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

“红军能幸存,卢志英等同志功不可没!”红军长征过后,毛主席不止一次地说道。

1934年,蒋介石制定了围攻红军的“铁桶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顺利实施,红军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然而,关键时刻,这个计划却突破蒋介石的重重封锁,送到了周总理的面前。红军才得以及时突围,实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转移。中国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获取情报之人名叫卢志英,他潜伏在敌营长达20多年。然而解放后,他却下落不明,等人们找到他时,都忍不住潸然泪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1)

01

卢志英,1905年出生于山东昌邑望仙埠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尽管生活极为困顿,父母还是从牙缝里省出一点钱来,把8岁的儿子送到私塾读书。

卢志英聪慧过人,学业优异,这让私塾先生和父母都很欣慰,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读出名堂来,光耀门楣。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卢志英自始至终没有按他们的意见来,他的一生,注定走的不是寻常路。

16岁那年,卢志英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考进县里的乙种蚕桑实业学校,接受新式教育。

在父母盼着儿子快点毕业,回家娶妻生子的时候,一年后,他却中断学业,跟随闯关东的队伍一路向北。

那时的卢志英,心里已经种下了民主革命的种子,他要离开家乡,寻找救国的道路去!

18岁那年,卢志英考入绥宁镇守使署军官讲习所,随后被编入了东北军第三混成旅,成了奉系一名军人。在他正要一展所学,实现胸中抱负时,却发现军阀们只顾相互厮杀,搞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东北军不能待了,可救国之路在哪里?漫漫长夜里,他一遍遍问自己。

1925年,卢志英回到原籍,随后去了洛阳。在洛阳陆军训练处任队长的日子里,他结识了两个跟他同样怀揣救国理想的人:姚继民、刘仲华。同年,在两人的介绍下,卢志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下,他以为终于可以上阵杀敌了,没想到组织却给他安排了不同寻常的道路。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2)

02

鉴于他有在军阀部队的经历,卢志英入党后,组织安排他潜入冯玉祥的部队,担任营长。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伏生涯。

在这个过程中,他变换着不同的身份,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卢志英的演技可谓是出神入化。最成功的一次,莫过于1927年那次策反500国军起义。

当时,北伐失败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十几个从上海撤离的同志,途经江西时被捕。

在八旅十六团团长汤司林准备行刑的时候,一辆吉普车疾驰而至,一位器宇轩昂的军官跳下车来,自称是上校参谋主任周志堃。

见长官驾到,汤司林忙堆起笑脸,上前请求训示。

周志堃却看都不看他,满脸怒气地说:“去把二营给我调来!”

汤司林满心疑惑却不敢询问,乖乖地把二营调来,重新布置岗哨。一切就绪,汤司林举起手枪正要命令士兵行刑,身后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汤司林一头栽倒,当场毙命。

由于事发突然,汤司林的属下还在愣怔间,就被二营官兵们下了枪。周志堃随即率领该营500名官兵举行起义,即德安起义。

不消说,这位“周志堃”就是卢志英,原来,他是二营的老营长,这个营早已被他策反了。

起义后,卢志英率部转战甘肃、宁夏,一次,部队转移中被敌人包围。卢志英左腿负伤,最后只带着少数士兵突围成功。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3)

伤好之后,卢志英的身体不适合继续在前线作战,于是接下来几年,他乔装打扮,前往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也正是得益于潜伏在敌人内部,他竟在机缘巧合之下,截获了蒋介石的“铁桶计划”。

什么是“铁桶计划”?

为了“全面摧毁”红军,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制订了一个恶毒的计划:集结150万部队,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点,在方圆150公里之内,部署270架战机、200架大炮、1000多辆卡车,并且设置30多道封锁线,“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彻底绞杀中央红军!即“铁桶计划”。

时任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的莫雄,回忆说:“铁桶计划阴险毒辣,规模巨大,且布置周密,若得以实施,红军的处境不堪设想!”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4)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中国革命史的情报,卢志英又是怎样得到的呢?

03

原来,1934年夏,为了争取莫雄这位同盟会元老,卢志英化名卢育生,打入了他的司令部。只用了三个月,卢志英就打动了莫雄,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地下情报网。为了获得老蒋的信任,两人配合演出了一场大戏。

按照私下约定好的,莫雄的保安部队与红军“打了几仗”,动静很大,战果累累。看着案头一封封捷报,蒋介石龙颜大悦,下令对莫雄进行嘉奖,封德安为“剿共模范区”。后来,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蒋介石竟破格让莫雄上庐山参加最高级军事会议!

