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趋势(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趋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趋势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汇总
广义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将古诗文、古典名著、蒙学读物、古代寓言、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古代优秀科技文化成果的文章,以及汉字文化、节日礼俗、名言警句、对联俗语、文化常识等内容,有机编排进课文、日积月累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书写提示、阅读链接等不同板块中,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编排,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沛的传统文化养分。其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无疑是分量最重、最具代表性的。统编教材在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词之外,还选入了37首,共计112首;文言文一共安排了14篇。这些篇目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价值,相关的教学策略也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思考。
一、统编教材中古诗文的选编特点
(一)选文首重经典性教材中的古诗文,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均以经典性为首要考的因素。教材的选文,源于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囊括了咏物、咏史言志、抒怀、边塞、田园、山水、送别、思乡等创作类别,并从中着意选取历代的名家名作,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人的代表作品。综观教材中的古诗文,均是在文学史上广受好评的典范之作。对处于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从阅读这些经典诗文起步,有利于他们迅速提升审美品位。
(二)凸显育人价值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所在。学习经典的古诗文,其显著意义在于能让学生直观地接触这些文化符号,然后通过朗读,背、理解,逐渐产生亲切感,并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民族身份建立起联结,在情感上增进认同,继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真正地把中华民族的独有的文化记忆代代传承下去。其次,统编教材格外注重通过古诗文来透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有些作品包含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些作品是作者自述对高洁品质的赞赏与追求,能够引导学生向往高尚的情操,在个人修养方面增进认识;有些作品在书写山水田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长期存在的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有的作品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体现出古人的思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引导,这对其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既有“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激愤,又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意,也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惆怅和伤感,更有“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这样闲适又雀跃的心情,总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情感基调。虽然在小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着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通过接触、阅读这些作,学生极易受到感染,从中获得多元化的情感体验。
(三)编排遵循一定的序列和逻辑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文,在编排上注重循序渐进,体现为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体裁由单一到多元、文本理解难度由浅及深等特点。数量与篇幅的递增较为直观,无须赘言。在体裁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阶段的古诗词以短小、精练的五绝、七绝为主体,同时随着年段的上升,中年段开始出现词,高年段开始出现稍长的律诗、乐府诗等;文言文则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带有一定议论性、思辨性的文本。随着篇幅的增加、体裁的丰富,古诗文的理解难度逐渐提高,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然也有所提升。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逐渐培养起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语感,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充分的基础。
(四)重视版本的精审与信息的准确由于统编教材影响力巨大,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廓清一些容易造成错误或者混乱的问题,尽可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文本和信息。 首先,古人的诗词、文章、语录等作品流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图书在不同时代的反复刊印,后人对前贤作品的多次引用,甚至作者写完后对自己作品进行的修改完善,都可能使得同一篇作品在不同时期和来源的文献中呈现出有差异的文字版本。在有多个文字版本的情况下,我们取舍的总体原则,是重点参考目前学界较为权威的文献版本,同时兼顾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既有常识。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句,另一版本写作“白云深处有人家”,经反复权衡,教材根据明刻本《樊川集》、清刻本《樊川诗集注》及中华书局出版的《杜牧集系年校注》,选用“生处”。又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中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其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又有“两岸猿声啼不尽”一说,考虑到“啼不住”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也有版本依据,因而决定选用此版本。其次 ,对古诗文乃至名言名句而言,文字版本的精审固然重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不可忽视,统编教材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纠谬正讹的工作。如,一年上册第五单元的古诗《画),其作者有王维、唐寅等诸多说法,但通过查阅大量典籍,可以确定这些说法都不可信,日前对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时可以追测到宋代,但其来源可能较为复杂,作者间题一时难有确论故而教材中采取了严谨的做法,来标注作者。
二、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年段特点和板块功能,落实古诗文的教学目标编排在不同年段、不同板块中的古诗词在教学中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建议教师围绕各年段的特点和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切忌找高要求,或混淆板块功能。
1.低、中、高年段古诗词课文的教学是作为课文来学习的古诗词,低、中、高年段的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低年段编选的古诗内容简单,学生只要能识读下来,大体就能望文知义,个别理解有障碍的地方,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总之、在识字、写字之外,低年段的主要要求就是读、背通,初步了解大意,适当地结合一点初级的想象画面、从中感知古诗的语言。进入中年段、教村开始提供注释、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但对体会感情不作深入的要求。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赠刘量文》,学生能够明白这首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什么样的景色、讲的大概是什么意思,就已达到要求、至于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送给朋友、他劝慰朋友的背后有着怎样复杂的经历和感情,暂不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去深入思考。虽然中年段在课后已经提出要“有感情地朗读”,但仅控制在相对简单的层面,能正确把握感情基调即可。到了高年段,则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具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此外,六年级下册还编排了“古诗词通读”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增强积累的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方法来自主疏通,为更高年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2.中、高年段文言文课文的教学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引入文言文的学习。对中年段的教学来说,基本目标是正确朗读、读好停顿,学生能借助注释知道文章大概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就已达到要求。