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本期要点】第三辑(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其中度、负、盖、故、顾都有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

【得】

(1)动词用法

①得到、获得。

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

②得意、满足。

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译: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满足。

(2)名词用法

收获、心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

【度】

读音:dù (1)名词用法

①法度、制度。

如: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

②限度、尺度。

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③胸襟、气度。

如:(刘邦)常有大度。(《汉书·高祖本纪》)

译:刘邦胸襟开阔。

(2)动词用法:度过、越过。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3)量词用法:次

如: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读音:duó 动词用法

①★★估计,推测。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②★考虑、衡量。

如:请王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译:请大王您考虑这件事。

【文言翻译训练】

1.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ト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选自《元史·王构传》)

(题源:2020年东莞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

2.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

(题源:2021年广东梅州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检)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

【非】

(1)动词用法

①责怪、反对。

如: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译:世上所有的人都反对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②表否定含义,没有、不、无等。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译: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2)形容词用法

不对的、错误的。

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误的。

【复】

(1)动词用法

①返回、回来。

如:至今九年而不复。

译:到现在九年了也没有回来。

②恢复;还原

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译: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回复。

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译:不敢说一个字回复。

(2)副词用法

又、再。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译:能够在这里又看到将军您。

再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形容词用法

重复、繁复。

如: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

【负】

动词用法

①依恃、依仗。

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秦国贪得无厌,依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

②★通“背”。

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译: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③承担、担当。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④★背弃、违背。

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约定不给城邑。

⑤失败。

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译:那么胜利失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⑥★辜负、对不起。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赵国)去了。

⑦抱有;具有。

如:虚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袍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译: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⑧欠债;欠缺。

如:通家尚负责(债)数钜万。(《汉书·邓通传》)

译:邓通家尚且负债数目极大。

⑨蒙受

如: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刘基《赠周宗道》)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题源:2021年广东高三上学期调研考)

【盖】

(1)名词用法

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雨伞、车篷等。

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译: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2)动词用法

①遮盖、掩盖。

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②胜出、超过。

如: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纪》)

(3)连词用法

①★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译: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再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②句首发语词,不译。

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译: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副词用法

①★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②通“盍”,何、怎么。

如: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译:(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注】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节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题源:2021年天津红桥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一模)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

【故】

(1)名词用法

①★缘故、原因。

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②旧识、旧交。

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译:你怎么和项伯是旧交?

③★★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如: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译:这时,宣帝按照武帝的先例,招引选出有名的儒士、才智出众的人放置在身边。

(2)形容词用法

旧的、过去的。

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译:魂啊回来吧!返回过去的居所不再离乡背井。

(3)动词用法

①死亡。如:病故

②衰老。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4)副词用法

①故意、存心。

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译: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

②同“固”,原来、本来。

如: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译: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③仍、还是。

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译: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仍嫌慢。

(5)连词用法

因此、所以,表因果关系。

如: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使者危坐府门上。(节选自《汉书 · 王嘉传》)

(题源:2020年广雅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零模)

【固】

(1)形容词用法

①坚固、险固(多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

译: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②★固执、专一

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再如: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③安定、稳固

如: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谏太宗十思疏》)

译: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

(2)动词用法

巩固、加固。

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3)副词用法

①★★坚决地。

如: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

②★原来、本来。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

【顾】

(1)动词用法

①★环视、回头看。

如: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译:荆轲回头看着秦武阳笑了笑。

②观看,瞧。

如: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译: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③★★访问、拜访。

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译: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④顾虑、考虑。

如: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译:做大事不必考虑小节。

⑤眷念,顾及

如: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副词用法

①★表示轻微的转折,只是、不过、反而等。

如: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译: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②★难道。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蜀国边境那个和尚吗?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题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

【归】

动词用法

①★★女子出嫁或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如: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译: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②返回、回来。

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由有、公西华侍坐》)

③归还。

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归还赵国。

④归附、归属。

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译:江表的英雄豪杰全都归属依附于他。

⑤通“馈”,赠送。

如:自牧归荑。(《诗经·静女》)

译:郊野采荑草赠送给我。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6)

【文言翻译参考答案】

实词“度”:

1.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在卢沟驿停驻,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灾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

(得分点:明年:第二年;度:估量;且:将;不测:不可预测)

2.如果对内整顿各项制度,亲自做到节俭(厉行节约),按照祖宗的旧例,就不用担心边患了。

(得分点:百度:各种法度(制度);躬:亲自;如:按照;故事:旧例)

实词“负”

楼兰王背弃汉朝有罪,皇帝派我来诛杀他,应当改立以前在汉朝做人质的太子为王。

(得分点:负:背弃;更:更改;前太子质在汉者:定语后置)

实词“盖”

人到暮年的吴他山,没受到重用,拄着拐杖,边走边吟,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诗歌不会流传后世,大概还是摆脱不了要扬名于世的想法。

(得分点:不遇:没受到重用;策:拄着;盖犹:大概还是)

实词“故”

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例,您应该自杀。

(得分点:踵:沿袭、继承;故事:旧例、先例;引决:自杀)

实词“顾”

鲁肃心里还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可不能用旧眼光看待他啊,您应当去拜访他。”

(得分点:轻:轻视;故:过去或者旧的;顾:拜访,看望)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