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中的千古名句有哪些(特别推荐沈华维)
王玉明院士
王玉明院士简介
王玉明,字韫辉(叶嘉莹先生所赐),1941年生,吉林人。清华大学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四项(排名1,1,1,3)、省部级科技奖15项。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书画社理事,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社长,云帆诗友会顾问,已有四本诗集和两本影集出版。
心如秋水水如天
——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诗书歌影展、新书首发式、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词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沈华维
2011年4月王玉明院士诗词选集《荷塘新月》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我应邀参加了那次活动,拜读了他的作品,并由此结识了王院士。他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诗情奔发,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4本诗词集,是个多产高产的科学家诗人。有了微信之后,王院士经常将他的新作发给我赏读,每次都谦虚的让我提出修改意见。王院士学养深厚,兴趣广泛,一专多能,游刃于诸多领域,且都有骄人成果,其孜孜以求之品格、老当益壮之精神,尤令人感佩。他的作品与成就,科技人文并蒂,旧体新诗两栖,书法摄影双美,歌词音乐兼丽,如此大才,实属罕见。
这些年来我拜读了王院士不少诗词大作,赏心悦目,获益匪浅。他以科学家深厚的学养和深邃的眼光观察事物,总有独特新奇的发现。比如小词《南乡子·戊戌荷月清华园初觅流萤小记》里所写到的清华园的情人坡,我也曾几次去过那里,对流萤总觉稀松平常而不曾留意,王院士却巧思凝练,从中发现了最值得回味的儿时童心童趣,并痴痴地守候着,词趣盎然,其情可感。七绝《亚龙湾海滨漫步遇雨》中所描写的情景,我也曾在海边迎着风雨奔跑,权当情绪释放,却不曾如王院士从中悟出的人生哲理。他以科学家的执着探索精神,格致诗词,作品内容博大深刻,语言却深入浅出,篇中充满着睿智和哲思,给人启迪。有人说诗词是形象思维,王院士的诗词却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以科学家的缜密思维来经营诗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好诗不厌百回改”,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正如香港著名诗人林峰先生所说,像王玉明院士“这样认真为诗者已不多矣。先生诗词经过千改,无疑已越改越传神。”他不仅自己反复修改,还经常求教于诸多诗友,足见其胸襟之阔达,处事之谦和。
从诗词审美品格上看,王玉明院士的诗词创作实践和成就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的感受主要有三点:
一是作品的刻画要努力超越生活。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曰:“原夫登高之旨,盖堵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着玄黄,文虽杂而有质,色虽糅而有仪,此立赋之大体也。”现实生活是诗词的源泉和根基,是艺术的资料。生活真实是我们平常所能看到感知的世俗之真实,而艺术真实是诗人对生活真实的观察、提炼、加工后的艺术作品,它高于生活,超越真实,体现形式感和审美深度,抒其情,润其心。王院士的诗词作品在反映生活,超越真实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他的作品大多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使艺术诉诸于个体心理的情感,不仅给自己也给读者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如《亚龙湾海滨漫步遇雨》:“漫步沙滩夜赏潮,流云忽作雨儿浇。何妨吟啸享天浴,转瞬晴空月正高。”这本是一次极平常的生活经历,出门在外,突遭风雨,司空见惯。但作者不躲避,不抱怨,却把它当做高级的诗意化的精神享受,体现出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这里生命之气就是涌动的情感,它既是诗词生成的原动力,又是将沙滩、海潮、夜雨、明月、晴空诗化并净化读者心灵的暗物质,诗因而有了清新明朗、深沉奔放的美感。这种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超越,既是诗人心灵火花与感悟的迸发,又变得真实可信,触手可及,而并非虚无缥缈。如《喀纳斯寻梦之旅》:“鲲鹏西去掠云端,仙境十年魂梦牵。漫漫金沙翻大漠,皑皑银雪耀崇山。桦林晚照升明月,村寨晨炊入野烟。满眼斑斓沉醉处,心如秋水水如天。”此诗情景并茂,营造出一幅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尾联即是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心底明澈的真实写照。