进入高年段,则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把握文章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中年段的学习基础上的,中年段提出的些常规要求如朗读、讲述故事内容等,还需要继续在教学中落实。此外,围绕对文章的理解,高年级体现出一定的进阶要求。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启发,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相矛盾》要求学生说说文章最后一句“其人弗能应也”是什么原因,旨在启发学生思考故事逻辑;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伯牙鼓琴》,要求学生结合资料袋交流感受,旨在就“知音”这个主题简单做一点生发;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小儿辩日》,则是要求学生稍微整理、分析一下两个孩子的观点,旨在利用这种具有思辨性的文章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3.“日积月累”板块的古诗词教学“日积月累”板块,大大增加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容量,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増强语感、形成积累。从要求上来看,“日积月累”比课文的整体要求低,主要目标是形成朗读背诵,理解方面只要能粗知大意即可,对具体诗句的分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等都不需要求,避免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当然对一些感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主探究。总而言之,随着学生年龄阅历的增加,他们日后自然会逐渐通晓这些作品的含义,也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日积月累”板块中不仅有古诗词,还有名言、俗语、成语等,其要求与古诗词类似,重点仍是强调积累运用。希望学生在形成积累之后,逐渐将这些语言有机地运用到习作、口语交际中,进而提升表达能力。
4.把握好古诗文课文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古诗文是教材中一类相对比较独立的选文,它们本身也有一套独特的文艺理论,现代文阅读的要素对古诗文是无法完全适用的。教材中对古诗文的编排,主要考虑与单元人文主题的切合,有些篇目恰好能和语文要素形成搭配,可以考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个单元编排的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比较适合落实想象画面的要求。但也有一些古诗文,是不能和语文要素形成紧密结合的,这个时候无须强行去寻找联系。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但编排的三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没有 所谓的语言、动作描写,教学中只要围绕课后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作者或者人物的精神品格进行体会即可。
(二)关于古诗词的教学
1.宜以朗读、背诵为主,注意读准字音反复朗读,对学生理解文意是有较大帮助的,所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正是此理。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学生一般能逐渐培养起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语感。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时不要用过分夸张的语气,也不要过度强调停顿,只要在读准字音、合理停顿的基础上,做到自然、平稳、流畅就已足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读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把某字或某句读得“押韵”。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为何读 xié而不读xiá实际上,在这首诗创作的年代,这三个字本就同属一个韵部,是押韵的。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语音不断演变,“斜”逐渐读着和“家”“花”不押韵了,后人试图让全诗在音韵上和谐起来,就把它读作xiá,用术语来说这种做法叫作“叶韵”。但“叶韵”的方法,大多数是后人无视语音演变的实际规律而擅自创造出的一些看似和谐的读音,已经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斜”在唐宋时期到底读成什么,今已无从追索,作为现代人,我们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来识读即可,不需要特别地去改读它。《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也是同理。其实,早在明代,著名音乐学家陈第在其代表作《毛诗古音考》中就明确提出过:“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也。”语音演变是正常的历史规律,教学中无须在某个字古代怎么读、现在读着押不押的上纠缠,把问题复杂化。
2.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感受,不宜过于依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每个人读诗,都会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如果过多地引入图片、视頼等多媒体资料,虽然初衷是想给学生提供理解诗意的抓手,但同时也容易让学生先入为主、导致他们对画面的想象、对动态描写的感受趋同、从而一定程度上丧失品读的个性化。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以凝练、精巧的文字对一场夏日骤雨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写出了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是对现实中真正下过的那场雨所进行的文学化的再创造、从而使一个偶然遇到的天气现象升华为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永恒而又独特的意境。通过阅读文字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作者的巧思和汉语表达的神奇,应该是由学生亲自去进行的一种个人化的体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恰恰是学习这首诗、甚至大多数古诗词的重要价值只有亲自体悟之后、学生才能够意会心传、把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
3.通诗意时不一定要逐字译,且可回避格律、用韵等知识首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要能在反复的通读中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韵律之美,初步培养起语感,乃至激发阅读兴趣,就已实现了教材编写的初衷。而诗词格律和用韵是个复杂、专业的知识体系,在这一阶段无须过多谈及。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建议字字得求详细对应的解释、甚至一定要逐字来翻诗句。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塞下曲》,有“欲将轻骑逐”一句,其中的“将”字,根据五绝格律应读作阴平,释义可存多种说法,如解释为动词“携带”,解释为工具介词“以”,或把”欲将”视为同义复词解释成“想要”,都能讲通。无论采用何种解释,都不影响对诗意的把握。鉴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毕竟有别于专业的语料研究,只要能引导学生正确疏通诗意,就不必陷入对个别字义的反复纠缠。
(三)关于文言文的教学
1.注意文言文朗读时的停顿问题古人读书时有“句读”,是因为古籍本身没有标点,需用“句读”来表示文辞休止和停顿的地方,一般称文辞语意已尽处为“ 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在目前已整理标点的古籍中,句读基本上已体现在标点符号中,在没有标点的句子中,停顿可以作相对灵活的处理,有的地方可停可不停,答案并不唯一。教师教学用书中会提供一些停顿的范例,目的是为教学提供一种参考,并非标准答案。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地方是一定不能读断的。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囊萤夜读),有一长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学生可以在“夏月”后面短暂停顿,也可以再在“萤火”后面停頓一下,但像“练囊”中间、“数十”和“萤火”中间,都不应读断。这种情况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要求学生读好书、主要是从理解层面来考虑的。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偏长,一口气读下来有困难,理解上也容易出现障碍,所以句中读出一定的停顿是有必要的。如果学生能正确地读好停顿,意味着他已经正确拿握了文句的意思,反之亦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能注意发挥出读好停頓对理解文意的作用即可。此外、和古诗词一样,朗读文言文也不需要过度夸张,仍是以自然流杨为基本目标。
2.不宜重点讲授古代汉语知识,也不宜字字强记释义小学阶段,文言文课文的难度总体不高,教学目标主要绕着理解文意展开。在教学中可以随文讲授一些简单的、对理解文意有帮助的古汉语基本常识。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诸儿竞走取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走”在古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跑”,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所区别。但无须在此基础上继续拔高或归类,甚至讲授专业概念。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囊萤夜读》中的“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其中“练囊”是名词作状语,但教学中只要能疏通这句的意思就可以,不用具体去分析这个语法结构。另一方面,无论是教材中的注释,还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讲解的字词,建议不要安排学生死记硬背字词释义。一者,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文言文学习流于枯燥;二者,古汉语中的字词常有多个义项,即便是同一个义项,也要考虑具体语境中如何能讲得“信、达、雅 ”,因此死记硬背意义不大。总之,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控制难度,避免机械地讲知识,尽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中不宜轻下定义目前,查阅资料的途径但资料的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形成误导,使用参考资料时需注意甄别。如,有种说法是“文言文的特点是用语简洁”,其中便存在一定问题:如果说文言文用语简洁,其内在逻辑是和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用字少,所以显得简洁,那么反之,我们也可以说现代文是啰唆的,可见这里的逻辑存在问题;再者,文言文也不一定都是用字少的,例如“赋”这种文体,其特点是连篇累牍的四六句和繁复华丽的辞藻,就不能说其简洁。类似的涉及定义性质的内容,教学中可以尽量不去涉及,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总面言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尽量淡化功利意识,重在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食粮,进而日益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
