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

近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线上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南京师范大学共获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特等奖获奖数与清华大学等并列全国第三,位居江苏省高校第一,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进一步彰显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主体赛和系列专项赛。主体赛的终审决赛上,共评出特等奖作品49件、一等奖作品109件、二等奖作品320件、三等奖作品755件。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校长陈国祥高度重视本届“挑战杯”,多次关心备赛情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友莲更是在备赛期间多次走访学院、与指导教师交谈,并指导参赛团队,为同学们加油鼓劲。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2)

自2020年3月,校团委开始启动第十七届“挑战杯”的备赛工作。2年来,团委先后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专业培训180余场,共计培育“挑战杯”参赛项目1017项,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参赛队伍提供赛前专项指导,对参赛项目逐一跟进、精心培育。对此,南京师范大学还在2021年专门出台了针对“挑战杯”“互联网 ”竞赛的相关奖励文件,以示对竞赛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去年完成的红色专项赛中,学校荣获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 “黑科技”专项赛中,荣获“恒星”级(等同一等奖)作品2项,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位列第一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3)

一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发扬“厚生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厚生品格、创新素养的一流人才。学校先后推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荣誉学院、基地班、英才计划、英才班等)、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实验班(教育部首批试点,江苏唯一)、卓越教师培养模式、“1 3”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国际化培养模式、校际联合培养模式、第二学位与辅修专业修读、免试推荐研究生制度、专家教授班主任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4)

在实践教学方面,南师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构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5)

得益于学校的悉心栽培,近年来,南师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多项大奖,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奋斗精神。今后,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持续让竞赛顶层设计强起来、让实践育人过程实起来、让创新创业精神活起来,力争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获奖项目介绍
  • 《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落地生根?——基于7省市初中生劳动素养及其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所获奖项:特等奖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顾建军、魏善春、郝天聪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6)

  • 《自由贸易区何以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中韩(盐城)产业园的调研》

所获奖项:特等奖

所在学院:商学院

指导教师:李金生、白俊红、卞曰瑭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7)

  • 《扬法治风帆 护信用航船——28市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践调查研究》

所获奖项:二等奖

所在学院:法学院

指导教师:杨登峰、倪斐、吴欢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8)

  • 《倾听时代的青春之音——当代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引导研究》

所获奖项:三等奖

所在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指导教师:刘永昶、操瑞青、张晓锋

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运动会(全国第三江苏第一)(9)

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官网、南师招生、南京师范大学2021本科招生指南、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