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

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1)

01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只剩下归途了。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光阴慢慢地消失,留给我们的,就只剩下衰老和唏嘘罢了。

可以说,所有的生,都蕴含着必然的死。而所有的生死,就像是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般,不断轮回,循序不断。

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都特别忌讳,总觉得它不吉利,很刺耳,让人心塞。但我们忘了一点,生死,是终究会出现的事儿。

能够自然地老去,那是好事。可如果中途就离开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都是无法强求的。

你我都是普通人,所求的,也不过是两个字——“好死”罢了。而在归去之前,其实每个人的举动都特别相似。

所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所有的离去,就跟秋叶凋零一般,终究无法避免。也跟逐渐结冰的瓶子一样,只剩下寒冷和冰霜,生机再也没有了。

父母归去之前,多半有这几个举动,儿女要留意了。

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2)

02

父母归去之前,多半会梦到“归去”的亲人。

人,越是上了年纪,越会梦到以前的旧友和亲人。这,就跟人之心理和想法息息相关了。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人越老越念旧,越不记得当下的事儿,却对以往的事儿特别感兴趣。人老了,对未来的期待也不大了,那感性的心理,就油然而生了。

而从个人想法的角度来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想跟“故友”见上一面,好好团聚。所谓“人老多旧情”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人的心理和想法,都偏向于“念旧”,那就注定了他们会经常梦到“归去”的亲人。尤其是在人卧病在床的时候,这种情况会频频出现。

对于梦到故去的亲人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特别恐惧,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当然,这都不过是我们自己吓自己罢了。

人,始终是要走的。如果可以梦到以往的故人,不也是幸事吗?

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3)

03

父母归去之前,多半想“落叶归根”。

我们能够发现,有很多的老华侨,一回到故乡,就哪里都不去了,直接在故乡住下来,就跟小时候一样,多了对于故乡的念想,而少了年轻或者中年时的计较。

年少之时,我们会特别喜欢故乡,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在年轻或者中年之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喜欢往发达的地方发展了。

晚年之后,到了七八十岁了,这种心态又变了。变得跟年少之时一样,想回到“故乡”生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返璞归真”。

人,为什么到了老去的时候,还对故乡念念不忘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有一颗“落叶归根”的心。小时候怎么想,晚年就怎么想,有开始,也有结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始善终”。

故乡,终究是每个人的期望,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人生,也如秋叶一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4)

04

父母归去之前,多半会“回光返照”。

民间有这么一个词,名为“回光返照”。大致意思是,所有即将走到黯淡的事物,在最后那一刻,都会有一瞬间的光亮。

油灯燃烧到了最后,就会瞬间出现刺眼的光芒;弹簧拉扯到了极致,其韧度也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烟花盛放到最后,也会在一瞬间照亮夜空......

大自然的一切生物,或者一切现象,到了发展的最后一刻,都会让人感觉到异常“耀眼”。对于人来说,道理也是相似的。

一个人,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不会立马倒下去,而是会愈发变得“精神”起来。这里的精神,就是人体耗尽最后的能量,让人有短暂的时间交代后事罢了。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回光返照,不过是人体的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从而给人“昙花一现”的生机而已。

有哪些道理父母离开之后才明白(父母离开尘世之前)(5)

05

父母归去之前,总会跟儿女交代后事。

其实,每个人都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状态很好,那他会保持以往的行为举动;而身体状态实在差到不行,那他的行为举止就比较“异常”了。

就像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午饭后让儿子搀扶自己到园子里面散步。当他发现自己的时间差不多了,就跟儿子交代了一些事儿,然后让儿子扶他到书房休息。

在椅子上端坐了一会后,曾国藩就安然地离开了。

父母给儿女交代身后之事儿,那并非是父母的随意举动,而是父母对自己的身体特别了解,知道去到哪个程度了,就跟儿女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至于让自己没有遗憾。

对于父母所交代的事儿,我们还是坦然接受比较好。这,既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家庭的尊重。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