没想到,莫雄开完会一回来,马上把卢志英、项与年叫过来,将庐山会议上制订的“铁桶计划”和盘托出。卢志英立即将计划要点发报给中央苏区,并将兵力部署、进攻计划等细节密写在4本学生字典上,交给项与年送往瑞金中央苏区。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5)

可是,从德安到瑞金中央苏区一路重重封锁,要送出重达4斤的情报资料谈何容易!项与年狠狠一拳打掉四颗门牙,装扮成浑身破烂、臭烘烘的乞丐,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在国民党庐山会议结束一周后,出现在周恩来面前。

由于情报及时,中央红军立即组织突围,在国民党军到达计划位置前,漂亮地跳出包围圈,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对康生、李克农说:“红军得以生存,卢志英等同志功不可没啊!”

如此严密的计划下,围剿中央红军的行动却失败了,蒋介石气得暴跳如雷,立即逮捕了莫雄,将他关押在南京,同时再次发动“清共”行动。

幸好,项与年成功把情报送达中央苏区后,党组织立即派了几位同志,去接应卢志英一家撤离。见到了组织上来的人,卢志英和爱人张育民万分激动,终于可以回家了!

可是,一行人启程没多久,意外却发生了。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6)

04

原来在临川南郊,他们被莫雄的“除奸队”队长张大炮发现了。

张大炮一直与卢志英不对付,怀疑他是赤色分子,这次看到卢志英一家和几个陌生人行色匆匆,非常可疑,心想立功的机会来了,他连忙召集人手,追赶卢志英。

卢志英敏锐地觉察到了危险,带领大家迅速走下大路,隐蔽在附近的山林里。

哒哒哒一阵马蹄声掠过,一行人松了一口气,正暗自庆幸,忽然张育民怀中的孩子哇哇啼哭起来,刚刚跑过去的马队停住了,调转马头,循着哭声搜寻过来。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7)

生死一线!容不得多想,卢志英一把夺过孩子,朝着远处的山梁跑去,他一路跑,孩子一路哭,到了山梁上,他心如刀绞,流着泪把才2个月大的儿子挂在一棵酸枣树上。

张大炮带着人奔山梁而去,没多久,远处传来一声枪响,孩子的哭声戛然停止。

躲在林子里的卢志英夫妇,悲痛欲绝,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咬碎钢牙,一声不吭,把悲痛与仇恨,和着血泪默默地咽到了肚子里。看着满面悲愤的其他同志,卢志英抹了一把眼泪,说:“同志们别太伤心了,牺牲个孩子挽救了大伙,值得!”

后来,彭德怀将军听说这件事后,也潸然泪下,感叹说:“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连婴儿也在贡献啊!”

成功转移后,卢志英并没有沉湎于失去幼子的悲痛,而是悄悄潜入南京,试图救出莫雄。此时,国民党特务正掘地三尺寻找他,莫雄又是蒋介石特别关押的重犯,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相较于战友的性命,个人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这个龙潭虎穴,卢志英说什么也要去闯一闯。

可当他混入南京后,却得到了两个让他悲喜交加的消息。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8)

05

悲的是,卢志英并没有找到莫雄。

喜的是,当时恰逢“两广事件”爆发,国民党大佬陈诚、张发奎等以“戴罪立功”的理由,把莫雄保释了出来。

卢志英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此后,他与妻子张育民一起,继续活跃在敌后,不断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

甚至他还一度混进日军情报局,不仅从日军手中购得枪支弹药,甚至还截获了不少日军绝密情报。这些资源和情报都源源不断地送往抗日前线,直到抗日结束,一次也没有被发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传奇红色特工,在隐蔽战线惊心动魄战斗了20年都安然无恙,却在新中国成立前夜被自己人出卖。

1947年3月2日,卢志英被属下张莲舫出卖,在上海被捕,并被押送至国民党中统魔窟。敌人先是对他利诱招降,失败后,就对他施以各种酷刑:辣椒水、老虎凳、电击、烙铁,甚至往肚子里充气……种种非人的折磨。

但他硬是顶住了,坚决不投降!

1948年12月27日,卢志英与其他两名同志一起被敌人秘密活埋在南京雨花台后山上,牺牲时年仅43岁。狱友在他留下的衣服领子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胜利在望,死而无怨!”

最惊人的谍战故事(谍海奇兵卢志英)(9)

在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有大量像卢志英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智慧非凡、信念坚定,勇敢顽强,为了民族的未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虽功勋赫赫,却不为人知。

谁说,“站在光明里”的人才算英雄?他们的伟大奉献与牺牲,早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后世不忘,英雄不朽!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牺牲在隐秘战线的英烈们!

作者:河丁

编辑:明月松间照

资料来源:央视网 2021年5月27日 《山河岁月》第十八集:隐蔽战线贡献巨大 卢志英精神传承后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