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始祖刘思进 他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

江西人物志(5)曾据

曾姓是中国排名第38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2%,人口大约有77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居多。四川、湖南、广东、江西四省曾姓人口约占中国汉族曾姓人口的66%。其中,江西曾姓人口尤为繁荣。江西曾姓之人从何而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位先贤?

入川始祖刘思进 他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1)

曾据

曾姓始祖可追溯至上古到春秋时期的鄫国。

相传,黄帝第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帝颛顼,帝颛顼生鲧,鲧生帝禹。帝尧命鲧治水,结果鲧用“堵塞之法”,九年而未成功。帝舜即位后,因鲧治水无功,于是处死鲧,命鲧之子禹继续治水。禹用“疏导之法”,历时十三年,终于克靖水患。在治水过程中,禹积累了极高的威望。最终,帝舜让位于禹,是为帝禹。帝禹死后,禹之子启击败帝位竞争者伯益而称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世袭王朝——夏朝。

帝启生帝仲康,帝仲康生帝相,帝相生帝少康。帝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鄫子爵,在鄫(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是为鄫国之始。鄫国历经夏、商、西周三代,直至春秋时期,在公元前567年被同在山东半岛的莒国所灭。怀着深切亡国之痛的鄫国公子巫出奔鲁国,并在鲁国为官。公子巫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故国,遂以国民为姓。为了表示离开故都之意,将表示城郭之意的右耳旁去掉,于是以“曾”为姓。公子巫就是曾姓之祖。

入川始祖刘思进 他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2)

古鄫国

公子巫的玄孙是一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名人,他就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曾参,其被后世尊称为“曾子”,享有在文庙中陪侍孔子的荣誉,亦被人尊为“宗圣”。曾参出生于春秋末年的东鲁,后移居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济宁市嘉祥县),因此,曾参也被后人视为武城曾氏开派之祖。曾子是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孔伋)并列的“儒家五圣”。

曾参后人在南武城繁衍生息,其15世孙是西汉末年的曾据。曾据,字恒仁,出生于汉元帝元年(前43年)正月初七日,官至侍御史,爵封都乡侯。

曾据为官时期,正值元成哀平之世,外戚王氏深受宠幸。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外戚王莽毒死汉平帝,自称“假皇帝”。第二年,王莽确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汉孺子婴初始元年(8年),王莽废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是为新朝始建国元年。王莽称帝后,进行托古改制,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百姓怨声载道,天下民变四起。

入川始祖刘思进 他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3)

王莽篡汉

当时,受到优良家风熏陶、遵循“爱忠中君,驱邪匡正”家训的曾据,认为王莽废帝自立的行为实乃大逆不道,就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曾据因此得罪了朝廷。王莽始建国二年(10年)十一月十一日,曾据为了避祸,抛弃都乡侯的爵位和田地,携带家属两千余人迁徙江南,来到豫章郡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吉阳乡定居。曾据后裔在江南繁衍昌盛,江西庐陵吉阳乡也因此成为中国曾氏第二发源地(第一发源地为曾参所在的山东嘉祥南武城)。庐陵县吉阳乡成为曾氏南迁后繁衍旺族的中心之一,因此,曾据被称为曾氏南迁之祖。

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了一篇曾氏后人祭祀祖先曾参、追忆南迁之祖曾据的祭文,现抄录如下:

吾族曾氏,血统轩辕。光耀东鲁,源于武城。开派参公,师事孔子。道传一贯,独得其宗。帝王黎庶,无不崇封!裔传十五,据公恒仁。永光元年,生于嘉祥。以贤佐圣,恩承都乡,功封关内,皆爵侯相。公元十年,移孝作忠,驱邪匡正,耻仕新莽。举族南迁,桑梓吉阳,励精图治,子孙兴旺。忠义之节,日月经天,浩气永昶!建武乙未,七十八寿,卒葬吉水,仁寿古乡。永平六年,汉帝明皇,诰封赞赏:吉阳郡公,秉性端方,志忠义城,独节孤忠。从此吾族,播衍四方,望出庐陵,天下盛昌!泱泱华夏,历经沧桑,岁月蹉跎,地老天荒。而今盛世,人文褒扬。故里宗亲,孝诚名芳,千年祖墓,得以重光。省身念祖,祀以文章,吾族斯人,永志不忘!

该篇祭文说曾据曾由都乡侯进爵关内侯,但我认为此说不可信,是曾氏后人为祖先添光之举。一方面,北宋王安石所著《王介甫先生集》仅记载曾据爵封都乡侯,并未提及其曾为关内侯一事。另一方面,秦汉时期,关内侯在二十等爵中高居第十九等,仅低于第二十等的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关内侯有封号,但无封国,一般是对立有重大军功之将领的一种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西汉时,著名的关内侯有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卫青、苏武、陈汤、黄霸等人,皆是名震一时、在史书中单独列传的大人物。曾据作为一个史书无传的普通人物,应该不可能封关内侯,封“乡侯”之说应该较为合理。

入川始祖刘思进 他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4)

江西永丰县武城曾氏宗祠

该篇祭文还表明,相传曾据活了78岁,逝世于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另外,祭文中提到,曾据死后在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被皇帝诰封(中国古代皇帝对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授予爵位或称号)吉阳郡公。此说应该又为附会。吉阳之地虽确实在今日吉安市吉水县,但吉阳并非郡名,而是县名。且汉代并无吉阳县,吉阳县直到三国吴孙皓宝鼎二年(267年)才设置。

不管如何,该篇祭文还是体现了江西曾氏后人对祖先曾参和曾据的追思,对于曾氏家族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曾据虽然不是出生于今日江西省境内,但其后来迁徙于江西,并在江西开宗立派,让江西吉安成为整个南方曾氏的祖源地,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算一个江西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