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有多少道观(北少林南武当)

武当山有多少道观(北少林南武当)(1)

人们常说“北少林,南武当”,武当和少林被誉为武林之中的泰山北斗,千百年来这里面诞生了无数的武学奇才。但湖北的武当山终不像河南的少林寺那样名声在外。许多人了解武当,也不过是从众多武侠小说中听闻有武当一派。

事实上,武当不出名,当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祖师爷张三丰。明初时,张三丰开创武当道,以真武大帝为祖师,在教义上主张三教合一,修持上注重内丹炼养,教团里则秘传内家拳法;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庶民百姓,莫不欲一睹张三丰的仙姿。明朝历代皇帝或颁诏请赴,或派人四海寻觅,可少有见其踪影者。他给人们留下了奇幻莫测的神功,以及脍炙人口的传说,其中一个版本是说宋末宋徽宗曾传诏过他,“或言三丰金时人”;三丰武功惊人,传说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修为有成,传说他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据其自述,曾任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

张三丰游武当山,与其徒在该山“去荆榛、群瓦砾”,创草庐以修道。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嘱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离开武当山,云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访真揽胜。首创太极拳注以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于世。其所传道法空灵玄妙,武当剑名扬天下,太极拳益寿延年。

在太极拳的修炼和实战中,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顺势借力、后发制人”,我们称之为“太极精神”。这同样是一种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是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这与道家那种“韬光养晦、保全自身、顺应天道、无为而元不为”的处世态度完全合拍。这种“外圆内方”、“外柔内刚”人格和“防御型”处世态度,这正是典型湖北人的处世方式。

不仅如此,武当的武术也非同小可,与少林功夫南北并雄。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极深,道士修炼学道,往往伴以习武,武当武术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

使武当独领风骚的,还有它宏伟玄妙的古代建筑。武当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人也许会问: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本土宗教,当时中国有多座道教名山,为何只有武当的宫观举世无双?其中缘由与明成祖朱棣密切相关。武当宫观始建于唐代,宋元陆续有建置,到了明代,藩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为了使这种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名正言顺,天下归心,而他寻找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皇权神授,得到了武当真武大帝的阴佑。因此,他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后者便是为了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据记载,当年朱棣修武当前后共动用了三十万工匠,历时十二年,修成宫观大约有八千余间,武当山各宫观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账等设施多为皇室钦降,富丽无比。当时盛传武当山道场是“富甲天下”的“黄金白银”世界。后来,由于不断的扩建,武当的道教建筑达到了2万间之多。

朱棣还把真武钦定为皇室的主要保护神,这些举动为武当道教的鼎盛拉开了序幕。以后明代诸帝一直把武当作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朝廷家庙,扶持武当道教,加封武当,扩建宫观,使其成了“天下第一山”,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在明代,其政治地位,如日中天,众名山不可同日而语。几百年来,武当信徒不仅广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而且远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

武当山的建筑也是根据真武帝修炼成仙的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从山脚一直到山巅天柱峰金殿,都是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在武当山的修建过程中,朱棣再三叮咛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分毫修动,这也是武当道教建筑群的又一个特点,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武当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遽,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明人自豪地称武当建筑群为“万世之伟观”,今日虽然许多宫观已成瓦砾,然而现存的仍透着宏伟和精美,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如复真观一座五层高楼中,有结构为一柱支撑十二根梁枋的奇特杰作;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转身殿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而殿外却能听到钟声袅袅;山巅那座铜铸鎏金的金殿是一件工艺珍品,围绕着它有几大奇观,其中之一为“雷火炼殿”:古时金殿未有避雷设施,雷雨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景象绚丽万千,而每次雷击过后金殿不仅分毫未损,而且灿然如新……凡此种种使人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赞叹。

作为一座道教名山,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巍峨雄伟的宫观,那意境深远的道家音乐,那带着仙风道骨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远路而来的虔诚香客,都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