统编教材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上册(共6首)
【日积月累】P16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课文】P58
2.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日积月累】P6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识字】P67
3.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日积月累】P77
4.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日积月累】P91
5.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积月累】P10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日积月累】P113
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共7首)
【日记月累】P13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日积月累】P27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日积月累】P40
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文】P43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积月累】P52
1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日记月累】P64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课文】P67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文】P68
1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日记月累】P79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日记月累】P9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日积月累】P114
13.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共7首)
【日积月累】P13
14.梅花 [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日积月累】P26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日积月累】P41
15.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课文】P43
1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课文】P44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积月累】P56
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日积月累】P69
1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日积月累】P8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课文】P83
19.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文】P84
20.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里,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日记月累】P94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日记月累】P110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鸣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二年级下册(共7首)
【课文】P1
21.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文】P2
2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记月累】P13
23.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日记月累】P27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日记月累】P39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日记月累】P55
轻诺必寡信。——《老子》 失信不立。——《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日记月累】P69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
【课文】P71
2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文】P72
2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日积月累】P83
26.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日记月累】P100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日积月累】P113
27.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三年级上册(共9首)
【日积月累】P12
28.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课文】P14
2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文】P14
30.赠刘景文 [唐]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课文】P15
31.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日积月累】P26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日积月累】P42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日积月累】P62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课文】P74
3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文】P74
33.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P75
34.望洞庭 [宋]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日积月累】P86
35.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日积月累】P100
36.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日积月累】P113
爱人若爱起身。——《墨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小古文】P102
24 司马光 《宋史.司马光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年级下册(共9首)
【课文】P2
3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文】P2
3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课文】P3
39.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日积月累】P14
40.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日记月累】P30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课文】P34
4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文】P34
4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文】P35
4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日记月累】P46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日积月累】P58
44.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日记月累】P84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日记月累】P96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日积月累】P115
4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古文】P16
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年级上册(共10首)
【课后题】P4
46.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日积月累】P14
4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日积月累】P34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课文】P36
