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吗你是标准脸吗(科普你的)

AI换脸早已不是新鲜事,与前两年相比,如今智能技术与真实世界的融合效果更加自然,让人更加难以分辨。

比如,韩国网红Rui凭借甜美自然的外形、扎实的唱功在YouTube上收割了一大批粉丝。

然而,三个月前她却自曝自己的脸是假的。她找到韩国的一家AI公司,公司通过数据库里上千张脸的数据对比,合成出民众喜欢的面部结构和风格,让她在上镜后自动变成韩系甜妹脸,其换脸后在镜头前呈现出的自然程度让不少网友直呼难以置信。

除此之外,以AI换脸为代表的Deepfake技术自2018年后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技术之进步所产生的效果却令人喜忧参半。

# 以假乱真的AI换脸

AI换脸软件出现后,人们仿佛被“克隆人”占领,大家也被一款主打视频换脸功能的应用软件“ZAO”刷屏了。

准吗你是标准脸吗(科普你的)(1)

该软件刚一上线,#Zao AI 换脸#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App在ios商店下载量攀升至娱乐类第 2 位,随后各种换脸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应用而生。

▲网友换脸样片

此类软件只需上传照片,就能按照所给的模板制作视频,一步到位。客观来讲,虽然在人物移动的过程中,人脸边缘会有接缝瑕疵,但总体来说十分神似了。

其实,“换脸”技术早被应用于电影特效制作,在美国好莱坞已经存在了20多年,本身并不新奇。

将“换脸”推到风口浪尖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融合了深度伪造技术的“假视频”。

2017年12月

美国论坛Reddit上的用户“Deepfakes”发布多段伪造名人色情视频,其中包括“神奇女侠”盖尔·加朵和“赫敏”艾玛·沃森。Deepfakes借由AI技术近乎完美地实现动态换脸,引发了大量讨论和抨击,最后以账号被封告终。

2018年1月

可实现“一键换脸”的FakeApp的软件上线,其制作的视频内容千奇百怪,包括恶搞美国总统特朗普,或是将自己的脸贴到好莱坞明星上。

2019年2月

B站Up主“换脸哥”通过Deepfake修改了94版《射雕英雄传》的视频片段,将朱茵的脸换成杨幂的脸,视频蹿红网络。随后,“换脸哥”发布微博称“及时下架了相关视频”。

2019年6月

一款名为DeepNude的App宣称能实现“一键脱衣”,只要给它一张人像照片,等待30秒,就能得到一张裸照。由于风险超出可控范围,其开发者在上线几天后便匆忙下架了该产品。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对现状的影响和冲击,在没有合理把握之前,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它。

技术没有错,拥有技术也没有错,但是将技术肆意传播,被一些道德败坏,破坏社会的败类所拥有,就是错。

# AI换脸对于内容产业的部分影响

利:用于电视和电影制作

如今AI换脸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影视制作领域,演员可以通过换脸技术进行面部替换,已故演员可以在系列电影中为“情怀”重现,特技替身将更加完美地还原于角色本身,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自动生成不同语言的画外音,以增加电影的全球发行量。

利:个性化营销与宣传将变得丰富

在时尚零售业务中,品牌可以通过换脸技术让客户试用最新的服装和配饰,以此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样的换脸技术甚至能够使品牌拥有一个虚拟试用室,供用户在购买之前体验产品。

弊:视频假新闻让“眼见”不再“为实”

当新闻和人工智能结合,数字媒体的规模也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这有可能为社会带来新的好处,但也可能被滥用,错误引导舆论。

当视频被AI换脸技术造假,扭曲现实的能力也有了指数级的飞跃。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视频影像捕捉到的东西是最无可争辩的证据,是最可信赖的媒体资源。然而当合成视频出现,假新闻则变得更容易掩盖真相,曾经“眼见为实”的观念也将逐渐崩塌。

弊:新诈骗形式令人防不胜防

如今多数网友都拥有多个社交媒体的账号,如微博、微信或是抖音、知乎账号里也许会有许多自拍和视频。在AI换脸技术的发展下,诈骗的形式也变得更丰富,让人防不胜防。

不法分子不仅能够伪造声音骗取受害人的钱财,甚至可以通过保存大量视频并通过伪造人脸与嘴形以视频对话的形式冒充他人并骗取钱财。

Deepfake的滥用不断给内容创作行业带来新挑战,并且已经造成了负面后果,那么AI换脸,到底是不是人工智能的滥用呢?

#AI换脸,是不是人工智能的滥用?

简 妍 有 话 说

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已和智能硬件解锁、支付,以及公共服务等身份验证直接绑定在一起。因面部信息的唯一性,以及作为个人隐私中最敏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个人隐私、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故对技术的安全要求和标准相对更高。

DeepFake技术滥用,引发全球担忧,也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了巨大风险。2019年底,硅谷人工智能公司曾使用DeepFake技术成功欺骗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并且顺利通过机场、火车站等自助终端检验。为此,各国纷纷加强了监管措施,旨在通过限制DeepFake合成技术,打击虚假信息的传播。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网友们的二次创作中,AI换脸也成为了一种娱乐方式,不仅能用来创作搞笑视频,还能帮助网友们将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画面“实现”,满足一些网友的想象。

从技术上来说,AI换脸是科技的进步,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其次,从应用上来说,它可以在影视行业有较大的发挥,如明星替身、劣迹艺人的面部处理,同时它也是电影渲染技术获得提升的重要表现。并且AI换脸技术还会对广告行业及其他娱乐行业(如直播等)产生很大影响,配合5G网络前景让人期待。

技术是中立的,也是双向发展的,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停滞不前。对技术应用的内容不能一竿子打死,很多深度伪造的合成媒体内容也具有存在的正当性,而对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民主政治的虚假信息才需要加强监管和规制。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AI换脸功能,因为深度伪造只是人工智能其中很小的一个分支,不能代表人工智能。对于愈加复杂的信息网络,引导AI对抗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加强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AI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安全保障。

# 如何用好“AI换脸”这把双刃剑?

对于“AI换脸”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在算法层,需要标注良好的大型数据集,满足深度学习模型的解释性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在硬件层,需要致力于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移动设备的实时计算的研发工作;在法律法规层面,需要政府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统一行业标准,保障用户隐私保护。

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立法也已提速。例如《民法典》将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列为个人信息,《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更是加入了与生物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和存储相关的条文。

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被列入了全国人大重点立法工作。相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AI换脸”的发展将逐步走向健康、高速、安全。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塑,普罗大众都能平等地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可能。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让我们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启智能美好生活。

结 语

技术是中立的,但是使用技术的人却是有立场的,所以对于使用技术所产生的后果关键还在于使用者的态度与目的。

就像在法律上明确 “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不是打压应用新技术,而是划清应用的合理边界。换脸技术的发展,并不代表着这一类技术已经到达了巅峰,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编辑:研究所新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