在新水坑村,2017年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村内硬件设施完善到位,分类氛围成熟,并拥有一支巡查督导专用队伍,每日对村内居民的垃圾投放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在该村的误时收集点,站桶指导分类的工作人员成了“网红”,许多小报童们争相合影。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小报童变身摄影家)(3)

新水坑村的督导员正在讲解村里的变化

家长们想“取经”分类经验带回家

在荔湾区,增埗公园内的荔湾青少年垃圾宣教中心利用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和绿色低碳环保新材料展现荔湾垃圾分类工作的“前世今生”,宣传方式先进有趣,充分调动起小报童们学习垃圾分类的兴趣;在广州地标之一的永庆坊,围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小报童们在家长的带领下,用另一种视角拍摄历史建筑,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摄影作品。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小报童变身摄影家)(4)

小朋友在大龙街餐厨垃圾处理站参观垃圾末端处理

据介绍,垃圾分类“人气摄影点”“人气摄影路线”的推出,是广州市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锦上添花的一笔。据广州市城管部门统计,通过前三条“人气摄影路线”的带动,“小习惯、大文明,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摄影大赛已经征集到千余幅摄影作品,虽然临近比赛尾声,但市民参赛热度不减。

“今天活动感觉太好了,回去后想把经验推广到自己小区。”刘阿姨带着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来参加活动,她表示今天儿子看得特别认真,尤其是在大龙街有机垃圾处理站。刘阿姨家从去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后,给儿子买了垃圾桶和卡片研究如何分类。“现在绝大部分垃圾都能准确分类,平时还会督促大人呢!”

据悉,“小习惯、大文明,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摄影大赛将通过专家初审、市民网络投票方式进行奖项评选,并在12月中旬举办垃圾分类主题摄影展,投稿作品将会择优入选摄影展。

新闻回顾

线路一:垃圾分类处理人气摄影“打卡点”

白云区云城街东方明珠花苑(白云大道南)——汇和大厦——白云区鹤龙街员村压缩站——海珠区瑞宝街明都华庭小区(南洲北路盈中路)——瑞宝街南洲花苑(南洲北路南燕直街1号)——沙园街餐厨垃圾收运点——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

线路二:垃圾分类处理人气摄影“打卡点”

天河区穗园小区——景安花园——黄埔区黄埔花园——黄陂新村——增城区碧潭村——增城区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

线路三:垃圾分类处理人气摄影“打卡点”

花都区赤坭镇景山村——白云区鹤龙街道餐厨垃圾处理点——越秀区都府社区——越秀区东山街新河浦社区。

“小习惯、大文明、垃圾分类新时尚”摄影大赛简介

1、 作品要求:

(1)拍摄内容围绕垃圾分类处理主题展开,可为收运设施设备、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垃圾处理或回收技术方法等,记录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举措、经验、成效,展示广州垃圾分类设施之先进,人物之风采,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2)高清摄影照片可发至“广州城管”官方微信(gzchengguan)城市管理栏目下“摄影大赛”栏目或发送邮件至576242801@qq.com,并备注作者及作品名称。

(3)本次活动征集到的摄影作品,主办方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拥有对作品的使用权,用于电视、网络、各类媒体客户端等渠道以及线下展览等公益推广宣传。

(4)必须为原创作品,否则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作者自行承担。

2、奖项设制:

一等奖一名:一万元现金奖或同等金额礼品,奖杯、证书

二等奖二名:三千元现金奖或同等金额礼品,奖杯、证书

三等奖十名:五百元现金奖或同等金额礼品,奖杯、证书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刘春林、全杰 通讯员 成广聚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刘春林、全杰 通讯员 成广聚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