48.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课文】P36
49.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文】P37
50.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日积月累】P48
一页落而知天下秋。 // 立了秋,把扇丢。 // 二八月,乱穿衣。 // 夏雨少,秋霜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日积月累】P60
51.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日积月累】P9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课文】P94
5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文】P94
5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课文】P95
54.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日积月累】P108
55.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日积月累】P120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目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小古文】P52
13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年级下册(共9首)
【课文】P2
5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课文】P2
5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课文】P3
58.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日积月累】P14
59.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日积月累】P62
60.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日积月累】P98
61.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课文】P100
62.芙蓉楼送辛渐兴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文】P100
63.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风高夜,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课文】P101
64.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年级上册(共11首)
65.蝉 [唐]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日积月累】P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积月累】P28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日积月累】P44
66.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课文】P48
67.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文】P48
68.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课文】P49
6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日积月累】P60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日积月累】P86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
一州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课文】P88
70.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课文】P88
7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文】P89
72.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日积月累】P100
7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日积月累】P114
74.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日积月累】P114
75.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ménɡ)艟(chōnɡ)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小古文】P50
12 中国少年说(节选)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小古文】P102
24 古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者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五年级下册(共11首)
【课文】P2
76.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课文】P2
77.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课文】P3
78.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日积月累】P16
79.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日积月累】P38
80.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课文】P54
8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文】P54
8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文】P55
8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日积月累】P68
8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日积月累】P68
8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积月累】P106
86.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六年级上册(共10首)
【课文】P8
8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课文】P8
8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课文】P9
8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日积月累】P14
90.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课文】P16
91.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日积月累】P3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日积月累】P50
92.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积月累】P64
93.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文】P80
94.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课文】P80
9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课文】P81
96.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日积月累】P94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日积月累】P106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日积月累】P123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小古文】P96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书戴嵩画牛》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缪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六年级下册(共17首)
【课文】P10
97.寒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课文】P10
98.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课文】P11
99.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P16
100.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课文】P56
101.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课文】P56
102.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文】P57
10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词诵读】P107
104.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古诗词诵读】P108
10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古诗词诵读】P109
10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词诵读】P110
10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诗词诵读】P111
108.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诗词诵读】P112
10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词诵读】P113
110.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词诵读】P114
11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古诗词诵读】P115
112.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古诗词诵读】P116
113.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