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打谷子(故园纪事打稔头)
作者:刘文秩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
当年,中国评剧创始人之一成兆才编写了剧目《花为媒》,在张五可与阮妈游园赏花报花名时,阮妈唱道:“四月里开梨花,大雨没下透,下不透种高梁尽出些稔头”,她与新凤霞配合,一俗一雅、一喑哑一明亮,相映成趣,堪称经典。而唱词里“稔头”之名的来历则是出自于乐亭。说起来还一段故事:
1901年,成兆才曾与几个莲花落班(评剧的前身)去天津在河东东天仙、法租界天福楼、日租界下天仙等茶园演出。由于莲花落由地摊搬上舞台演出时间不长,从剧目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比较粗糙、俗气,因而遭到官府歧视,被直隶总督以“有伤风化”为由,将全部莲花落班驱逐出津。成兆才回家后,为了生活随着滦南农民到乐亭“扛活”做工。当时,乐亭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关东青”大高粱,所以他对高粱这一农作物非常熟悉。高粱因多年重茬种植,且受土地、气候、种子保管等影响,在长大孕穗时很容易起黑穗病,出现结不了籽粒的穗苞,当地庄稼话儿就叫“稔头”,学名叫乌米。后来成兆才组织艺人致力于莲花落改革,创编新剧目,就在编写《花为媒》剧本时,很自然地将“稔头”这一乐亭民间特有的名词写入了阮妈报花名的唱词中。
“稔头”,是一种病害。玉米、高粱等几乎各种农作物都有。它本名叫做黑粉菌,别名乌米、棒子包、黑粉、灰包谷,而乐亭庄稼人却将高粱穗上的粉菌叫稔头。稔头虽然是病害,但却闻着清香,舔舔还有甜味,幼嫩时可以食用,是一种怡人的食物,它不仅能生食,还可以炒食,这种原生态的食物,吃起来可是别有风味,在高粱长稔头这个季节,农家常用它来做菜熬苕瓜。其实,稔头很有营养价值,还可药用,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在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当然,那时人们还没有这种意识。
高粱这一作物是早年乐亭先人闯关东经商时从关东引进的,所以叫“关东青”。关东青米质好,营养丰富,是乐亭人非常喜爱的主食作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一进入夏季,乐亭大地遍是高粱,一望无际。
高粱的用途很多,食用、酿酒、糠麸作饲料,秸秆还可用来挟寨子、编茓子、织席蒌,箭秆也耍影人、穿门帘、穿盖连,穰子扎苕帚,可谓浑身是宝,是当时农家重要的生活支柱,因而乐亭人非常喜爱种植高粱这个作物。
小暑过后,青纱帐起,高粱进入孕穗期,是打稔头的好季节。这时,村里爱打稔头村民就开始行动了。他们不仅善于从高粱的长像上辨别出哪棵是稔头,也熟悉爱长稔头的地块,往往是待早晨的露水干了后就下地去打。
进入高粱地后,顺着垅行穿行,两眼不住地巡视着高粱头上打苞的天穗,当见到是稔头的穗就熟练地将高粱稞搬下,再顺势一掰,就听到“呱儿”的一声脆响,那一个含着乳白鲜嫩的小稔头的穗苞就掰下来了,这一掰人们就叫“打”。每打20个左右后,就用稔头的顶叶子挽成一个“把儿”,每打两把儿再一系,连接好后搭在肩头上。看看打得差不多了,或是这块地打完了就走出高粱地。这时,只见打稔头的人两肩挂着稔头“把儿”,活像一个从战场上归来带着胜利品的战士。回家来由主妇用苕瓜熬稔头,一家人团团围着吃可谓其乐融融。“打稔头”,这是非常惬意的活计。“稔头熬苕瓜”这可是当时庄稼院一道好菜呢!
长稔头的高粱稞天穗的特点是稍稍凸起,高手慧眼识珠,一看便知,然后熟练地打(掰)下。然而一般人认不清,左看右看拿不准时,只好搬下高粱稞仔细观看后才敢下手。在这个季节,正是三伏,我们小孩子们在星期日或放学后也都跑到高粱地里,学着大人们打稔头,可谁也认不准,只好将高粱天穗搬下来,扒开穗皮看是不是稔头,如果不是就放开去。前人将这种打稔头的做法起了个好词语,叫“掐高粱苞”,久而久之,就成了对平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的戏谑词语。如对某一事物,好逞强故作聪明的人装懂说“这(事)人我认得!”旁人就会讥笑他说:“认得?认得还掐高粱苞?”结果引得在场人哈哈大笑。
我们这些小伙伴串遍了高粱地,好不容易打下几个小稔头,就坐在地头上吃起来,真是又清香,又甜润。而到了高粱吐穗后期,稔头也长老了,白皮黑头的穗头就从苞里吐了出来。老了虽然好认,但却不能吃了,人们对这样的老稔头叫“胡子老爷儿”,过老的就长灰,风一刮还飞黑粉,甚至飞得高粱叶子上都是。在那时,天真的我们将打下的小稔头吃掉后,还淘气地撅下长稔头的高粱秆儿,再捼成秫秸枪,分拨打仗做游戏,当兵的拿大枪,当官的拿小枪。
毕竟打稔头这事儿虽然有趣,也是件不受高粱地主待见的事,因为有的人打稔头不够小心,免不了搬折高粱秆儿,也是让人生气,所以有的人家在这个季节,就经常在自己家的高粱地头巡视,不让打稔头的人进地,免受损失。
当然,打稔头这活儿大多数还是穷苦哥们的事儿,因为在当时,人们还没有解决温饱,贫困人家粮食不够吃,只好打稔头熬苕瓜充饥,这也是无奈之举呀!
(作者刘文秩,《读乐亭》编委)
#唐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