二是作品的厚度要不断超越自我。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云:“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向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情是诗歌的生命,美是诗歌的灵魂,神韵是诗歌的至高境界。欲成为时代真正的歌者,须有大胸怀,有一等襟抱,还要有不断超越自己的勇气,永不满足,方有一等佳作。王院士是位摄影家,他把摄影对美的寻找、对灵感的捕捉技巧实践 充分的运用于诗词创作,以丰富的手法营造出隽永的诗境,他的诗词无论何种题材,作品中都渗透着自己独特的感情体验,或明或暗都可以见出作者的形影精神。如《行香子·八十岁登七仙岭咏怀》:“久慕芳名,今探仙踪。力攀登、敢效孩童。荡胸云雾,掠耳松风。幻梦中宫,宫中影,影中鸿。心仪绝顶,谁信痴翁?杖朝犹、山海情钟。晴波澄碧,峻岭青葱。更一峰尖,七峰峭,五峰雄。”作者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享誉中外的机械工程学著名专家,他始终葆有一颗不老之心。此词不仅艺术表现力极佳,技法圆润,气势宏阔,而且将其老当益壮的心境溢于言表,杖朝之年却仍有登峰自然和科学之绝顶的勇气,充满着“效孩童”、“信痴翁”、“力攀登”的青春活力,读来令人血脉喷张,极富感染力。再如《我心飞翔》:“既然寻境界,何必避风霜。暮降关山月,霞生天海阳。寒凝涛有寂,心静宇无疆。雪霁崖巅立,云霄逐鸟翔。”这是作者2004年春节期间与家人在北戴河和山海关休假时,赏景的即兴之作。薄暮月悬,关山壮美,雪霁放晴,霞生海寂,崖巅眺望,云霄鸟翔,眼前景色,真实壮美,作者用壮阔的胸襟、豪放的情感、高远的意象来提炼概括出超越生活真实的壮美瑰丽的诗品。景与情能够自然而然的相互融合。诠释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作者头一年刚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他并未满足,诗的前四句可观其胸怀气度,后四句足见其执着追求,借此抒发昂扬向上的心志和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他超越别人并不断超越自己的自信和底气。
三是作品的体验要敢于超越经验。
明谢榛《四溟诗话》说:“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诗词既是灵感写作,又是经验写作。诗词创作靠感悟,靠灵感,有时也靠经验,二者不可偏废。其实,灵感也是经验的储存爆发。对于一个有追求的诗人来讲,要善于积累经验,不如此不会厚积而薄发。但积累经验不是固守经验,囿于熟套,按部就班。只有不断地超越经验,才能获得新的人生体验。这也是一个心灵净化、精神不断升华的过程。王院士在这方面的创作实践,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荷塘幽思》其一春思:春夜花香盈故园,荷塘漫步沐轻寒。蟾宫有泪莹光冷,水面无风月影圆。恩典鞠躬朝塞北,诗情闭目忆江南。幽思脉脉人声寂,独享良宵不忍眠。”其幽思超越时空,超越常人想象,纵横捭阖,人间冷暖,家国情怀,皆到眼前,奇蕴无比,哲思深刻,令人刮目相看。再如《海滨新秋》:“夜雨尘寰净,晨光天海清。曙红波潋滟,树绿岛分明。有意风私语,无心云远行。黄昏新月现,渔火伴疏星。”此诗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刻画的心境,有异曲同工之妙,颈联更被认为是传世之佳品。
中华诗词学会原会长郑欣淼曾说过:“玉明先生能够在紧张的科研之余坚持诗词创作,科学与人文并重,流体密封与推词敲句齐行,悠然出入于文理之间,遨游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双重世界,且能做到相融相助,相激相进,殊为难得。”诗人和诗词要努力实现超越生活、超越自我、超越经验,这是个很高的目标。既靠修养努力,还得有天分。诗词能够切入生活,真实而准确的反映生活,已属难得。而高于生活,超越生活,艺术的表现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诗言志”、“诗缘情”,抒发性情,书写心灵,是诗的本质。而要将“小我”拓展为“大我”,书写家国情怀、时代风云,那更需大情怀、大手笔。诗人的经验是人生阅历的积累,也是诗词成熟的标志。而敢于超越经验,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才气。而这三个超越,王玉明院士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每一个立志攀登诗词高峰的诗人,也应向他那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今天中午会议安排集体用餐,因我家住的离清华大学较近,便回家吃午饭,顺便将王院士的几本新书带回家。进门后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问我:“爷爷你背的是什么?”我说是书。孙子又问“我能看看吗?”我说可以。当我从卫生间洗完手出来,发现孙子正在翻看王院士的摄影集,边看边说“这些照片好美呀!”并问我“这是哪里来的?”我说这是你们清华大学的王玉明爷爷拍摄的。他又问“是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我想王院士的诗书影集不仅给我们成人带来大美享受,也将美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真是功德无量。
2021年1月是王院士八十华诞,我赋一首小诗,祝王玉明院士诗心不老,健康长寿!诗曰:
襟怀澄淡已多闻,卷里风云感慨深。
浴雨吟诗成小隠,赏潮泼墨赋良箴。
人文寄兴凭清梦,科技攻关砺壮心。
如此通才能有几,凌嶒傲骨世间钦。
——2021年5月15日
王玉明院士
书画摄影作品欣赏
著名诗人 沈华维
作者简介
沈华维,1954年8月生,宁夏永宁县人。退休干部。余年主事诗词创作、诗词理论研究和诗教工作。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有《自然醒来》《问心斋诗词集》《沈华维诗文选》等出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