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要成仙的故事 在古人的传说中
在古人的想象中,神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天上的神,过得往往也是人间相似的生活,天上的神和地下的人彼此都有交通的办法,可谓“天地相通”。
这样一来,神可以下凡体察民情,人类就可以通过“上天”来与神相交往。但在古人看来,人类不会飞天,那么只有一种办法上天,那就是从地面上最高的地方,一直走到天上去。
那么,地上哪里最高?《山海经》给了我们答案——昆仑山。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昆仑山有多高呢?《史记》说二千五百里,《淮南子》更夸张,说是一万一千里。
这两部著作都是西汉的作品,汉代一里地为现在的415.8米,也就是说,昆仑山的高度在1000米~4600米中间。
虽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并不高,但是古人是没有“海拔”的概念的,所谓山的高度,是相对观测点的垂直高度,那么这个高度,对于中原华夏人而言,是非常之高的。
现在问题来了,《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在哪里呢?根据史学家的推测,昆仑山大致是青海省内的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海拔5000米左右,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而《山海经》中说,河水、黑水(长江)都出于昆仑,说明二者吻合度还是很高的。
昆仑山这么高,而且气候严寒,《淮南子》说,凡人只要走到昆仑山的中层,就可以不死,到了高层,可以成神。
昆仑山顶方圆八百里,有不死树、醴泉和瑶池,里面有许多神,总称为“百神”,有许多帝,总称为“众帝”;地位最高的叫“太帝”,亦或是“上帝”、“天帝”,住在昆仑山最高处,就是人神之主了,比如《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就是住在昆仑之中。
当然,昆仑山位于羌人境内,中原人难以到达,就算去了,《楚辞》中说天上有九重天门,唤作“阊阖”,有虎豹豺狼守着。总之,凡人想上天当神?门都没有,窗户也没有!
《淮南子·地形训》: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
当然,以上关于昆仑山内部的记载,来自《山海经》、《淮南子·地形训》和《楚辞》。
《山海经》中的神话色彩自不必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写的子书,有点模仿吕不韦《吕氏春秋》的意思,只可惜,和《吕氏春秋》相比,《淮南子》更像是古代版的故事会。
后人在昆仑山神话的基础上,又诞生了王母娘娘、元始天尊以及瑶池、玉虚宫等一些列衍生文学形象,相信熟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朋友不会陌生。
既然上昆仑山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凡人想必没有上天的福分。但有一种人除外,那就是“巫”。
巫是人,但是不是普通人,有种肉身成圣的意味。《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边有一座灵山(今普遍认为是巫山),在那里住着灵山十巫,巫可以自由到上帝那边,所以古人迷信,人死之后,需要请巫来招魂。
《楚辞·招魂》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在先秦的史料中,常常能看到这些巫的身影,尤其是异常迷信的商朝人,把能通天的巫看得很重。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所以说,人虽然不容易上天,但保留着肉身成圣的希望,神也可以经常下到人间,这本来是一种很和谐的状态。
但是到了神话时代的末期,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改变了这种人神和谐的状态,那就是“绝天地通”。
文:姬为毅
图: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